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玲

Kay Huang

有片源
2017年
导赏:2017年由张艾嘉执导的《相爱相亲》以一场迁坟矛盾作为贯穿全片的情感脉络,徐徐展开三代女性的情感图谱。《相爱相亲》以镜头的缓缓推移和长时间的静默,使情感脉脉流动其间。影片开场以外婆的梦境中配合内心独白,星星点点的小花和曾经的伴侣构成温情的梦中世界,梦呓和诗意充斥着老人的弥留时刻,同时,病房中现实的琐碎和庞杂又将观众于梦境中拉回。外婆火化时采用的“画框中的画框”别具形式上的仪式感,将一家三口框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这既是一种告别的强调,其所产生的间离效果也无形中对观众进行着警示。滂沱大雨之后,祖孙二人隔着窗子的对话尤为耐人寻味,喋喋不休的薇薇和缄默不言的姥姥形成一种有来无回的默契,树在二人之间的墙壁亦暗示着代际的隔阂。《相爱相亲》情感细腻,却内敛而克制。惠英深夜做辣椒酱是她缅怀母亲的方式,面对离别,她只是沉默以对。母亲离世、女儿出走,面对生活剧变,她既无力于上一代的纠纷,女儿的事情也不容她插手,在其摔门而去之后只能无言面对母亲的遗像流泪,张艾嘉的镜头细致入微地探寻到了人到中年,惠英别有的那一份失落与焦虑。影片结尾惠英与丈夫孝平在车内的一段对话更是于平实中挖掘到了别样的人间真味,面对情感的迸发,却以演员背对摄影机的方式保持了客观距离的观察,观众只能通过背影和侧脸去揣测角色当下的内心感受与情感的流动,在镜头之外生成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体悟。《相爱相亲》呈现了最为真实细腻、不加修饰的家庭关系与情感结构,那是芜杂的、琐碎的、关乎柴米油盐的,有龃龉,也有温情,是无数中国家庭的缩影。影片深刻聚焦了代际之间的差异,对三代女性的情感关系和自我进行了重新审视,不同代际之间的成长环境、恋爱观念、生活习惯都呈现于观众面前。姥姥固执地坚守先夫的坟,她的沉默无言,甚至贞节牌坊都被媒体拿来作为噱头吸引观众注意,家人的隐私成为取乐的对象,电视台的众目睽睽之下的一场闹剧,阿达得知姥姥要上节目后直接地指出“你们只会让她说你们想听的和观众想听的”,这都对当下社会的利己主义和浮躁喧哗做出了深刻的讽刺和揭示。薇薇手持相机,以旁观者和记录者身份去了解姥姥,更是走近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心路历程。祖父与外婆一生的相守、姥姥孤独一生的等待,只因都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婚姻证明而被无形消解甚至抹杀;阿达躺进棺材试图感受死亡、孝平蓄谋已久的一次出走、姥姥独守一生最后却抚着先夫的遗骸将手一挥说出“我不要你了”,人生有时追求的未必是结果。正如同姥姥终于同意将先夫的坟迁往城里,母亲将外婆的骨灰抱往乡下——相爱和相亲,却是殊途同归。(编辑:刘若能)
2013年
导赏:上映于2014年情人节档期的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以“用爱取暖”为口号,是一部“关于一个人一生的爱的寓言”。本片保留了前一年电视剧版《北京爱情故事》中陈思诚、佟丽娅这两位核心演员,还有刘嘉玲、梁家辉、欧阳娜娜、刘昊然、余男、斯琴高娃、王庆祥等群星加盟,演绎了五个焕然一新的“北京爱情故事”,从始于青春期的懵懂与渴望,到终于生命尽头的相守与分离,给人以“千帆过尽”的观赏感触。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是陈思诚“演而优则导”的成功转型之作,获得了超4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导演还荣获了该年度长春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处女作奖项。影片在叙事上采用了“冰糖葫芦”的结构形式,采用五个同样发生在北京、不同年龄段的男女爱情故事来寓意人一生中的爱情。几个故事串在一起,俨然人生中的一条爱情线,观众能够从青涩美好的初恋、如胶似漆的热恋新婚、相看两厌的中年危机、相伴到老直至生死离别中,看到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自己,在金句频出的台词中体味爱情的真谛。在时长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表现多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容易让影片形散神散、张力不够,但《北京爱情故事》的叙事逻辑成功规避了跳脱、拖沓的节奏,编剧巧妙地运用家庭与工作这两个关键的纽带,将一段段剧情相对独立的爱情故事用一条线索勾连起来。通过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剧情编排,彰显出本片要探索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城市间的关系,蕴含着对时代、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编辑:曾奕琦)
2010年
被遗忘的时光
被遗忘的时光

音乐/

类型:纪录/
2009年
导赏:2009年郑芬芬执导的《听说》情感细腻温暖、风格纯净清新,少男少女之间的纯洁爱恋和对于梦想的深切执着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影片视角独特,关注听障人士的日常生活,独特的角色设定之下,电影摒弃大量台词,依靠影像进行叙事;画面风格清新自然,无论是少女秧秧的肆意奔跑,还是她与天阔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感觉;困难之下,秧秧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时常绽放的甜美微笑都令人为之动容。 《听说》情节的发展没有过多的曲折和悬念,却通过小朋、秧秧、天阔日常生活相处之下的点滴,进行了细腻的情感描摹,将少男少女之间的蓬勃心跳、澄澈的眼神、单纯稚嫩的脸庞和青涩朦胧的爱意都一一还原在观众眼前,情感淳朴自然却令人感动。彭于晏将天阔的阳光开朗、单纯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秧秧不回MSN的困扰,他对着植物自言自语;为秧秧做爱心便当时紧张又难掩欢喜;两人产生误会之后,黯然神伤;在泳池边表白时认真的眼眸与深情的表情都生动再现了一个陷入爱情后时而羞涩又时而勇敢的男孩形象,传递着笨拙却赤诚的爱意。陈意涵饰演的秧秧无私善良,全力帮助姐姐实现梦想;同时又独立坚韧,打很多份零工和街头卖艺还清姐姐训练的债务,但面对生活依旧乐观向上。手语无声的表达使沟通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凝望双眼时,距离无形中拉进,感受家庭和这个世界对他们的爱意。 《听说》对听障群体的聚焦,使观众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正如同影片中秧秧与小朋姐妹二人都很为对方着想,秧秧开口闭口提到的都是姐姐,小朋的梦想也始终有妹妹的一份,愿意拼尽全力为她赢得金牌。但正如小朋质问妹妹的那样:“你是你,我是我,你为什么要把我的梦想放在你的身上,没有人可以永远依附另外一个人而活。”听障人士的听觉和语言能力或许受损,但人生依旧崭新而完整,对他们而言,并不想自己的存在成为他人的负担,尊严和生活的能力同等重要。每个人都应找寻到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看着对方自由飞翔,代表了真正相信对方能够独立。《听说》就像是一首清新的小恋曲,将我们带回初恋时遇见的那个炎热夏天,有一个声音始终在对我们说:听不见不重要,爱可以被看得到。(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