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骥

Wenji Teng

有片源
2018年
2015年
2013年
2005年
日出日落
日出日落

导演/编剧/

导演:滕文骥/
播放正片
2003年
剧情:自古以来,总有一些相信“炼金术”的痴人,他们深信,会有一种什么灵丹妙药,能让铅锡之类转眼化为金银,瞬间成为暴富。家境本已小康的潘达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家里不仅收藏了不少这方面的秘方,还经常自己关门做试验。当然,至今也没成功。他的妻子从不相信这些,暗地里常笑叹他太傻。潘达生却觉得自己不仅一点儿不傻,甚至还有一付能识别骗子的慧眼。有位找上门来推销“仙方”的老道就被他一眼识破并整得狼狈不堪。但他执着地确信,这样的神方仙丹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自己无缘,没有碰见罢了。但是,当他在一次出游中,目睹一位身穿白衣的中年人,挟美姬,举金杯,包楼船,夸豪露富。他深信不疑:自己是有幸遇到真正的丹客了! 他既然有心结交,当然就千方百计接近丹客。而那位丹客似乎也跟他有缘,对他颇有好感。当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丹客不经意地在他面前露了一手“化铅为银”的本事,让他大开眼界之后,潘达生对他已是深信不疑,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什么也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在他的盛情邀请之下,丹客勉为其难,打发一个家人回去禀告老母,自己带着行李,携美姬住进了潘家,并在花园的密室中安炉设鼎,说要帮潘达生炼出“丹头”,有了丹头,他自己就可以点铁成金了。 潘达生的妻子和他家的老仆都劝他不要轻信人。为此,潘达生差点跟他们翻了脸。他固执地拿出了一千两白银当作“银母”,由丹客亲自送入炉中烧炼。据丹客说,只要炉火不停,炼上七七四十九天,鼎中就会生出“丹头”,而这些“银母”则丝毫无损。这该是多么合算的生意!为了炼丹,丹客日夜守在丹房。他那漂亮得惊人的爱姬当然受到了冷落。这使潘达生感到相当不好意思,不免要时时表示一下慰问之意。那小妾对他的关心和接近似乎也并不反感,还不时流露出对丹客的厌倦。美色当前,潘达生自然会想入非非,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进一步表示罢了。潘达生的妻子和老仆冷眼旁观,时时提防着这些不速之客。潘达生只怪他们多事,再三警告他们,不要怠慢了贵客,坏了他的大事! 突然有一天,丹客派回家的仆人身穿孝服,哭奔而来报告说:老太太病故了!丹客顿时哭倒在地。照他的意思,马上就要回家奔丧。可是炼了一半的丹又怎么办?潘达生也觉得有些两难。最后,丹客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他自己带人回去处理丧事,将他的小妾留下,代他看守炉火。只要按他的要求,不冲犯,不停火,不开炉,等他办完丧事再回来来开鼎,还是可以丹事圆满的。 这,当然是潘达生最肯于接受的方案了。送丹客走了之后,他跟这位美丽动人的“小娘子”几乎日夜泡在丹房,连家事也不管。妻子劝说他几句,他就大发脾气。他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老仆也被他赶走。终于再没人在他耳边噜嗦了。 那位小娘子倒觉得挺对不住潘达生,对他更是殷勤,终于,两人在丹房里发生了性关系。潘达生觉得飘飘然,几乎完全忘了炼丹的事,也忘了丹客的存在。在他的心目中,丹客一辈子不来那才好呢! 但丹客很快就赶回来了。说时间已到,该开炉取丹了。潘达生心中有鬼,怀着忐忑的心情陪他去了丹房。一看丹炉,丹客就变貌失色,惊讶地说炉火的气色不对,一定有人冲犯!等打开鼎炉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银母!里面只是一堆废渣!丹客愤怒地叫来小妾,当众审问。小妾自然说绝无冲犯之事。丹客狂怒地说:如果没有,银母哪里去了?他咬牙切齿地亲手拷打爱妾。潘达生实在不忍看到心上人受罪,跪地承认了一切。丹客气得直是冷笑,问他:那现在怎么办?潘达生表示,一切后果由他自己承担,另外再赔给丹客三百两银子作为补偿,只求他放过小妾。丹客这才答应,恨恨地带了行李和仆人,押着小妾扬长而去。这当然是一伙骗子事先做好的骗局。那小妾,不过是骗子花钱从妓院包出的一个名妓而已。在潘达生自怨自艾,抱怨自己不该色心大动,以至于错过了丹方的同时,这伙人正在嘲笑他呢。扮成小妾的妓女却对潘达生在关键时刻流露的真情和勇气颇为感动。真的是傻子不止一个,在途中,这伙人发现又有一位富家公子对此道颇感兴趣,他们决定把这场戏再演一回。但这位富家公子远比潘达生要精明,一定要他们在当地找一个有实力的富商当担保人,才肯出银子让他们去“炼”。为首的骗子(丹客)又想到了潘达生,决定再利用这傻瓜一次。感到内疚的妓女不肯合作,骗子们就打她,威胁她,逼着她把戏继续演下去。于是,“小妾”突然“逃回”了潘家,说自己是刚逃出丹客的掌握,而且身上带着丹方,愿跟潘达生远走高飞,帮助他一起炼丹。潘达生竟一点也没有引起怀疑,收留了她。于是被追踪而来的“丹客”带人“当场抓获”,潘达生只好答应以自己全部财产作抵押,为他们“炼丹”做担保。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觉悟到,自己已陷进人家的又一个骗局。如果这次行骗成功,他的名声,连同他的家产,将全部化为乌有!妓女实在不忍心再骗这个傻子,她及时向那位富家公子揭发了这伙人的面目。而这位“富家公子”不是别人,原来竟是潘达生的妻子所改扮。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骗子们受到了惩罚,也在最后的关头挽救了自己的丈夫。潘达生在铁的事实面前恍然大悟,承认自己上了当。但他还不死心:真正的炼金术,也许还是有的吧?唉,对这种人,你说能有什么办法?
2001年
2000年
1998年
导赏:上映于1999年的电影《春天的狂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作品,由我国著名第四代导演滕文骥执导,邵兵、瞿颖、袁泉等主演,入围第19届金鸡奖6项提名,并获第5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的荣誉。影片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为主角原型,将扎根祖国大地、汲取民族艺术滋养的作曲家赵黎明的艺术人生作为叙事主线,表现了他对音乐痴迷的追求,以及他历经挫折仍坚持创作,终于写出一首首热情洋溢、脍炙人口音乐作品的曲折经历,揭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与群众相结合、走到生活中去的真理;并将他与苏雨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副线,整体节奏明快,简约而隽永。电影故事情节和音乐作品有机地溶为一体,以施光南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等群众歌曲作为配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导演在构思这部音乐片时,并不将其作为一部完全纪实的传记片来处理,而是巧妙地通过施光南的音乐和他的人格魅力,展开自由的想象,使得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人物经历和音乐创作的关联也更具戏剧张力。比如讲述赵黎明到新疆采风以及下放到陕北高原劳动,地域性的风土人情作为视觉元素让画面显得美轮美奂,而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也使得创作灵感的汲取更加自然,虽然施光南本人并没有到过上述地区的亲身经历,但创作者借此生动恰切地塑造了一个人民音乐家的形象,令其创作生涯、人生悲欢与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片中穿插耳熟能详的音乐唱出了一代人心中的豪情,引发观众思绪万千、荡气回肠的深深共鸣。(编辑:曾奕琦)
1996年
剧情:  这是个发生在北京深秋的故事。 银行信贷员晓风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准备与男朋友马强结婚。他们在新房内开“派对”庆祝,并请街道服务公司派人送饭来。 没想到服务公司的经理竟是晓风少女时敬佩的人一一肖克己。肖克己离婚后,在街道办起了便民服务公司,为老百姓做着平凡而又不可缺少的小事。 送饭那天晚上,大雨滂沱,肖克己开车将一名被车撞伤的老人送进医院,却被老人的家属诬为肇事者。一个报纸记者不明真相,偏听一面之词,做了不实报道。于是,肖克己成了新闻反面人物,明明是做好事,却遭受害人家属敲诈,遭群众唾骂,被上级停职。 肖克己忍辱负重,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伤者。晓风在一片对肖克己的谴责声中,坚信自己所崇敬的人的品质和为人,理解他、同情他、帮助他,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他寻找当时现场证人和真正的肇事者。为此晓风疏远了自己的男朋友马强。 马强为装修房子囊中羞涩,便与一“富婆”肖玲一起炒股、开饭馆。志趣的不同使他与晓风两人越发疏远了,最终分手。 报社记者许文正,在明白了事实真相后,到处寻找证人,又顺藤摸瓜找到了肇事者,为肖克己平了反。而他自己的爱情生活却不顺利,女友与他吵吵合合,最终离开了他。 肇事者章津是个房地产商,他梦想为挤在小房子里的人造出大房子。可车祸断送了他的理想,他逃避了,想尽快使自己的项目上马。最终他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在项目动工之际,走上了法庭。 肖克己的优秀品质最终被人们所认识。可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却克服不了自身的怯懦,不敢接受晓风的爱情。晓风离开了北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
1995年
征服者
征服者

