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厚

Kun Ho Chen

有片源
2012年
2009年
剧情: 古阿明,树人国小四年乙班。家里种茶,经常因为父母茶事繁忙而请假帮忙,有个体弱多病的弟弟阿生,还有一个万事通的阿嬷。古阿明活泼天真,上学经常只记得玩了什么,而忘了读过什么书,几个死党经常一起调皮闹事,虽然古阿明家境贫困,但他却天天快乐。这样的古阿明平常就喜欢涂鸦乱画,但美术成绩永远只有 60 分,因为他用色不真实、大小比例夸张,老师们都看不懂他在画什么,总以为他只是在捣蛋。直到新的美术老师郭云天上任,看出了他的天份,兴奋之余极力提拔,深信在当年度的全县学生美术比赛一定能为学校赢得好成绩。 从来没有人这样称赞过自己,也没想过自己竟然能当上代表,而且又是做自己最爱做的事──画画,古阿明开始幻想代表学校出赛,抱个大奖杯回来的样子,而开心不已。但事与愿违,最后美术代表并不是古阿明,而是同班的另一个小朋友林志鸿。林志鸿从小也展露了他在美术绘画上的天份,属于中规中矩努力型的孩子,郭云天虽然并未否定林志鸿的能力,但论绘画的惊喜与突出,古阿明绝对略胜不只一筹。 郭云天力保古阿明并未成功,而失的原因不在谁画的好,而在谁的出身高。林志鸿的父亲是镇上有力人士,财力雄厚更跨足政界,为现任省议员,而古阿明的家庭只是小小茶农,加上他画风前卫,无论郭云天如何力荐,始终得不到传统势力的认同。郭云天不满学校凌驾专业的决策,决定带古阿明走出这块地方,用世界来证明古阿明的天份,至于学校的比赛,他善尽指导的义务,但心里并不看好。 没想到,这个郭云天不看好的比赛,得到了绝好佳绩,学校传统派势力因而更加嚣张,让郭云天全无立足之地,而郭云天也为此大受挫折,体验到专业之前还有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郭云天于是干脆放弃,收拾行囊决定离开树人国小。郭云天离开之前,他用笔写出自己这段心路历程,留给学校一位女老师林雪芬,她是古阿明的级任导师,同时也是林志鸿的姐姐,在学校任教期间,林雪芬是他说话的对象,曾经大肆抒发理想的郭云天,也将自己的理想交给了林雪芬。林雪芬代替郭云天将古阿明参加世界比赛的画寄了出去,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世界看得到古阿明的天份。 那年茶虫肆虐,古家没钱买农药扑杀,茶园收成自然减少,于是家中的经济情况更加拮据。古阿明因为找寻逃走爱猫,在大雨里淋了一整天的雨,全身湿透,回家后立刻染上重感冒,可是古家没钱带古阿明看医生,只能到药局赊帐拿药,无法对症下药。古阿明因病缺席多日,林雪芬担心前往探望,发现古阿明病情严重,当机立断送他入院。因为延迟就医,古阿明的感冒已感染并发症,整个人高烧不已、昏迷不醒,最后终于不治。 讽刺的是,就在古阿明辞世的前几天,国外传来得奖的消息。消息一传开,当初对古阿明弃如敝履的人们纷纷改口称赞古阿明是水城镇之光、树人国小的绘画天才,英才早逝、呜呼哀哉。林雪芬冷观这个社会的无知与短视,思念有郭云天在的日子。郭云天呢?郭云天得知古阿明得奖、病逝的消息,默默回到水城镇,他回到第一次与古阿明相遇的茶园,回忆两人约定出走世界画遍所有美景的约定,悔恨自己没尽到保护古阿明的责任。 十多年后,在城市的某个私人美术教室,再度发现了郭云天的身影,他仍旧致力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推广,更难得的是,美术教室的老板正是当年古阿明的同班同学林志鸿,两人的人生都因为与古阿明的结识而有所领悟。林志鸿找来郭云天一起开设美术教室,并将古阿明的作品设计为教室的招牌,当作是一种精神的延伸,也提醒着自己,一定要制造一个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快乐作画,充分发挥自我的环境。
2008年
1990年
祝福
祝福

摄影/

导演:杨凡/
类型:剧情/
1988年
春秋茶室
春秋茶室

导演/摄影/

导演:陈坤厚/
类型:剧情/
1987年
桂花巷
桂花巷

导演/摄影/

导演:陈坤厚/
类型:动作/剧情/惊悚/
1985年
结婚
结婚

导演/摄影/

导演:陈坤厚/
类型:喜剧/剧情/
1984年
导赏:侯孝贤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艺术造诣,成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常常以一种静谧而含蓄的方式,勾勒出个体与时代的交织,以及对乡土、成长与人性的深刻洞察。1984 年上映的《冬冬的假期》便是这样一部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奠定了侯孝贤在国际影坛的地位,更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人文关怀,成为台湾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该片是侯孝贤以历史背景下个人成长经验为叙事焦点进而审度台湾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作品之一,饱含他关于台湾社会现实乃至历史记忆的认知。电影站在儿童的视角刻画了一个童心萌动的成长故事,其中穿插的生命体悟宏大深沉却并不沉重,透露出沉静自然的美学意蕴,这皆得益于侯孝贤独特的诗意性创作表达。影片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侯孝贤对“诗意留白”的运用。这种源自中国传统艺术的手法,为电影营造了广阔的情感与想象空间。在叙事上,侯孝贤刻意忽略了传统电影中常见的戏剧冲突,转而以一种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挖掘事件背后的内在张力。画面留白则通过大量空镜头的运用,如乡村的群山、流水、宁静的村落等,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电影结尾,冬冬与玩伴颜正国挥手道别,镜头迅速切换为宁静的乡村画面,离别的愁绪在无声中蔓延,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此外,长镜头的运用是侯孝贤电影的另一大特色,它以一种连续的时空记录,呈现出真实而细腻的生活质感。侯孝贤在《冬冬的假期》中展现出的从容叙事节奏,为影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电影没有激烈的冲突与夸张的情感表达,而是以一种平和而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成长与生命的故事。外公在得知女儿病情好转后,并未表现出过度的喜悦,而是继续沉浸在对乡村生活的宁静欣赏中。这种对情感的淡化处理,让观众在平静的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深沉。《冬冬的假期》作为侯孝贤“青春序曲”系列的重要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影片通过诗意的留白、长镜头的运用、温情的主题以及从容的叙事节奏,勾勒出一个关于成长、乡土与人性的动人故事。侯孝贤以一种“远观”的视角,将个人成长的记忆与台湾社会的变迁融为一体,让观众在平淡的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深沉。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童年的回忆录,更是一首关于成长与人性的诗篇,它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人文关怀,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情感力量。(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