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徐晓明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09年
大河
音乐
/
导演:
高峰
/
主演:
李乃文
/
伊斯拉木江·瓦力斯
/
赵毅
/
山鹰
/
奥丽娅
/
阿依古扎丽·阿不都瓦依提
/
袁琛
/
吾守尔·赛来
/
胡尔西德·吐尔地
/
库尔班江·吐尔达洪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大河》作为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两代水利工作者与新疆塔里木河的命运起伏与情感纠葛,将50年代历史叙事与90年代现实叙事相互交织,表现塔里木河半个多世纪的变迁,通过对比两个时代的不同风貌和人物命运,深刻揭示了历史背景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建设新疆,陈大河等父辈为了抵御“桃花水”的侵袭而满怀热情与信念建造水库;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用青春和生命修筑的大坝在历史的车轮中渐渐褪色,成了导致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恶化的毒瘤,陈南疆等人为了保障塔里木河的生态,必须要炸毁堤坝,于是形成了上一代“筑坝”和下一代“毁坝”完全相反的行为动作,而这样的选择实则是出于历史的变迁,个体的生命在历史的裂隙当中经受着锤炼。影片在呈现两个时期的叙事线时,着重表现了50年代的历史叙事,突出陈大河与冬尼娅之间的跨国恋,以中苏关系破裂作为历史背景,透过治理塔里木河的历史曲折与进程,展现人物之间传奇性的爱恋,突显出了时代特征和历史厚度,巧妙地表述了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更通过刻画苏联专家安东诺夫的良知觉醒和冬尼娅与陈大河的并肩作战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跨越了国度界限。在90年代的叙事线中主要展现陈南疆与贝尔娜的亲情线,重在表现两人重走塔里木河古河道,寻找父亲走过的足迹,最终得以理解父辈们的艰难困顿与激情岁月,通过子辈对父辈的使命传承,体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精神延续与精神传递,随着岁月变迁始终秉持着对塔里木河的热爱。影片通过建造水库与摧毁水库两个历史时期的相反事件,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塔里木河作为一条移动的河流,它既可以带来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也能成为使生态环境恶化的毒瘤,呈现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失衡后果。同时塔里木河又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它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滋养着大地和生灵,河水的流淌寓示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使之人类与河流之间形成生命的连接,带来美好的亲切感。(编辑:州文)
2004年
美丽家园
音乐
/
导演:
高峰
/
苏磊
/
主演:
阿力木江·吐尔斯拜克
/
达列力汗·哈德尔
/
马尔江·巴依吐肯
/
热娜·巴合提
/
类型:
剧情
/
导赏:
《美丽家园》是一部优秀的民族题材电影,影片以新疆哈萨克族草原游牧生活及其独特的文化心理为主题,借助主人公阿曼泰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讲述了游牧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主人公在面对冲突时内心的纠结和挣扎。片中,获得过刁羊比赛冠军的哈萨克青年阿曼泰和姑娘玛依那两情相悦,但婚姻大事却被父亲否定。坚守传统的父亲认为他应该娶已经失去丈夫的嫂子加娜为妻,这样既可以保持家庭的完整,又是象征性的报答她这么多年的辛劳付出。但已经接受现代思想的阿曼泰无法理解父亲的苦心,只得为了心上人离开家乡前往城市生活。《美丽家园》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了年轻一代的哈萨克青年勇于打破传统追求自由恋爱的感情历程,以及父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差异,在鼓励年轻人们打破“枷锁”移风易俗的同时,也对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予以介绍和展示,增进了不同民族观众之间的了解和交融。和许多涉及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相同,片中有大量壮美景观画面,这也成为观众了解新疆的窗口,激发了大家对哈萨克族所在地的好奇心。在发行放映领域,《美丽家园》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首映礼更是标志着这部电影已经成为进入中亚地区院线的中国新疆本土电影的里程碑。天山电影制片厂成功的“走向海外市场”,将影片代理发行权、电视转播权和音像制品销售权出售国外,使这部作品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桥梁,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人创作的哈萨克族题材电影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编辑:方舟)
1996年
男婚女嫁
音乐
/
导演:
于向远
/
主演:
于月仙
/
村里
/
吕启凤
/
戈治均
/
冀福记
/
李威
/
吴珏瑾
/
钱龄
/
张学松
/
靳志刚
/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导赏:
在改革开放浪潮席卷中国农村的背景下,《男婚女嫁》以其轻快的叙事节奏、鲜活的农民群像与辛辣却不失温情的现实关照,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北方农村婚恋图景。这部影片既是一部扎根土地的乡土喜剧,更是一面映照时代进程的明镜,通过一场“凑数”的集体婚礼,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碰撞、个体与集体博弈的多重命题,令人笑中带泪,回味无穷。作为一部轻喜剧,《男婚女嫁》以夸张却不失真实的戏剧冲突制造笑料:干部为政绩强凑婚礼、青年男女被迫“假结婚”、马难缠碰瓷却找到了未见面的准女婿身上,无不充满黑色幽默的讽刺意味。导演擅长使用反差手法打造喜剧色彩,如马副乡长在前高呼“支持老年人恋爱自由”,转身却发现新婚母亲时的错愕表情,制造了喜剧高潮,同时意蕴深刻。影片的幽默并非廉价笑料,而是扎根于农民特有的生存智慧。在嬉笑怒骂的表象下,影片始终以细腻的观察与深厚的人文情怀关注着农民,流淌着对农民群体的深切共情。荷花村先富带后富,一笑泯恩仇的慷慨,彰显对时代和政策的呼应与中国人民的淳朴善良;马母冲破世俗桎梏追求黄昏恋,亦颠覆了“老人无需爱情”的刻板印象。这些充满人性温度的时刻,让影片超越简单的喜剧类型,升华为对乡土中国精神家园的深情凝望。《男婚女嫁》既是一部让人捧腹的乡村喜剧,更是一卷记录社会转型的影像志。将个人命运嵌入时代洪流的叙事模式使影片在笑声中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解码中国农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