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张阳
Yang Zhang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23年
不止不休
音效
/
导演:
王晶
/
主演:
白客
/
苗苗
/
张颂文
/
宋洋
/
王奕权
/
周野芒
/
秦海璐
/
胡天渝
/
白红标
/
张磊
/
播放正片
导赏:
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提名)第4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发现”单元最佳影片(提名)第36届华沙国际电影节新导演竞赛单元(提名)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费穆荣誉·最佳导演王晶(获奖)第4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最佳影片(获奖)
2021年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音效
/
导演:
贾樟柯
/
主演:
贾平凹
/
余华
/
梁鸿
/
贾樟柯
/
莫言
/
苏童
/
预告播放
导赏: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纪录片中贾樟柯导演邀请不同代际的乡土文学代表人物,如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来讲述他们的人生境况和创作灵感,实现了对1949年以后中国历史的微观呈现,但影片不是仅通过个体命运的视角来影射大时代,而是将个人故事作为主体内容,时代背景作为理解个人命运的必要线索,贾樟柯巧妙地将个人史与中国的宏大历史相交织,具象地呈现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个体心灵的流转之间的内在联系。影片使用了文学性的章节结构,以诗意的、流动的文学语言勾勒乡土和乡土变迁中的人,乡土和人是影片的主角,而文学既是影片主体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影片的艺术形式、内容载体,文学像是乡土历史的影子,它们相生相随,在这片乡土上孕育出的文学不仅是储存私人记忆的容器,也是历史存在的证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它还提出了对时间的追问。贾樟柯以作家口述的方式,从细微的生活细节和具体的情绪感受入手带领观众捡拾模糊的记忆,展开这场与历史的对话。影片中的每一个转场都由普通人的群像组成,实现了空间的交错与扩张,让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体验时代的变迁,使得影片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此外,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和生活体验,也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使得私人记忆成为公共议题,触动观众的情感。影片的基调十分平静,在社会批判和导演主观态度的表达上很克制,更多的是细腻的生活细节图景和被采访者的情绪记忆表达,贾樟柯导演想要不仅同时诉诸于微观和宏观,也同时诉诸于感性和理性,因此用到很多拍纪录片惯常爱用的设计,不断形成间离效果,提醒观众,在这里,纪录片是主观的,历史的叙事是个人的。(编辑:许雨婵)
2019年
南方车站的聚会
音效
/
导演:
刁亦男
/
主演:
胡歌
/
桂纶镁
/
廖凡
/
万茜
/
奇道
/
黄觉
/
曾美慧孜
/
张奕聪
/
陈永忠
/
李志鹏
/
预告播放
导赏:
