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娟

有片源
2001年
导赏: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呼我》以通讯工具对现代人们生活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几位主人公的遭遇,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在北京打拼的青年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遭遇。正如《呼我》中所提到的,“呼我”是寻呼机用户在相互沟通留言时的常用语,多出现在留言后期待回复的对话情景中。以此作为影片名,凸显出主创人员对现代人之间沟通方式的关注。在故事中,导演设置了花店打工仔、寻呼台女报务员、曾以卖血为生的青年三条故事线,通过对他们北漂生活和追逐梦想过程的刻画,将二十一世纪初打工者的辛酸呈现了出来。影片以“天”为单位对三条故事线进行平行叙事。花店打工仔在送花过程中无意间卷入女青年的生活、报务员在接线过程中了解到用户的个人心事、曾以卖血为生的青年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后一直找寻输血人的名单。他们的生活都通过寻呼机有了新的变化。寻呼机作为沟通交流的载体,通过对用户、寻呼台工作人员的刻画再现了这种已经退出使用的通讯工具的运行流程,使其成为了少数完整呈现寻呼台工作的影视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呼我》的摄影师是曹郁,他在之后通过与导演陆川的合作为业内所熟知。曹郁在这部作品中,以纪实手法再现了北漂青年的生活瞬间,一些近距离跟拍的画面十分出色也为他后续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影片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花店打工仔在对方拒收鲜花后偷走桌上的皮包等行为已经触犯的法律,皮包中的寻呼机成为他了解他人生活的窗口,有一种强行和寻呼机产生关联的观感。此外,演员张大礼的相声表演段落过多,弱化了寻呼台女报务员的表演。(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