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蕾

Kelly Lin

有片源
2011年
2010年
导赏:《剑雨》由苏照彬与吴宇森联合执导,讲述关于复仇和救赎的武侠故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情武侠佳作。江湖传闻得到圆寂高僧罗摩的遗体可以修得绝世神功,女杀手细雨夺得半截遗体后叛逃组织“黑石”,在江湖上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她与高僧陆竹结下情缘,在受到其以性命为代价的点化后放下屠刀,从此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在京城生活下去,并与一名普通男子结为夫妻。然而好景不长,她身份暴露再一次卷入争端,自己竟又成为了恩爱丈夫的灭门仇人...各派势力风起云涌,江湖恩怨相织交错,贪痴妄念终成幻影,冤冤相报终无止境,唯有在过去中和解、在新生中得到救赎。在叙事特点上,与传统武侠电影侧重于江湖恩怨和激烈打斗不同,《剑雨》在更注重描绘人物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流露。影片花了大量篇幅来描绘细致入微的日常场景——细雨与江阿生的婚后生活、平常的市井琐事等等。这些场景为影片注入脉脉温情,同时还能够加深观众对角色的认同。细雨的内心挣扎、对平淡生活的渴望一一细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的情感厚度大大加深。从视听上看,深厚的东方美学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元素和场景传递出来。影片中小桥流水、青苔石板、雨中屋檐等画面,展现了典型的江南风貌,是江南水乡山水美学的诗意表达。这些景象不仅仅是背景,更是影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而影片多次出现雨景,不仅仅营造了朦胧的氛围,还象征着细雨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雨水冲刷着江湖的血腥,也洗涤着人物的灵魂,情感在其中得到净化与升华。在武侠片走向商业化和视觉奇观的浪潮中,苏照彬选择回归武侠电影的本质,强调情感与美学的浪漫结合。没有国仇家恨的壮阔磅礴,以平常的真情示人。人为自己的欲望、愿景所驱使,或变态自私、或慈悲渡人、或追求平凡度日,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敢爱敢恨,奇情诡绝令人动容。尽管初上映时反响平平,却在时间的淘洗中愈发光彩夺目,持续焕发生机。(编辑:颜诗雨)
2009年
剧情:美国人frank五十岁出头,最近很不顺,打曾祖父那辈留下来的家族企业——一间做奶酪的公司,传到他这辈上遇上了瓶颈,公司持久入不敷出,铁定破产。女儿在戒毒中心接受治疗,毒戒的很辛苦,情绪大起大伏,好时管他叫爹,不好时管他叫混蛋,没办法,谁叫自己离婚,苦了孩子。像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绝望地试图摆脱厄运的普通人那样,frank决定铤而走险,他要把公司包装好,卖给一位不知情的倒霉蛋儿,之后卷钱跑路,离美国远远儿的,带着心爱的女儿以及自己那颗注定要缓好一阵子才可能康复的良心。 简而言之,frank痛苦地决定当一把坏蛋。 感谢全球化,“地球是平的”,买家居然来自大洋彼岸,一名中国人对认购这间“高利润”的公司表露了浓厚的兴趣,他叫李强,来自北京。于是frank有了他的中国之旅。 frank一下飞机便交上了好运,他恰巧是中国第八千八百八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位入境客人,这组数在中国很吉利,frank成了全中国的贵宾,稀里糊涂地当了一把名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坏运气不期而至,先是号码箱丢了,急火攻心,接着他暂时丧失了听力…… frank从机场直接奔了医院,在那碰见了买主李强。此人脾气暴躁,看上去心神不定,frank有所不知,这主儿现在比自己还倒霉。 李强最近太不顺了,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三角债,办公室天天坐着一帮要账的,欠账的那位没事就找他唱卡拉OK,就是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末了还得他来买单……,这是事业;再说家庭,妻子非但不体谅他天天在外面跑生路的辛苦,反而一门心思地认定他同女秘书明辰搞外遇,为一桩没影儿的事玩命琢磨自己……,在美国念书的儿子最近回国度假,不着家,就是回来也一句话没有,好像突然变成了哑巴……,另外还有一件不幸的事,只有李强自己知道,他被查出脑部有一处阴影,弄不好是癌。李强陷入了严重的抑郁,处处看到死亡的迹象……一个人的精神无法同时为多件事着急,否则会崩溃。frank来的时候,李强已经坚信自己不日将死,他想着一定要在死前为妻子和儿子谋一条稳固的生路,于是决定购买frank这间“利润丰厚”的海外公司。 生意当然不会以frank所期望的那种速度进展,李强现在根本没钱,为了稳住frank赢取时间,他派漂亮的女秘书明辰先带frank在北京“好好转转”,自己抽身去解决公司的财务危机。 于是一个急着卖假公司,一个急着去找钱,俩人都挺急,就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 骗子都不用费多大努力,总有愿者上钩。