2019年由刁亦男执导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以风格化的视听带来浓厚的形式意味,固定长镜头的连贯性带来时空的凝滞与连贯之感,运动镜头利用演员走位进行场面调度足见导演功力,角色离开后镜头并未离开,而是停留在原地;镜头对准透过塑料薄膜的人影,而并没有对混乱的枪战现场进行直接展示,配合音响的使用来猜测动作,既是刻意为之,也为影片蒙上层层神秘色彩。黄绿色影调为影片定下晦暗不明的颓丧基调,伴随本片始终的淅淅沥沥大雨亦增添了潮湿阴翳的情感色彩,而粉色光源和霓虹灯管的使用带来光怪陆离的迷幻气质。《南方车站的聚会》以影像进行叙事,多次以景别的更替和微妙的镜头运动暗示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暴力镜头的不吝展示配合快速剪辑形成某种残忍的浪漫,雨夜疾驰下,鲜血与泥土混杂带来震撼的影像冲击力;周泽农以枪对准墙面上的海报,画面显示出旧日片段的缩影,既是一种对时代的缅怀,也是一种消极的抵抗。电影的音效设计足见用心之处,愈发密集的鼓点敲击营造了焦急的氛围,话语被火车声音的刻意掩盖暗喻了个体在时代变革之下的渺小,而片中多次声画蒙太奇的使用再次引发了无限的遐想,夜市中的舞蹈以音画不同步和刻意为之的爆米花爆炸声与枪声的有意混淆强化了狂欢意味;画面对准溃逃中的周泽农困于陋室,背景却响起飞机的喷气声,是他心中对自由、远方和渴求解脱的向往,高举的手枪稍显无力,是对当下困局的逃离,也是他最终被枪杀的归宿。影片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号隐喻,颈上悬吊玉佛也没能逃脱杀身之祸,透明的雨伞成为血染的凶器;动物园中的搜查戏意味无穷,企鹅在虚假的门前等待,长颈鹿的头部被门遮掩,象之眼被蒙上了阴影,枪声响起后懵懂而呆滞的虎之眼,而动物之眼的层层叠加,在最能洞悉真相的眼睛所注视下,善与恶都将被处决。帽子在水中浮浮沉沉,周泽农一个人的死亡伴随一群人的狂欢,阴影也终将被阳光所覆盖。(编辑:刘若能)
2018年
江湖儿女
录音
/
导演:
贾樟柯
/
主演:
赵涛
/
廖凡
/
徐峥
/
梁嘉艳
/
刁亦男
/
张一白
/
丁嘉丽
/
张译
/
董子健
/
李宣
/
预告播放
导赏:
《江湖儿女》是贾樟柯导演继《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之后,携手妻子赵涛的又一部银幕经典之作。近年来,贾樟柯导演对社会飞速变变迁以及时代变迁中的人这一母题给予高度关注,在《江湖儿女》之中,他通过一对江湖情侣巧巧和斌哥十几年间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将时代变迁中人的迷茫困惑和难以适应。影片的故事、人物关系都不复杂,可以说是一个常见甚至有些俗套的爱情故事,而把这样一个普通的故事讲的如此不普通,导演的艺术功力可见一斑。首先贾樟柯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在电影行业工作多年,对于时代变迁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电影的拍摄媒介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这几十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部影片当中,导演使用到了很多种不同拍摄媒介的素材,DV、胶片、数码还有影片结尾的监控素材,不同媒介带来的影像质感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时代的具象感受、不同的时代氛围,也体现出贾樟柯导演对于摄影这一行为模式的变化背后承载的有关纪录和观看的社会权力、社会秩序变化的观察和思考。此外,电影展现了21世纪以来城市化带来的物理景观巨变和社会文化巨变,从晃晃荡荡的绿皮火车到高架上飞速驶过的高铁,从欧美摇滚乐到朗朗上口的国产流行音乐,从衰落的大同煤矿到建成的三峡大坝,对西方生活模式的学习模拟从抽雪茄喝红酒到打高尔夫摆家用健身器材,从打架斗狠的江湖秩序到现代法治社会规则等等,这诸多细节共同拼凑成这十几年间不断流动着的社会图景。其中最集中最鲜明地呈现人对这一切变化感到困惑的片段是巧巧出狱之后踏上寻找斌哥的旅程,由于五年的牢狱生活,让她同外界几乎完全隔绝,她甚至没有机会来慢慢感知变化的过程,影片在她寻找旧爱的过程中体现她出狱后对当时社会行为的不熟练、对社会规则的不熟悉、对社会危险的不敏感,因此被偷、被骗、被伤害,但她能够迅速地接受和学习,她是在精神上能够更快地适应和接受变化的人,因此她能坦坦荡荡地爱也能彻彻底底地放下,开始自己的生活,不耽于过去,而斌哥却不同,他更早出狱,看似他是更早接受了变化的人,但实际上他才是那个在精神上始终沉溺在过去辉煌中不愿面对现实的人。如贾樟柯所说,“日新月异中总有落下的角落和人”,影片同时反思着社会结构和个体本身,不做简单的归因才让影片的思想性更加深刻。(编辑:许雨婵)
