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华

有片源
1959年
1958年
1956年
剧情:唐金是光明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他非常爱打扮,可美中不足他还没有一只手表。这天,唐金看到供销社进了一批手表,急忙找舅舅陈友斌去要钱,但舅舅没答应,这使他非常苦恼。   这些被候补社员富农张顺发看在眼里,他便送给唐金一只时走时停的坏手表,但提出条件是要唐金陪他到邻乡红旗社贩猪食。因为光明社里养着几百头猪,最近饲料不足,他打听到红旗社有大量的白菜叶,如果弄来一些卖给光明社,准能得大钱,可做这个买卖,需有社里的证明信,于是想出用手表让唐金去偷盖合作社的图章。    唐金果然按照张顺发的意图偷盖了图章。在其唆使下,谎称肚子痛,借口进城看病,陪着张顺发驾着小船,到红旗社收购白菜叶。红旗社的社员姚月英,漂亮而热情,听说唐金是光明社来采购猪食的,热情招待。张顺发假称姓陈,使姚月英误把他当成提倡集体养猪大名鼎鼎的陈友斌,更加热情招待。张顺发则顺水推舟,唐金便成了他的外甥。    红旗社为表示兄弟社应互相帮助,以三角一担的最低价格,卖给他们一船白菜叶。张顺发、唐金行到中途,突然遇到社里饲养员顾阿珠,唐金连忙钻进菜堆里。顾阿珠也是来红旗社买菜叶的,见张顺发已运来一船,便要他卖给社里。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张顺发以一元一担脱手。    菜叶运到光明社,顾阿珠与张顺发到办公室算账。忽然红旗社的姚月英又运来三船菜叶来支援光明社养猪,并借此机会来参观光明社集体养猪的先进方法。张顺发见情况不妙,急忙躲了起来。唐金因一时躲闪不及,只好故作镇定,假献殷勤,带着姚月英去参观猪舍。唐金、姚月英等来到猪舍,张顺发本想换个地方再躲,却被姚月英发现,并要他介绍集体养猪的经验。张顺发只得信口开河,胡说乱讲起来。 社长陈友斌回来了,张顺发投机取巧的鬼把戏被当场揭穿。站在一旁的唐金又羞又恨,明白自己是上了张顺发的圈套,再看手腕上的表,早停啦,气愤地把表摘下扔出去好远。
1955年
1952年
导赏: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片,《南征北战》是新中国银幕史上不朽的战争史诗,大量的经典段落和台词让人津津乐道。它叙事清晰,充满艺术张力。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没有简单地脸谱化,很有生活气息。与同时期其他战争题材影片相比,该片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其中,抢占摩天岭、凤凰山总攻两场大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是新中国电影表现战争大场面的经典段落。电影不但全景式展现了真枪实弹战争场面和气势磅礴的纪实风格,开创了中国史诗化战争电影之先河,也在艺术层面上体现了朴素的新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与此同时,影片基本坚持了不偏不倚实事求是的创作理念,场面宏大,表演朴素自然,为新中国初期的军事电影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标杆,也为中国影史留下了一部永恒的红色电影经典之作。本片在说明运动战这一点上显然是比较集中的。可以看出作者不是一般意义上说明运动战,而是有着具体的、足以说明毛主席伟大战略思想的战例作为它艺术描写的蓝本。因作者看准了一点,紧紧围绕这一点说明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影片能在两个钟头大体上说清楚当解放军的装备还是小米加步枪时如何战胜了装备精良而人数大大超过己方的美蒋匪帮。该片在艺术风格上朴素明快,导演和演员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描写对敌斗争的严肃性上特别成功。(编辑:大陆)
19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