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有片源
2000年
导赏:该片避开了对战争大场面的正面渲染,以独特的视角从侧面描绘战争中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生命的礼赞。气势磅礴,场面悲壮。该片描写女性在特殊生理阶段的感情和性格,在中国电影史上似乎还是第一部。婴儿在炮火中诞生、生命在硝烟中永恒。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壮美诗篇……在中国电影史上,以女性为题材的电影不算少了,然而,描写女性在特殊生理阶段的感情和性格的影片,《走出硝烟的女神》似乎还是第一部。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走出硝烟的女神》偏偏把镜头对准了一群战争中的女人,一群特殊的女人。作为军人,这些女人和男性同样坚强,同样勇敢;而作为身怀六甲的孕妇,这些女人又多了一丝母亲的柔情。影片把故事背景放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解放战争中,而又没有从正面去表现战争。导演独辟蹊跷,选取崭新的视角,通过对陈大曼、刘雪鸣、潘二嫂等几位女战士和郑强、徐松等保卫者形象的塑造,著力展现了片中人物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表现了人性的永恒主题。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着孕妇队在行军转移过程中,不断遇险、不断突围而展开……婴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烈士们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这无疑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是一首动人心魄的生命交响乐,这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献给母亲的歌。
1995年
导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张艺谋导演早期对商业片领域的一次尝试。影片将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这个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其繁华背后的黑暗与混乱,为影片提供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叙事空间。影片通过黑帮内部的残酷厮杀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同时巧妙融入偷情、活埋等黑帮题材中常见的元素,以及隐而不显的权力争夺,构建了一个黑帮片的故事框架。影片的核心人物——小金宝(由巩俐饰演),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角色。她身处社会底层,以出卖色相为生,遭受着种种侮辱与不公,但在这看似无望的命运之下,她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对善良与真情的渴望。巩俐的精湛演技,将小金宝这一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当她得知自己深爱的男人竟要置她于死地时,一系列情绪变化通过巩俐细腻的表情得以完美呈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在艺术探索、人物塑造、视觉美学以及文化反思等方面所展现出了很高的价值。影片整体采用灰暗色调,配以大量逆光拍摄,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与主人公水生内心的恐惧与不安相呼应,强化了影片的悲剧色彩。灰暗的色调是对繁华大都市阴暗面的直观反映,也是对人性的隐喻。影片中偶尔出现的红色元素,如舞厅里闪烁的霓虹灯、小金宝身上的红裙,则在视觉上形成鲜明对比,既象征着社会中的浮华与腐朽,也预示着血腥与暴力的即将爆发,这种色彩运用上的二元对立,加深了影片的层次感和象征意义。影片在叙事空间上也巧妙构建了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一方面,是繁华而腐败的上海都市,它代表着现代文明与传统道德的碰撞,是权力、欲望与罪恶的温床;另一方面,则是影片结尾处出现的宁静乡村,那里似乎是小金宝心灵深处对安宁与纯朴生活的向往。(编辑:婧怡)
1994年
导赏: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人民警察彭宝林严于律己、爱护群众,并不畏艰险地与黑社会头目进行斗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可爱又可敬的当代人民警察形象,既是一部英模题材影片,也是一部弘扬正义、传递真善美的影片。该片的主题主要围绕着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展开,以彭宝林为代表的公安民警象征着正义和法律的力量,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以区耀煌为首的黑社会势力象征着邪恶与社会阴暗面,严重威胁着治安和谐与人民安全,这种正义与邪恶两者之间的对抗,构成了影片的主要戏剧冲突与张力,并通过线性叙事的方式让冲突逐渐升级,强化了二元对立的主题。影片将多种类型元素进行融合,在影片开头表现黑社会头目区耀煌逃逸片段和结尾部分区耀煌与彭宝林相互对峙的片段时,导演王薇融入了警匪片类型风格元素,通过冷色调和暗色调的处理、人物面部特写镜头、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与剪辑节奏,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展现激战场景,呈现出暴力美学的视觉风格。而影片中的兄弟情谊和爱情元素展现了人物的侧面,彭宝林与战友陈志坚之间共进退的战友情、与叶金水之间惺惺相惜的兄弟情、与丁晓萍之间志趣相投的爱情,呈现出人物柔情的一面,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人民警察心中的柔软和坚韧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影片故事以当代社会为背景,其中区耀煌偷窃香港珠宝金行、开办歌舞厅等情节和片中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公共场景反映出当时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指出影片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中提及的惠阳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更是直指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然而经济活动的繁荣和利益的驱动带动了社会治安的动荡,从而映衬出法制建设的加强和人民警察的崇高精神,传递出浓烈的时代气息。(编辑: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