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云

Qiaoyun Liu

有片源
2015年
大唐女巡按
大唐女巡按

演员(饰 苏鸾仙)/

导演:韩志君/戴曙鸣/
类型:戏曲/
导赏:戏曲电影《大唐女巡按》是第30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获奖作品,并且是第一部荣获该奖项的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取材于中国民间关于大唐女杰谢瑶环的传说,陕西碗碗腔、河北梆子等多个剧种对此题材均有表现,而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对于故事的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剧情走向都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本片编导摒弃了传统戏剧中以谢瑶环爱情为主线的情节,转而集中笔墨呈现主人公拼死抗争皇亲国戚武三思和酷吏来俊臣等贪官污吏的义薄云天之举,以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情节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女巡按决心“斗奸佞,扫贪官,不除痈疽势不还”的气概,针砭了假丑恶的社会现象,伸张了正义,传达了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正能量。金鸡奖评委会对其的颁奖词为:“影片表现了主人公为国为民不计个人生死荣辱的品质,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表现历史廉政题材的优秀作品。”作为吉林省的地方汉族剧种,吉剧发端于1959年,其渊源是当时周恩来总理视察吉林,所作出“吉林要有自己的地方剧种”的指导。根据国家领导指示,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组织带领当地艺术家,以凝结了白山黑水间文化精华的东北二人转为母体,兼吸纳其他民间音乐唱腔和舞台的优点,将板式变化体和曲牌专调作为主要形式,创造出了吉剧这种独树一帜的曲艺类型。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吉剧故事片《桃李梅》,之后数十年间,吉林省相继产出《包公赔情》《燕青卖线》等戏曲电影作品。本片《大唐女巡按》是吉林省戏曲剧院牵头创作的“吉剧振兴工程”成果,是吉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为吉剧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编辑:曾奕琦)
2004年
导赏:本片是牛得草经典戏剧电影《七品芝麻官》的续作,由其弟子金不换,陈门传人田敏领衔主演。与前作相比,本片虽然还沿用了戏曲的场的结构,但是已经化解了舞台招式,更加电影化,唐成也成为一个电影感与戏曲性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金不换深刻而细腻地捕捉到了角色那浓厚的亲民色彩与平民情怀。他不仅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展现角色的机智与风趣,更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智慧、犀利的嘲讽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这种以小搏大、以下克上的设定,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喜剧元素,而金不换则通过其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表演技巧,将这些元素发挥到了极致,使得整个作品处理得既巧妙又深刻。导演李启民巧妙地将电影语言融入戏曲表演中,通过特写、两极镜头等电影拍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和表现力。特写镜头捕捉了唐成复杂多变的面部表情,尤其是小辫子的细微变化,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在保留豫剧传统唱腔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例如,将京剧、歌曲、伴唱等元素融入其中,既保留了戏曲的韵味,又增加了现代感和观赏性。电影制片人韩志君说,要使电影成为一座桥,沟通和广大人民的心灵交流,要让影院中有笑声、有哭声、有掌声。相比传统戏曲《唐知县审诰命》,本片在思想深度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它不仅展现了官员为民做主的主题,更强调了民众自我觉醒和自我救赎的重要性。下雪时唐成下跪的场景是全剧的情感高潮,漫天飞雪与唐成的深情跪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对比,不仅是对权力结构的反思,也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片尾唐成的“六个不能”更是对为官之道的精辟总结,它不仅仅是对官员行为的约束,更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这种思想深度的提升,使得影片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