导演/演员(饰 饰 刀客首领)/

导演:滕文骥/
类型:剧情/古装/
导赏:滕文骥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电影风格多变、创作激情持久扬名海内外。他的作品既传承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精髓,又贯穿着新颖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段,以质朴、厚重、深沉的创作心态反映出他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性的反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出现了关于变革与守旧、文明与愚昧的讨论,掀起“历史文化反思运动”的热潮。在上世纪90年代初,滕文骥尝试对杨争光的小说《流放》进行改编,创作出以清朝中叶白莲教大起义为背景的影片《征服者》,展现了起义和教徒们因失败流放的完整过程。在演员人选上,滕文骥考虑到了商业运作因素,最终选择了陈红和巍子作为主演,以白莲教运动最终失败后“留种”作为主题,对相关题材和主旨进行了一定的艺术探索。也可以看做是“第四代”导演在面对商业片的冲击后进行的创作尝试。作为演员,由陈红作为主演的电影并不多,不少观众通过《征服者》认识到了陈红的表演,也见证了她从演员转变为制片人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对白莲教的深入研究,已经认定清代白莲教的活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并不包含反封建的革命因素,在观影时还需进行思考和甄别,更不能将影片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纵观滕文骥导演的创作历程,《征服者》并不是最为著名的一部,但他基于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和对中国社会中人的关照始终贯穿在作品中,对其作品的研究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在1995年举行的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征服者》一举夺得最佳美术奖和最佳音乐奖两项荣誉,证明了这部电影在相关领域做出的成绩。(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