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荣生

Rongsheng Xiao

有片源
2018年
2017年
2012年
导赏:电影《南平红荔》是一部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出品的剧情类电影,该片由董玲执导,于2012年11月6日在中国上映。影片根据全国道德模范、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体现了詹红荔作为法官兢兢业业的先进事迹与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同时深刻呼吁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犯罪问题进行关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轻罪前科封存制度,教育意义深刻。影片的风格平实质朴,自然风格的摄影带来朴素的生活实感,廊桥、古镇、田野等山水之间的实景还原闽北秀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开拓了办公室和法庭之外的影像空间,亦突出詹红荔为了青少年案件的庭外功夫不停奔波的辛劳工作。影片不乏细腻的抒情段落,詹红荔的人物独白配以低沉哀伤的吟唱,使观众更为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在配乐上,以单调激扬的音质表达一个与社会紧密联系却又铁面无私、内心丰富而充满力量的女法官形象。 影片根据詹红荔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相比于单调的说教和宣传,则是将詹红荔的先进精神融入一个又一个琐碎而真实的事迹与案件中。叙事上以法官詹红荔尽职尽责、不畏辛劳的工作、受到社会多重挤压的失足青年故事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詹红荔的日常生活这三条主线贯穿全片,交相辉映,叙事生动而富有层次。邬君梅以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詹红荔这一光辉形象,她作为法官尽职尽责、公正无私,以专业精神和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和爱戴,同时以自己无私的爱与关怀关注着一个又一个失足青年的成长,感化与帮教他们,使他们重新迈入生活的正轨,找回希望和勇气,亦挽救了无数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编辑:刘若能) 
2005年
剧情: 战国末年,刘邦趁项羽为叔父项梁报仇恋战秦国大将军章邯的空挡,接受张良的建议,以仁义之师的形象,兵不血刃,捷报频传,一路向关中而来。面对刘邦的咄咄攻势,已经苟延残喘的秦三世举城投降,将咸阳拱手让给了刘邦。按照出发彭城时怀王定下的旨意,先入关中的刘邦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关中王”。刘邦入主关中的消息传到项羽的耳朵里,项羽后悔不迭,但仗着自己几十万大军的雄厚势力,项羽接受章邯的议和后,挥师北上,将刘邦逼出咸阳,退回灞上。怀王本来就担心项羽拥军坐大。所以,当项羽提出废除“入关之约”的建议后,怀王很委婉地给予拒绝。怀王的拒绝让正在气头上的项羽冲冠一怒,自封西楚霸王,并大封手下各灭秦功臣。在范增的授意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驻守不毛之地的西蜀汉中。刘邦纵然有一百个不愿意,但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还是动身经栈道西去汉中。为了防范刘邦,范增留下一手,建议项羽将吕雉和吕太公等人留在彭城,作为人质。刘邦兵不血刃拿下咸阳,却因实力有限被项羽发往西蜀汉中,满肚子的委屈只有打掉牙齿往嘴里吞。刘邦悻悻而去,吕雉琢磨着自己的将来只有寄托在儿子刘盈身上,便闹着让刘邦册封刘盈为将来的太子。虽身处彭城,沦为人质,但吕雉受到的,是项羽友善的款待。尽管如此,吕雉并没有因为项羽的友善款待而心存感激,相反,吕雉非但不满足自己楚营为奴的命运,还屡屡在项羽和虞姬之间挑拨离间。吕雉的处心积虑,让项羽和虞姬关系紧张;项羽的伟岸英武,让吕雉痴心萌动。然而,吕雉所有的痴心妄想都因为项羽的意志坚决而化为泡影。这种欲得不能的打击,在吕雉的心里埋下了对项羽刻骨铭心的憎恨。刘邦和项羽隔广武涧水签下楚河汉界的和约后,吕雉带着悻悻不得的心情离开楚军大营,同时也把积郁已久的憎恨化成对项羽的报复,为刘邦中途反悔追击项羽煽风点火,从此让项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 因为楚怀王不肯接受项羽改入关之约之建议,项羽怒然自封西楚霸王,并大封灭秦各大功臣,在范增的指示下,把刘邦大军封到荒芜穷僻的巴蜀汉中当个汉王,刘邦纵是万般不愿,也只得率军前往,但谁知范增再留后着,便是把吕雉和太公等人一家都挟在彭城作为人质,有心要胁刘邦不得作反,吕雉和刘邦夫妇临别依依,吕雉也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只会落在自己儿子刘盈身上,故无论如何要刘邦立刘盈为将来太子,刘邦也不得不答应吕雉的要求,夫妻俩便开始各分西东的生活,刘邦率三万众入主汉中,而吕雉便随了项羽和虞姬回到彭城,作为人质。