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列

Xiaolie Wang

有片源
2020年
2014年
2011年
2010年
导赏:电影《第一书记》是关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的传记片,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改变了小岗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与常见的主旋律人物传记片不同的是,沈浩的角色设定突破了模式化,在一心铺在工作上,为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直接表达了自己在机关工作18年,还在原地踏步,想要“和小岗村一起突围”等对自身政治前途的考量,自己报名下乡而留在省厅的老同学荣升副厅级他又借酒浇愁,这些关照现实的情节,拉进了角色与观众们的距离,使角色更为立体,成为了银幕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剧情上,《第一书记》采用了倒序的方式,开篇直接展现沈浩的离世,再通过时间线顺序,将沈浩到小岗村后发生的事情罗列出来。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呈现,伴随着修路、修房、架桥、迁坟,沈浩在小岗村获得了村民的认可,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缺失则引发了家人越来越多的不满,两方面的情节设定为观众们展现出了角色的选择,以及在留任过程中心态的转变。此外,影片的演员阵容也是一大看点,不仅杨立新成功演绎了沈浩一角,徐帆也将任劳任怨但对丈夫下乡有点小情绪的妻子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何冰、蒋雯丽、王刚、王景春等人更是把握住了角色特点,践行了“没有小角色”的工作态度,留下了可圈可点的银幕形象。《第一书记》的成功也对同类型题材创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编辑:刘方舟) 
2007年
导赏:影片《我的左手》根据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战士”称号的独臂英雄丁晓兵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作为一部军旅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导演陈国星在创作上力求创新,采用反英雄化叙事塑造人物,影片着重描写一个英雄还原成普通人的过程,通过展现人物的身体困境呈现非完美化的英雄形象。胡小军因为在战斗中失去右臂,身体上的缺陷使他具备两重困境,其一是面对私生活的困境,如何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其二是面对战士时的困境,系鞋带、打背包、压子弹等难以完成的训练,凸显人物在残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显示出人物在困境当中的坚持,重新找寻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完成了重要的人生过程。为了展现英雄人物的平民化叙事,影片将英雄主义个人化,人物的选择完全基于人物个性化的情感和动机。在战斗失去右臂之后,胡小军面临退役和继续服役的选择,他毅然决然坚持服役,这是他个人的选择;他不愿意回去当副师级干部,而是留在部队一线当连指导员,这是他个人的选择;胡小军爱上了医生范晓春,面临着与其他健全的军人竞争,他并未因残疾而自卑或退缩,而是充满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种种此类个人选择在胡小军身上体现了民族精神,人物的自尊、倔强和坚持通过细节呈现出来,凸显了人物的个体性。影片不仅展现胡小军的英雄事迹,还深入挖掘他与战友、母亲和范春晓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情感的交织与碰撞,展现出一个更加立体、多维的人物形象,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共鸣力。在战争中,有两位战友为胡小军牺牲过生命,致使胡小军在之后忍痛不抛弃战士,即使让全连失去荣誉都在所不惜,体现了他血气方刚的一面。而在与母亲相处和对范春晓的苦恋与追求的过程中,更多展现的是人物柔情的一面,挖掘出人物真善美的特性,体现了导演的情感取向和个体关怀。演员马跃因为饰演胡小军这一角色被丁晓兵原型部队聘任为荣誉指导员,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第一次。(编辑:州文)
2000年
贫与富
贫与富

编剧/

导演:睿子/
主演:张子健/刘琳/
播放正片
1995年
剧情: 风高月黑的夜里,飞虎队大队长刘洪率王强和彭亮潜入警戒森严的临城车站“正泰国际洋行”内刀劈了三名鬼子掌拒,给津浦沿钱的敌寇以沉重打击。特务队长岗村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报厦,枪杀了数十名手五寸铁 的中国脚夫,使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忍无可忍。悲剧式的孤胆英雄李九为报家仇国恨铤而走险,暗杀岗村未成 又冲入澡堂打死了数十名日军:而飞虎队在刘洪和政委李正的率领下飞上列车,击毙了即将走马上任的洋行新大掌拒山口司令,并化装闯入车站消灭了岗村和他的特务队,极大地震动了敌人。 新特务队长松尾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笑面虎,颇有心计的“中国通”。他起用了铁杆汉奸秦雄拉起假“飞虎 队”,以毒攻毒,展升了一系列剿灭飞虎队的行动。他利用叛徒赵老板没陷并杀害了飞虎队副大队长王强,依 靠内奸黄二铲除了飞虎队内钱,车站副站长张兰,逮捕了老刘的妻子芳林嫂,消灭了飞虎队骨干鲁汉和林忠的 短枪分队,使飞虎队接连受到重创。得意忘形之际,松尾竟派人送来邓降书,要与老刘“谈判”。盛怒之下,老刘拉起队伍冲进车站与松尾决一死战,又付出了心爱的通讯员小坡牺牲的惨痛代份。李正制止了刘洪的莽撞 行为,经过精心策划,他们率领飞虎队员袭击了侵华日军共目小林司令官的专列,迫使小林就范,重新调整了 临城站过往军列的时间;列车英雄彭亮驾驶着满载炸药的军火列车冲向停靠在站台上的日军运兵专列,与松尾和一千多日军士兵同归于尽。 
1993年
导赏:《云南故事》是一部反映中日历史纠葛的影片,张暖忻导演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日本战争遗孤的问题。该片是对当时国际政治背景下中日外交关系的一种人文关怀与反思。《云南故事》以日本女性加藤树子为核心人物,描述她在二战后因战乱滞留中国云南的曲折故事。树子的故事,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交织的缩影,她身处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社会环境中:一边是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苦的中国民众与作为中国军人妻子的她,另一边则是作为侵略者后代的她,这种身份的双重性,让她的生存境遇充满了挑战与矛盾。张暖忻导演通过树子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异国他乡女性如何在陌生土地上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影片不仅关注树子作为个体的命运起伏,更通过她的经历,探讨了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共通之处,以及不同民族间理解和宽容的可能性。树子的故事,是对一个异国女性在中国土地上寻找归属感、渴望被接纳的深情呼唤,也是对战争造成的伤痕与隔阂的一种温柔抚平。影片中也表现了对女性情感世界的细腻关怀。树子,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女性,她的树子的孤独、寂寞、无奈、无助以及在逆境中的坚强与韧劲都被生动的呈现了出来,映照着战争对个体心理的残酷影响,以及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困境。此外,影片中对云南特有奇特民俗与医学相对落后状况的呈现。如神秘的庆祝、惩罚仪式、独特的服饰装扮、以及世代相传的夫妻观念。这些元素为树子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充满云南独特风情的文化背景,然而,与这些的民俗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中国偏远地区匮乏的医疗资源。(编辑:婧怡)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