“八个八”先生frank好像在中国注定要交好运——他宾馆里的邻居白先生夫妇豁有钱,穿金带银,出手阔绰,虽然看着像农民,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情,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比李强更急着要“走出去”。这位因为拒签而被憋在五星级酒店豪华套间里的山西矿主,由于矿上出了砸死人的事故,猴急着研究携妻子跑路,正置崩溃的边沿,美国邻居的出现,让白先生出现了幻觉,他居然在frank的头顶看见了一圈佛光,于是认定这老美是自己的救星,一定有办法把自己弄到美国去…… 得来全不费功夫,frank和白先生从相识到相知进展神速,很快就到了谈生意的阶段,frank好像忘了原始买主李强,反正是骗局,frank顾不上太讲信义了。 李强的生活却越来越倒霉,一路下滑,欠他钱的刘总除了唱歌绝口不提还钱的事,还看上了李强的秘书明辰,钱越欠越有理……而派人来要账的老朋友王总却好像比李强还可怜,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叫李强没法子翻脸……家中,妻子认定了李强成天虎着脸不说话是因为不再爱自己了,而且越来越坚信丈夫同苗条的秘书明辰有一腿,开始破罐破摔,玩命狂吃折磨自己……至于儿子,依旧不说话,越看越让人生气。 要账的王总突然自杀令李强的心情败坏到了极点,他认定那是因为自己没及时还钱,于是也出了幻觉,经常冷不丁地看见王总挺吓人的跟着自己……他认为那是自己将死的征兆,再想到自己死后儿子和妻子那悬而未决的生路,李强近乎崩溃…… 时间不等人,奶酪公司签约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周末李强让明辰作陪把frank请到家里,自frank到中国以来俩人头一次正式坐在一起。frank心情不错,公司好像马上能出手了,多亏有白先生,而面对于李强他不得不出于礼貌应付一下。李强的倒霉运气似乎注定要感染周末餐桌上的一家人,在frank的眼里他们一个比一个古怪,而最最古怪的要算还没来得及谈到主题就已经崩溃的李强。 生意自然还是没谈成,这于frank来讲倒不是很介意,不谈更好,富有的白先生似乎比李强更禁得起打击。 但李强的状况却令他越来越担心,从李强身上frank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老人就是因为得了严重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而现在李强看上去离那似乎不远了。frank更不想骗李强,甚至后悔认识他,给自己本来就脆弱的良心找麻烦,可他又管不住自己想帮李强,俩人越聊越深,快成好朋友了…… 那边白先生准备的现金足够frank开始新的生活,久别的女儿在召唤他。frank正骑虎难下之时,白先生出事了,山西警方终于找到了逃跑的矿主夫妇,只要有罪就要接受惩罚,不管那惩罚是行为上的还是心灵上的。 frank开始真正思考起命运这个大命题,现在有两条路摆在frank面前,(一)继续骗下去,让已经足够倒霉的李强继续倒霉,毕竟后者至此仍不明底细,还在那玩儿命凑钱呢;(二)放弃骗局,让已经足够倒霉的李强不再继续倒霉。 frank选择了后者,他又找到李强——自己在中国新交的好朋友,这一次终于没有了良心上的负担,而此刻的李强似乎连马上死去都成为不能选择的事情,他的生活已经一塌糊涂,他急需找人倾诉……当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中年男人终于鼓足勇气向对方敞开心扉,一吐淤积在心中许久的郁闷、不解、悲伤、困惑,总之属于中年男人的一切真相时,“好运”正悄悄笼罩在他们的周围,他们发现彼此都能给予对方重振雄风的机会……
2006年
导赏:电影《东京审判》写实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侵华战争甲级战犯的历史场景,彰显出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倪征燠等中方代表力排万难,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高超智慧和坚定信念。影片贯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题材与风格相统一,格局宏大、影调冷峻、感情深沉,将此一重要历史事件深深铭刻在集体记忆中。影片创作方面所作的探索可圈可点。电影中首次披露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镜头,穿插于剧情中,使纪实风格更为可信。尽管约一半剧情时长都在有限的法庭空间内展开,但摄影上充分运用了滑轨和摇臂等运动设备,进行场面调度的变化,将漫长的审理议程处理得有质感、有节奏、有看头。台词设计上兼备法理专业性与戏剧张力,检察官、辩护人、证人轮番登场,丰富地展现了战争的多个切面。同时,影片副线的戏剧性情节还表现了战争对普通个人精神情感上的摧残,对主线的宏大叙事进行了个体视角的补充,使观众更好地体会二十世纪的国仇家恨。本片是毕业于新闻专业的高群书导演首部电影作品,填补了国产电影中军事法庭戏的空缺,并被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点影片。这部电影通过再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情境,重申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将日本侵略者永远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