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汝

Shera Li

有片源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剧情: 抗战胜利后,1946年-上海   一个阳光难得露出来的午后,故事从街头开始。   新进巡捕房警员-刘美力虽然是个英俊的男孩却有着一个外号叫[美丽]。秀气的他,眉宇之间总是有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忧郁。   刘美力从小在风韵的母亲及三个漂亮姐姐美华,美怡,美薇的呵护下长大。为了证明自己,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报考新式警校。毕业分发警局时却仍然躲不过女系家人的保护:姐夫(梁警长)在不堪其扰下分发美力去巡街,可没想到美力却意外混进黑帮当了卧底。以狠劲出名的黑社会头目光辉哥,发觉自己好像有点性取向错位,于是偷偷求助心理医生,同时发现了刚加入组织的美力居然是卧底警察。出于对美力的钟爱,并想借此洗白自己,光辉哥使出了“反卧底”的招数。   与此同时,刚从美国回来的yoyo(辉哥的妹妹),一个十足的极品女孩,有着精致的面容和身段,可是举手投足却满是男孩的帅气。最后因为自己任性的行为让自己陷入危机之中,而当卧底的警员美力早已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她。   另一边,由美力的姐夫(梁警官)带领的警队紧急调整部署:绝不能让黑社会组织知道警方已经察觉他们发现美丽是卧底。并宣布行动升级为【反反卧底行动】。   辉哥的私心终于导致跟随他多年的师爷、手下胜虎等人联手外人突然反叛。。。   黑社会跟警方进行着你来我往的尔虞我诈,亏相残杀和自残,而思想简单的美力在这其中却毫无所觉。于是,男警员卧底住在有些性取向错位的黑社会大佬家,却爱上他任性叛逆的亲妹妹,最后敀事于焉展开,究竟还会发生什么样的笑话?结局又将怎样的出乎意料? 发布者:Mtime
2011年
2010年
导赏: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拍孔子的传记片,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资料是丰富的,但多数生活场景则需要作家和导演设计,这是展现一代圣人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最困难的地方。加以中国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多少知道一点孔子;近年来国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老外也对孔子懂得一些。电影拍得不像,弄出笑话,还不如不拍。但是,胡玫导演的《孔子》成功了。孔子的儒雅,孔子的气度,孔子的仁爱,孔子的神韵,孔子的宽容大度,孔子的悲悯情怀,都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到了老年,经过长期流离失所,满头白发,满目沧桑,那种坚毅与无奈,那种伟人的气质,那种古朴的圣贤气质,都表现得相当充分。孔子精通六艺,文武双全,比射艺以夺兵符,用机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对齐国的“外交”使命,高举正义的旗帜以弱胜强,被提升为鲁国的代理宰相,显示出杰出的执政才能。这是影片前半段的内容。前半段戏剧冲突强烈,场面宏大,跌宕起伏,充满激情。但前半段不及后半段动人。有人说,影片从孔子离家出走,周游列国,就松懈了,平淡了。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全片最感人的地方,几乎全在后半段。因为孔子的真正伟大,正是在他周游列国的行程中造就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当过代理宰相的孔子仍然是孔子;没有周游列国的孔子就不是孔子。古圣贤的桂冠,大学者的桂冠,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桂冠,有着众多弟子门徒的至圣先师,主要是他离家出走以后,经过风风雨雨十四年不断前行才有的。有人说,孔子是“失败的伟人”,这是不少人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个看法偏离了影片的主旨,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当过高官,不在于他的辩才和气概曾经压倒齐国,也不在于物质成就和社会地位,而在于精神文化,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贡献,用物欲横流和官僚本位的眼光看待孔子,是无法理解孔子和他的精神世界的。还有一点应当提到,影片的对话多来自《论语》和那个时代的名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理名言,名言虽多,但都用的很恰当,不觉得突兀。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看上去比电视台讲《论语》课的效果要更好一些。总之,《孔子》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孔子的一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部感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