吕雉虽为人质,但是项羽仍善待之,而吕雉仍然未能甘心,更在项羽和虞姬间作起挑拨离间之举,更为了杀怀王一事,令双方冷战起来,吕雉更在二人新婚之夜,忍不住向项羽表示自己对他的情意,只是项羽一心向着虞姬,并未和吕雉作出乱事来。在刘邦和项羽签定了楚河汉界的和约时,吕雉在临离开楚营时,仍忍不住向项羽再次表示心事,指自己留在楚营定可助其得天下,但项羽却以对虞姬专一,更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不义行为,吕雉失望回到汉营,更向刘邦说出巅倒是非的话,定要刘邦把项羽消灭不可,也造成刘邦反悔追杀项羽的另一个主因,也让项羽走上灭亡的道路。  
剧情:公元前202年,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以西楚霸王项羽的乌江自刎宣告结束。消息传到汉王刘邦的帐前,刘邦非但没有为项羽这个曾经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的夙敌的死感到半点的惊喜,相反对樊哙禀报的消息难以置信,直到军士将项羽已被大割八块的尸首献至帐前,长时间积压在刘邦心中的块垒才算从此释然。夙敌项羽的死,在汉王刘邦的心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孤独。面对项羽的尸首,刘邦甚至在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天下?女人?还是“入关之约”?和刘邦有着同样复杂心理的,还有为剿灭西楚、战胜项羽而战功卓著的韩信。此时,在韩信的心里,战争结束后个人的何去何从成了萦绕在自己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长年的东征西讨,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希望告别生灵涂炭的梦魇,过上太平盛世的日子。在众诸侯王的拥戴下,刘邦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推举下,筑坛称帝,改国号为汉朝,定都下邳,封皇后、立太子,登金銮宝殿,成了大汉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深知帝王心思的张良在刘邦称帝大汉王朝后,请辞权力中心,隐居山林,潜心修道。韩信也有从此归隐的打算,但汉王“宽宏大量、爱才如命”的闪念让韩信留了下来。然而,韩信哪里知道,最不让汉王刘邦放心的就是自己。就在韩信心存幻想的时候,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并以剿灭项羽残余势力为名,夺去了韩信作为大将军的兵权。刘邦一步步稳定了自己的政权,韩信也带着“楚王”的封号回到封地,行不出户,终日以酒做伴。但尽管如此,刘邦仍对韩信耿耿于怀。此时,韩信私藏项羽爱将钟离昧的消息让刘邦找到了处置韩信的借口。刘邦本打算借巡幸陈地,在云梦湖召见各诸侯王的机会将韩信拿下,谁知钟离昧闻此消息后,以死相谢,让韩信提着自己的人头面见刘邦。钟离昧的人头没有打消刘邦对韩信的防范,相反还让刘邦借机将韩信削职为淮阴侯。从齐王到楚王,从楚王到淮阴侯,对韩信的防范没有比直接置韩信于死地更让刘邦放心的。在驻守西部边疆的陈豨将军率部叛乱,刘邦请韩信随驾出征却被韩信称病婉辞后,韩信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刘邦征讨陈豨时,吕雉将韩信杀害于未央宫。等刘邦平息叛乱,凯旋而归时,班师长安的中途,刘邦突然决定绕道沛县,在沛县和自己的父老乡亲把酒言欢,绝唱一阕“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刘邦这西汉高祖,由一个巿井流氓出身,到封侯封王,和西楚大军苦战了多年,千辛万苦,终于底定了汉室江山,把自己的头号敌人西楚霸王项羽歼灭了,在众人的拥立下,终于在汜水北岸,设坛登极,就任称皇,并把妻子吕雉封为皇后,正式立了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封赏诸侯,改都洛阳,汉室江山终于成形。坐上皇帝寶座后,刘邦心中又升起了如何保住江山的烦恼,他并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江山就如秦始王一样,灭亡在二世手中,他知道军权一日不在自己手中,一日不能长保江山,所以一立国便从韩信手中夺去了大部份兵权,然后更假藉收藏钟离昧的罪名,把韩信贬为淮阴侯,也是迫令韩信做反的先由。在呂后的唆擺下,劉邦一一滅了韓信、彭越和英布三王,最后刘邦雖也垂垂老矣,但也不得不亲自带兵往剿平英布,谁知就在此役之中,中箭受伤,受伤后刘邦只得回归洛阳,但路经故乡沛县之时,刘邦决定留下来和沛县人民同欢,共饮了十天十夜,更筑了歌风台,唱出其留传后世的名句“大风歌”,也成為漢高祖劉邦的最后一闋絕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