2017年
嘉年华
音效
/
导演:
文晏
/
主演:
文淇
/
周美君
/
史可
/
耿乐
/
刘威葳
/
王栎鑫
/
彭静
/
李梦男
/
蒋欣悦
/
预告播放
导赏:
2017年文晏导演的《嘉年华》以其细腻而自觉的女性视角,对人性幽微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探索,是兼具社会现实的冷峻思考和艺术化的个人表达的情感佳作。《嘉年华》叙事沉稳,情节的推进和铺排稳健而有力,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蕴藏着主题所独具的严肃性。影片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则简洁而精准,纪实风格的摄影冷静而克制,既不寡淡冗长,亦没有情绪的过度夸大和渲染,而是使观众更好地体悟事件本身所带有的沉静与悲哀力量,灰暗偏冷的色调压抑而沉闷,逼仄的空间和黯淡的光线正如同小米和小文的生存处境;海边广场上梦露雕像的隐喻则意味深长;小文和小新两个久违的好友在游乐园的巨大喇叭处快乐地呐喊,父母却在商谈中被迫对现实利益屈服,两个女孩在现实社会的失语状态以别样的方式得到了宣泄,这样的对比残酷却有力。导演文晏以其独特而细腻的女性视角,深入而精准地捕捉了不同年龄女性遭受的生存挤压、潜在的威胁与暴力,深入到女性内心,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女性真实的生存境地和复杂心绪。《嘉年华》塑造的女孩是早熟的:小文的悲惨遭遇折射了家庭的冷漠与关爱的缺失,母亲的神经质与粗暴对待,父亲的责任缺失与置之不理都使她在成长过程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小米则是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少女,被社会边缘化的她渺小而脆弱,而她对成年世界的畅想与期待、对美的天然渴望也因此分外动人而真实。她们都过早见识到成人世界的冷漠,更遭受了社会的排斥与规训。影片中女性之间坚实而深厚的友谊动人而深刻,莉莉姐是小米冰冷世界中唯一的慰藉,也是她对美和成人世界的最初启蒙,相依相偎、亲密无间,她遭受的折磨和如浮萍般的命运是群体的深刻写照;郝律师善良而具有无私大爱,十六年的坚守不仅是职责所在维护正义,更是同为女性的悲悯。影片虽名为“嘉年华”,家却对少女们而言不再是温暖的港湾,嘉年华未必是场狂欢,而是一场残酷的历练和漫长的成长之痛。无论是身份之难、生存之难,影片都深刻揭示了未成年人面对的危险和诱惑,现实社会尤其是成人世界法则的残酷与黑暗,女性所承受的暴力与冷漠和无助境地。然而在冷峻的视角之下,导演文晏仍留存了人性的善意与希望所在,小文怀抱金鱼、录海给伙伴听,她仍抱有对亲情的渴望和友情的美好的向往;小米换上纯洁而美丽的白裙,终于实现了自由,身旁路过拆除的梦露雕像,也象征着她追随着心中的善与美而去,这既是一次出逃,更是一次伟大的觉醒。(编辑:刘若能)
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
其他
/
导演:
速达
/
预告播放
导赏:
《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是《大耳朵图图》系列的第一部大电影,影片讲述了图图一家在小小厨神大赛夺冠后,遭遇陷害,触发了一场与亲朋好友的信任危机,为了化解困局,图图一家与坏人斗智斗勇并找到生活真谛的故事。电影延续了《大耳朵图图》电视系列片中的教育观、价值观,无论是成长的烦恼还是望子成龙的焦虑,观众都能在该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影片中图图在比赛中靠自己独特的方式出奇制胜,取得胜利。以及被陷害后一家人逐渐明白彼此陪伴的美好。影片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一起观看的同时也可以引发共鸣。在电影中获得启发,如何更好处理亲子关系的相处之道,营造幸福健康的家庭氛围。在动画场景制作方面,影片沿用了传统手绘的同时,在一些复杂的人物动作中采用了真人表演作为参考进行制作,使影片的动画角色更加的活灵活现,贴近真实生活。