丁柳元

Liuyuan Ding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你是我的英雄》以全景式的宏阔图景和艺术化的电影表达,将这支英雄志愿者救援队的传奇故事首次搬上大银幕,用经典光影的力量,将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情感传递给观众。电影回应了当今时代的呼唤,有很高的完成度,志愿者的话题有国际性,是时代需要的电影。电影达成了一种亲切感与崇高感交织的语态,将中国文化语境里代表崇高精神的“英雄”一词,缀以带有浓烈个人情感认同的前缀“我的”,从片名到整部电影都呈现出了特别浓郁的艺术味道。正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所说,这支救援队比“助人为乐”更进一步,是“救人为乐”。救人于水火的题材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危机感,为故事的强度、人物的深度、视听的冲击、价值观的选择提供了创作基础。总之,本片是一部阳光温暖的作品,表达了当下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博爱善良、利他助人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普通人群像,把当代普通中国人的精气神展现出来,被更多人看到。让美产生共振,让善良共振。陈永胜所饰演的男主角,立住了一个经得住生活摔打的当代青年人,很有观照当下的意义。也正是有陈永胜这样的救援队员,堪比“当代的《侠客行》”,人物身上有当代侠的精神。之前拍侠的故事都发生在古代,但实际上仗剑天涯的侠文化和侠义精神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血脉和基因中;影片中的男主角就很有侠者风范,包括片中其他的志愿者与“中国第一侠”墨子的精神某个侧面都是吻合的。(编辑:大陆)
2021年
导赏:该片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口述回忆改编创作,讲述了焦裕禄“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个时期,回顾了焦裕禄同志竭尽一生为国为党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有别于传统主旋律传记片的宏大叙事,影片以其子女的视角展开,将英雄还原到生活之中,既是“人民公仆”模范人物,又是平凡的父亲、丈夫和儿子,通过着重描写焦裕禄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温暖立体的焦裕禄形象,既有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有对子女言传身教的责任、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向母亲叩首诀别的孝心,种种情感相互交织,真挚细腻而感人肺腑。影片通过多处人物行为举止的细节展现了焦裕禄身上鞠躬尽瘁的精神,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时代楷模。如焦裕禄在农民家里走访时,硬生生地咽下老百姓充做口粮的大雁屎,和其他的同志干部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漫漫黄沙中穿梭,蹲下来舔一口泛着白霜的盐碱土和趟着积涝的雨水冲进百姓家中救出惊恐的孩子等,人物生存的艰辛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从而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中展现人物的崇高和精神的光芒,在质朴的镜头语言和现实主义的表达之外,用人情味为故事增添了一抹哀伤。同时该片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片,重新开掘焦裕禄形象,旨在强调焦裕禄精神的现代性,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焦裕禄的精神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和无私奉献等,影片通过“化理为情、变官为民”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以平实的视角再现了一位“好党员”“好父亲”“好丈夫”,展现“焦裕禄精神”的伟大之处,同时影片将该精神还原到人物所植根的伟大时代,深刻地表现了这种精神的形成原因与过程,与当下社会进行对照,通过现代性英模人物的创作手法将人物还原成有温度、有呼吸、活生生的人,从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突出“焦裕禄精神”在当下的感召力量。(编辑:州文)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导赏:《邱少云》是一部具有人物传记品格,充满戏剧冲突和视觉感染力的现实主义战争故事片,影片以艺术的手法生动再现了邱少云鲜为人知的成长、战斗经历,谱写了一曲视纪律重于生命的英雄壮歌。影片采用倒序的手法,用一场阅兵仪式的开场来回溯邱少云光荣的一生。电影真实还原了邱少云如何从一个只顾报私仇忽视组织纪律到坚决服从纪律,勇于承担责任的成长过程。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丰富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角色之间的情感表达。在人物性格特点上,从一开始报私仇的倔强,与新战士比武的不服输到后来战场立功的勇敢,以及请愿“三九一高地”困难任务的坚决,都塑造出他鲜明的人物品格。在角色关系上,邱少云与乡亲们的友好关系,在连长的关心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以及与战友们的革命感情,都为邱少云的故事构建了更加完整的情感载体。影片的高潮部分,邱少云在执行“三九一高地”的潜伏任务时,不幸被点燃,为了提供更有利的取胜优势,邱少云放弃了灭火自救,在熊熊烈火中坚持了整整28分钟直到牺牲。他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与承诺。影片用特写镜头给到了每一位潜伏战士以及连长的脸庞,每一份揪心,每一滴眼泪,都是对邱少云革命精神的生动诠释。当美国军官说出,他不相信有人可以抗住烈火不暴露时也从侧面反应出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力,他用28分钟的顽强与坚韧使25岁平凡的生命成为永恒。邱少云的英雄故事,不仅让人们对如今和平的社会倍感珍惜,同时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影片的最后,当邱少云所在的部队从天安门前走过时,那一刻是历史的回望,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丰碑。(编辑:王晶)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