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有片源
2006年
生死托付
生死托付

演员(饰 护士长)/

导演:高峰/
播放正片
导赏:电影《生死托付》是一部基于广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杰出共产党员王玲博士真实事迹改编的力作,植根于现实土壤,该片被广州市文化局郑重纳入当年度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影片的灵魂聚焦于李医生这一角色的塑造,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以一系列细腻入微的情节设计,展现了李医生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贡献,以及她在医疗与经济双重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在孩子们心中,她是温暖的“李妈妈”;在康复者的记忆里,她是那份不忘初心的感恩之源,即便是多年后,仍有人手捧录取通知书,只为向她表达最深的谢意;即便是身为记者的病人,也被她的品格深深触动,默默执笔,为她撰写下名医的赞歌。 李医生的形象,摒弃了传统医疗剧中的“英雄式”医生形象,转而以更加贴近生活的姿态,展现了医者平凡中的伟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医患关系,她以一颗平和而坚定的心,将每一位病人视为至亲,倾尽全力治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深刻内涵。影片并未过分渲染其医术的精湛,而是用大量细节表现她的无私的爱心、超乎常人的耐心,以及那份对生命无尽的尊重与敬畏,这些品质让她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深深信赖与无尽敬仰。《生死托付》以质朴无华的镜头语言,捕捉了医生与病人之间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温情足以让观众在平凡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不平凡的力量。影片李玲医生的扮演者刘佳以极度细腻的情感刻画让影片有了医疗行业纪录片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来源于对王玲医生真实事迹的忠实再现,也来源于每一位医者对病人的负责、温暖与关怀。(编辑:婧怡)
1995年
导赏:《谈情说爱》这部影片创新性地使用了三段式的结构,三个关于“爱”和“情”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章,同时又以人物的“巧合”将三个部分相互关联,达成统一。有关影片的结构,李欣导演说:“6年前我拍的《谈情说爱》是中国最早三段式的电影,这部片子与《花眼》有很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我从6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一类型的电影了。”这是一部在当时艺术表现手法比较前卫的电影,也凭借此拿到了第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状块化的故事结构、大胆的跳切、大量的特写镜头、现实情境与非现实情境同时在同一空间呈现等等表现形式在90年代都是少有的,并且这种形式又与上海这座城市的都市现代性高度契合,成为讲述都市爱情故事的特有语言。影片大量使用了视觉意象来暗示人物心境,这种以细节推动剧情、不刻意赋予明确含义的形式,体现了导演对现代审美情趣的精准把握,避免了过于直白的叙事,让观众的想象在观影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解读中来,增强影片艺术感染力。电影的剧情围绕着几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都市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展开,几个角色的塑造都比较典型,共同构成了一副比较完整的都市青年图鉴,阿荣的侠义与迷茫,阿敏的神秘与决绝,文山的优柔寡断,尤格里里的成熟忧郁,还有小津的天真烂漫。也因此,《谈情说爱》探讨的主题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关于人生不同境遇中人的感受,还有关现实与梦想、家庭与责任、人格完善与成长等诸多议题。影片向我们展示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却是人生中无比美好的一部分,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情感的价值。而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重新考量爱情是什么以及爱情之于自己的意义。(编辑:许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