影片的整体画风绚丽多彩,每一帧画面都接近真实,其中遭受娱乐风波的手机画面,以及东华明珠等场景的绘制使故事十分接地气。在影片开头,关于图图妈的梦境画面,采用了与中国民间艺术相结合,无论是图图爸妈以及周边人物的扮相,还是场景设置,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与底蕴。图图的孙悟空扮相,也是对大闹天宫的致敬。与此同时,该影片也同时发布了粤语和沪语配音的两个版本,使影片更加具有地方特色,使人物情节更加明快,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大耳朵图图》历经10年完成剧集到电影的转变,传递欢乐与人生道理的同时,也带给观众们更多惊喜。(编辑:王晶)
反转人生
录音
/
导演:
伍仕贤
/
主演:
夏雨
/
闫妮
/
潘斌龙
/
宋茜
/
宁静
/
吴彦祖
/
包贝尔
/
吴大维
/
田雷
/
英达
/
预告播放
导赏:
被誉为“中国最有号召力的年轻导演之一”的伍仕贤拥有自己独特的导演风格,虽然《反转人生》和《独自等待》都是喜剧,但其中的独特的喜剧元素却不单单只是让观众开怀一笑,还蕴含了对于现实社会讽刺与批判。电影《反转人生》运用好莱坞喜剧形式,融入了中国本土神话故事,结合的很接地气,脑洞大开创意十足。导演一改往日喜剧爱情电影遵循情节叙事单一俗套的路线,凭借意料之外的情节架构,延续了精彩的叙事风格。此外,《反转人生》利用生活中被忽略的笑点,塑造喜剧的主题和内涵,让观众再次观看时,仍能找出电影中隐藏的番外和亮点,趣味十足。电影上映期间,在四大售票平台获得喜剧或奇幻类型中观众口碑排名第一的成绩,可见该片的不俗影响。《反转人生》延续着伍仕贤导演一贯的直接叙事方法,讲述了一位土地婆婆如何帮助主人公马奋斗真正的认识自己,勇敢的追求爱情的故事。虽然与《独自等待》都是喜剧爱情电影,但《反转人生》加入了科幻元素,导演似乎打定主意,要让这次的梦做的更加梦幻一些。导演编织的梦里马奋斗慢慢被推至一个人生的巅峰,然后猛然抛向他一个俗套但却非常现实的问题:面包与爱情你选择哪个?事实上,土地婆帮马奋斗实现的19个愿望并不是电影的所要表达的重点,它只是梦想对现实的催化剂,人生的目的真的只是想要实现自己曾经许下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吗?导演除了在叙事方法和人物建构上下功夫之外,对细节的描述也非常仔细。在《反转人生》中,导演非常注重“反”字的描绘,反规则,反心理,反常态。而导演描述最细腻的地方便是在“反心理”上,它没有像那十九个愿望一样一一拿出来描绘,而是像针线一般,将它们都穿了起来。也在当下的电影热潮中《反转人生》的主题并不十分新颖,但确实是导演的良苦用心,使得《反转人生》继《独自等待》十二年后再现。某种程度上说,《反转人生》是《独自等待》的冷眼乐观精神的延续,两个主人公在某些特质上一致,似乎导演想表达的不仅仅只是马奋斗的人生反转,还是陈文的反转或者是导演本身的一次反转。(编辑:赵敏)
2015年
山河故人
录音
/
音效
/
音乐
/
导演:
贾樟柯
/
主演:
赵涛
/
张艾嘉
/
张译
/
董子健
/
刘陆
/
梁景东
/
荣梓杉
/
马修·拉克劳
/
梁永浩
/
原文倩
/
播放正片
导赏:
以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时代巨变下,人与故乡、人与人之间的深刻情感联系。
2014年
忘了去懂你
音效
/
导演:
权聆
/
主演:
陶虹
/
郭晓冬
/
王紫逸
/
张一白
/
李小晶
/
播放正片
导赏:
《忘了去懂你》聚焦于小镇夫妻陈雪松与蔡伟航的生活,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涌动,将现代婚姻中的种种问题与人性的复杂多面撕开,呈现于观众眼前。影片开始略显破败、嘈杂的小镇场景便如实地映照出主人公们平凡而质朴的生活底色。陈雪松经营着一家小超市,蔡伟航则是一名普通木匠,二人的家庭空间狭小局促,夫妻二人挤在一张不大的床上,而且长期是女儿睡在中间,陈旧的装饰与杂乱的陈设在无声地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琐碎,夫妻二人间的交流只剩下了争吵、抱怨和猜忌这几种形式,曾经的爱意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逐渐褪色,直至消失殆尽,这种情感上的疏离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在生活的重压与对彼此的不理解中慢慢滋生。