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荷芝

Hezhi Yan

1991年
导赏:《月随人归》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张汉元带着假妻子回乡探亲的情节,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交织在一起。吴贻弓作为中国第四代电影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在《月随人归》中,吴贻弓继续保持了他散文化的风格与艺术创作个性,通过细腻温婉的镜头语言,一如既往地在纷乱现实中挖掘美好人性,在艺术文本中净化现实人心,以一种相对平和宽容的态度审视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裂变。中回大陆探亲的儿子张汉元为宽慰父母,才与寡妇区玉芬假扮夫妻。他的谎言使得自己、昔日恋人林梦芸、今日假妻区玉芬都陷入到情感的迷局中,但两位女性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情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丝毫没有爱情的自私和狭隘!导演在片中精心设计了二十多个各式各样的月亮镜头,用以营造意境氛围。这些月亮镜头不仅大小有别,色彩各异,更成为贯穿全片的情绪链,通过视觉节奏与韵律的创造,构建出一种浪漫咏叹的基调,达到银幕散文诗的审美意图。月亮作为影片的重要意象,始终挂在天上伴在人物左右,象征着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命运变迁。电影片名出自李白田园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开头四句是“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显然,吴贻弓导演是期望在“月随人归”时分,返顾人生漫长的历程,体验其中思绪万千却无法言尽的“苍苍翠微”。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影片所传递的温情与诗意,更能够从中汲取到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