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文

Moby Kwok

2024年
导赏:《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作为一部幕后纪录片,将中国科幻电影史上深具标志性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推入全新的阐释维度。影片以“元电影”视角解构《流浪地球2》的创作历程,通过数月的跟拍,记录《流浪地球2》从剧本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完整工业流程,借由科幻文本的再诠释,呈示了《流浪地球2》剧组是如何从银幕到现实——将科幻片做成“未来的历史”。本片将《流浪地球2》的制作逐一拆解,以人物采访、片场实拍,电影原片相互融合,追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和历史轨迹,复归到中国科幻的发展现状和阶段探索。影片展示了大量的分镜手稿和previz(动画预演),呈现了虚拟拍摄技术提供的动态效果,形成视觉化的剧本;摄影部门使用先进设备泰坦时遇到的零件组装、软件参数、实际拍摄各方面的困难,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工作,展现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铺路的决心,实现了技术的积累。影片同时纪录了郭帆是如何通过美术指导进行可视化设计,以其在造型呈现上独到的判断力和团队的配合,使《流浪地球2》在工业设计和创意美学层面缔造了标志性的视觉效果。UEG基地中大量的场景、道具、车辆、衣物等以白色为主色调,取得了非凡的荧幕体验。视觉特效,电影配乐、声音设计上的审美沿袭与突破亦一一呈现。在“重工业电影”的标签下,《流浪地球2》的制作流程、拍摄过程和面临的技术挑战被具象化为震撼的视觉档案。《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深刻纪录了《流浪地球2》是如何将工业技术应用于电影生产,极大提升效率,建立一个真实的、可信的“未来的世界”。电影道具以工业生产和开发的逻辑去生产制作,如门框机器人的灵感来源与形象设计、重型外骨骼的开发更新迭代,MMU航天员机动装置、电磁肌肉手臂的制作等,代表了电影工业化进程路径。影片阐释了“流浪地球”世界观的架构和社会形态、自然科学、技术演进方向,以及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所要表达的“残酷底色之下的人的担当和牺牲”和对“超越生物本能的人类精神”的深切讴歌,《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以特有的姿态呈现了中国科幻电影是如何“想象未来”,正如郭帆导演在片中所说:“想象力很重要,因为想象力我们仰望星空,我们会向往大海,我们开始想象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