影片中男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在现代很典型,蔡伟航在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的双重压力下,不辞辛劳地工作,努力在社会底层挣扎求存,但他内心深处的大男子主义和自卑感却如恶魔般缠绕着他,内心的自卑与不安让他变得敏感多疑,一次又一次对妻子施暴;而陈雪松在努力操持家庭的同时,也渴望得到丈夫的关爱与尊重,然而她的刚强的性格没有办法满足丈夫作为一家之主的尊严,她渴望与丈夫进行平等的沟通,渴望得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也始终无法如愿,她只能在与吴彦君的感情中寻求慰藉,却又因无法摆脱道德和家庭责任的枷锁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之中。这不仅仅是对一段失败婚姻的简单呈现,更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对现代性亲密的探讨,现代社会中物质水平的天花板越来越高,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却渐渐忽略了身边的人,忽略了对情感的呵护和对他人的理解,夫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隔阂越来越宽,信任也渐渐瓦解,如果没有爱,那家何以称之为家。(编辑:许雨婵)
白日焰火
音效
/
导演:
刁亦男
/
主演:
廖凡
/
桂纶镁
/
王学兵
/
王景春
/
余皑磊
/
倪景阳
/
李彩霞
/
常凯宁
/
李克伟
/
类型:
犯罪
/
悬疑
/
爱情
/
黑色电影
/
导赏:
在商业与艺术之间,许多电影往往难以找到平衡点。《白日焰火》却成功地打破了这一困境,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在艺术层面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斩获了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白日焰火》在侦探推理片的框架下,巧妙地融入了心理、悬疑、警匪、情色以及黑色电影等多种类型或亚类型。和亨弗莱·鲍嘉主演的教材级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一样,《白日焰火》也塑造了一个冰冷不安、薄情寡义的世界,它们的男主人公都是失意、孤独的侦探,想要通过查明真相寻回勇气,身肩为老搭档寻仇的重任;它们的女主人公都是满口谎言的蛇蝎美人,为求自保不惜出卖、利用乃至杀害所有人,然而又都有着说不出的苦衷;最后,无论是鲍嘉还是本片廖凡饰演的主人公力,都陷入了与蛇蝎美人的情感泥沼。影片对心理现实和情感结构的呈现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廖凡和桂纶镁的精湛演技,为影片中的角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呈现了人性的本真状态,使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强烈共鸣。导演刁亦男融合了生活化纪实性风格与表现主义艺术风格,让影片在视听上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电影片名与影片收尾处冰天雪地中大白日下绽放的焰火深刻呼应,它既是一种颇具荒诞感的情绪宣泄,亦是对男女主人公破碎心灵的救赎。虽然一个悬案的破解值得欢悦,但在那颠倒白日黑夜的绽放中,却隐含着说不清的人生苦楚。更加引人关注的是,《白日焰火》作为一部带有强烈类型倾向的作者电影激活了文艺片电影市场,取得了超一亿元票房的可喜成绩。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认为,《白日焰火》促成了电影市场的升级,改善了市场的一元化格局,实现了电影市场的多样化转型,是中国电影十几年产业化改革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