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扬

2024年
导赏:《二郎神之深海蛟龙》在视觉表现上可谓震撼,传统国画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两相融合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美轮美奂的神话世界,海底世界的营造细腻逼真不失壮丽恢弘,海水脉脉流动、波光粼粼,细腻而富有层次的光影犹如中国传统水墨氤氲所带来的意境之美;战斗与施法场景上既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武术的招式,华丽的特效如交错的金色光芒、奔腾的水花等都为其增添了临场感,令人沉浸在奇幻、深邃、神秘的海底世界之中。 《二郎神之深海蛟龙》通过多维度的角色塑造传递了对善恶、命运、牺牲等价值的探讨。二郎神的角色既是对古老神话中他超凡脱俗、骁勇善战的事迹传说与形象设定的一张传承,而他对小蛟龙的温柔守护、难掩的内心挣扎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性格刻画使他的性格更为立体生动,外表英武、内心柔软,神性与人性兼具,成长脉络更为复杂,观众对于二郎神这一角色的情感认同也愈发深刻。小蛟龙这一独立而又充满矛盾的角色承载着二郎神的情感寄托,也让观众深切思考每种生命都值得受到尊重。影片以二郎神的英雄之旅和自我救赎作为故事内核,杨戬的深海探险不仅是应对蛟魔王企图复苏、威胁四海和平的一次战斗,更是对于内心困惑与执念的一次克服与成长,英雄并非生来完美,杨戬历经内心的挣扎与灵魂的洗礼,征服外在邪恶的同时,也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与弱点,他不甘命运的安排,在一次次的挑战和冒险之下领悟了责任的真谛,实现了自身的超越。《二郎神之深海蛟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一种接续与传承,所体现的无私、正义、牺牲等正向精神观念更是在当下社会的一次有力弘扬。(编辑:刘若能)
导赏:导演徐瀚与阿狸的羁绊始于一场青涩的青春悸动。徐瀚坦言,阿狸的诞生“源于对纯粹情感的渴望”,这种初心贯穿了电影创作始终。徐瀚导演拒绝迎合市场潮流,坚持以“温暖与陪伴”为核心,通过阿狸与盲女童童的跨物种友谊,探讨“纯真”与“治愈”的普世价值。在电影《阿狸》中,导演徐瀚打破了“低幼化”叙事窠臼,构建了“儿童看冒险,成人品隐喻”的多层文本。影片中“采梦英雄”的成长线,既是对孩子勇气教育的启蒙,也是对成年人“找回初心”的隐喻。童话不能实现所有愿望,但能让人永怀向往美好的心。这种“不完美的圆满”,与阿狸从“废柴”到英雄的蜕变形成互文,揭示“成长不是消除缺陷,而是学会与自我和解”的哲学命题。作为首部聚焦“现代童话”的国产动画,《阿狸》在视觉语言上大胆创新。徐瀚将道教哲学融入场景设计:云海天街的光影流转暗合“天人合一”,而“梦气球”星环则以敦煌壁画色彩为灵感,构建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科幻感的异想世界。声音设计上,盲女童童用听觉感知色彩的设定,通过环境音效的层次化处理,实现了“通感美学”的突破。邓紫棋演唱的主题曲《突然之间》,更以旋律的情绪张力强化了“治愈系”基调。徐瀚在导演处女作中展现出鲜明的作者性。他拒绝神话改编的捷径,坚持用原创故事证明“中国也能产出世界级童话”。这种“以匠人精神守护IP生命力”的态度,体现在每一帧画面中——无论是阿狸拥抱时被刻意保留的笨拙感,还是片尾彩蛋中跳出银幕与观众互动的小狐狸,都是对初心的浪漫坚守。(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