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Min Wang

有片源
2007年
导赏:电影《八月一日》以“八一南昌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叙事主体,着力塑造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物形象,以细腻的笔触探寻当年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心路历程,深入开掘年轻共产党人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上,思想的激进和勃发、行动的果敢和冲动,以及那种奠定他们日后成为伟人与元帅的革命激情与智慧,着力表现他们当年心灵所承受过的、曾感悟过的人生抉择,弘扬他们在生死关头苦苦追寻、探求劳苦大众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为观众展现一批面貌一新、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共产党领导人物群像。影片把周恩来放在矛盾的中心,从“情”和“智”两方面加以塑造,他不再只是冷静的指挥者,他也有儿女情长渴望爱情的时候。贺龙粗中有细,关键之时会流露出几分草莽味。为了使自己手下的团长魏老三认错,他背着枪绕着场子一圈圈地跑,一圈圈地加重身上枪的分量,直到魏老三认了错,他也累得摔倒。另外,在展现贺龙和叶挺这两个人物的“土”与“洋”不同风格时,影片用许多生动的细节,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导演还从“只求神似不求形似”为演员选取的出发点,大胆选用香港演员吕良伟、李子雄在片中分别扮演叶挺和汪精卫,两位演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发挥出了创造力,演出了自己的特点。《八月一日》在影像叙事和修辞风格上有非常明显的突破和进步,在同类题材电影中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正如导演宋业明所说:“应该有一部重读南昌起义的影片出现,必须用一个新的思维来把这一段历史再现给今天的观众,去重读它。”(编辑:方舟)
2003年
剧情:  李永哲是空军某部队机务中队长,他维护的飞机被战友们称为“三心”牌飞机,看着舒心,用着顺心,开着放心。   在一次飞行训练中,突然出现了强雪云带,华龙驾驶的“猎鹰”战斗机突然出现异常,机舱油雾弥漫。   东北某新型飞行师机场指挥塔外面,寒风冷冽,滴水成冰。一股强大的暴雪云团从一百公里以外的东南方向向机场上空袭来时,飞行队长华龙领飞的四架新型战机正在进行常规飞行训练。接到师长的命令,华龙和他的战友开始驾机返航。然而,当其余三驾战机顺利落地,华龙驾驶的战机眼见就要触到地面的那一刻,指挥台命令华龙迅速拉起,前方出现弯道。飞机再次拉起时,飞行员华龙发现飞机已经失速,在几经努力却不能排除故障、稳住飞机后,华龙在飞机爆炸前的一瞬间,跳伞逃生。刚刚装备部队的新型战机因供油系统出现故障而产生飞机失速的问题报到总部后,军委和总部命令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所有的飞机停止飞行训练。为了在全军部署的代号“991”军事演习开始之前查出问题、排除故障、保障飞行,飞行师得到命令,配合国家航空飞机研究所王所长、飞机制造厂总工、“猎鹰”战机设计者之一刘女士排查故障,制定出安全可行的改进方案。分析会上,王所长和刘总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方案,被机务中队中队长李永哲以方案只适合陆地飞行而不适合即将开始的“991”军事演习的海上飞行而推翻。李永哲自打一当兵就干机务,十几年来,光中队长就干了四年,在所有飞行员心中,李永哲维护的飞机就是“三心”牌飞机。在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李永哲面前,王所长和刘总工程师认可了李永哲的不同意见,但要拿出真正安全可行的改进方案,任务落在李永哲的身上。为了早日拿出发动机供油系统改进方案,李永哲一头扎进实验室,和工程师肖丽、老兵小刘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分析图纸、查找故障原因。在排查陷入困境的时候,李永哲深知“胜利在空中,保障在地面”的道理。此时,郭部长的“钓鱼理论”和设身处地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给李永哲平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且还打开了新的思路。很快,李永哲的加速器改进方案在理论上得到王所长和刘总工程师的肯定,但要真正落实到飞机上,还需要一组最后关键的数据,这组数据必须是方案设计者一手得出,而且要在二十架飞机上依次实验。为取得这组关键的数据,李永哲不顾数九严寒,脱得只剩下贴身的内衣,钻进飞机进气舱,直到取得最后一架飞机数据,被冻僵的他被指导员用背包绳硬拉出来。这其间,李永哲和妻子英姬因忙于自己的工作,让女儿吃了不少的苦头。   随着关键数据的取得,飞机在拉高时因供油系统故障出现飞机失速的现象得到彻底的解决。此时,“991”军事演习已经开始,飞行师转场后担任演习中海上目标实弹攻击任务。一个飞行攻击任务回来,走下飞机的华龙向刚刚出院的李永哲竖起了大拇指。而李永哲这个创造飞机发动机改进领域奇迹的英雄和战鹰守护神,只是微微一笑,带领他的战友,投身到新的战机维护保养工作当中。
2000年
1988年
导赏:《血洒天涯》是一部古装武侠正剧,以明末清初的乱世为背景,全片八场武打,以刀、枪、剑、戟为主,份量很重,又不以诙谐滑稽的动作取悦观众。之所以能感动观众,成为一代武侠经典,是因为其重视叙事节奏和细节描写,全片紧紧抓住观众的情绪。比如“青凤千里寻师”这场戏。青凤孤身一人前去求助罗子木,途中侮辱仇人布下的陷阱,而仇人管家在暗中时刻准备杀害青风,这段剧情悬念迭起,使观众为她的命运担忧。又如青凤抚剑自刎的细节也让人感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人物塑造,使之更加有血有肉,也增添了电影的厚重感和悲剧色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则改,善莫大焉”,这是先贤们的教诲。然而反思、自省有时是痛苦的,从反思到超脱是一段需要十分虔诚和勇气的过程。本片塑造了徐元这个非常复杂、多元、立体的人物形象,他原先是个叛明投清、残害忠良、强抢民女、杀人如芥的坏家伙,但后来内疚自己作恶多端受世人唾骂,决心改恶从善。影片既表现了他的兽心,又不断开掘他的人性,并通过镜头设计、武打设计、场面调度等方式去呈现他的转变。最终徐元只想求得仇人们的宽恕,但涛涛江水似乎也不能洗清他的恶行,自白“天地不扰,良心难容”,悔恨至极以自刎摆脱罪孽。影片结尾慢慢点燃了徐元修建的灯塔,是武侠精神的象征,表达着对徐元的祭奠和对天涯乱世中迷失心灵的救赎。(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