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俊涛

2025年
导赏:贾冰首次执导的电影《假爸爸》,这不仅是他从喜剧演员到导演的跨界尝试,更是一部融合荒诞幽默与家庭温情的作品。影片通过“假爸爸”这一核心设定,探讨了父子关系、身份认同与追梦勇气等深刻主题,展现了贾冰作为导演的艺术野心与叙事技巧。作为导演第一部长片电影作品,《假爸爸》承载了贾冰对艺术的全面探索。他身兼导演、主演甚至剧组“厨师”三重身份,这种多重角色的切换既体现了他对创作的投入,也暗示了影片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平衡尝试。从《欢乐喜剧人》舞台到电影导演的转型,贾冰试图通过这部作品突破传统喜剧的框架,将个人表演风格融入电影语言。例如,片中主角假装“成功人士”的荒诞情节,既延续了他擅长的夸张肢体幽默,又通过细腻的情感转折赋予角色立体性。影片采用“误会—冲突—和解”的经典叙事框架,但通过两条情感线的交织实现了创新。一条是杨浩良(贾冰 饰)与儿子杨十月(尹正 饰)因梦想压制产生的代际矛盾;另一条是王春生(贾冰 分饰)假扮父亲以解决现实困境的荒诞设定。两条线索在“真假父亲”的错位中碰撞,既制造了密集的笑点,也通过角色互动逐步揭示传统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影片的核心命题直指东亚家庭中常见的“父权压制”现象。杨浩良以“为你好”之名扼杀儿子的音乐梦想,而王春生的“假父爱”反而成为打破隔阂的钥匙。这种身份倒置的设定,既是对传统父子关系的戏谑解构,也通过角色蜕变传递出家庭关系的本质——爱需以理解与尊重为前提。尽管影片在主题表达上获得“用幽默触碰亲情底线”的赞誉,但也有观众认为部分情节存在“小品味过浓”的争议,如过度依赖身份错位制造笑料,可能削弱了情感深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贾冰通过这部作品实现了从段子式喜剧到结构性叙事的跨越。其将东北地域幽默与普世家庭议题结合的手法,为国产喜剧电影提供了新范式。(编辑:婧怡)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