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意志
韩新民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05年
一轮明月
演员(饰 倓虚法老)
/
导演:
陈家林
/
路奇
/
主演:
濮存昕
/
李建群
/
马书良
/
尹治
/
顾海滨
/
王诗槐
/
冯国强
/
胡光子
/
刘伟明
/
韩新民
/
播放正片
导赏:
《一轮明月》以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先驱,一代大德高僧弘一大师的生涯为轨迹,衍射出他的超俗灵魂和高尚情操。电影剧本改编自武华所著的同名长篇电影散文,不仅保留了原散文的精髓于情节构建之中,更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散文化的独特手法。主角之外,影片并未设置贯穿全片的次要人物,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角色群像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叙事气质。搭配如诗的视觉画面,在整体风格上更是呈现出一种淡然而悠远的散文质感。影片不仅仅聚焦于李叔同的人格、修行与智慧,更将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条鲜明的主线,自始至终贯穿。片中弘一法师虽已遁入空门,但心系家国,以高僧之姿,行爱国之举。不仅慷慨解囊为抗战捐款,还创作歌曲以鼓舞人心,更亲自组织担架队,亲赴前线救护伤员,身体力行地践行“念佛不忘救国”的崇高理念。著名演员濮存昕精准把握了角色的情感与行为尺度,甚至从佛家学问中汲取的深刻表演心得:生和灭、有和无的道理使他“体会到大师级的知识分子神情气质的特征,小处的不为所动,招之而来,挥之而去,不在乎的平和,大处的整理积累的过程,潜在的能量的聚积,进而达到分寸恰当的显现或者爆发激情,即刻又有自如的调整变化。”他将这种平和超然的精神境界融入表演中,“形神皆似”地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李叔同银幕形象。作为一部传记片,沪上求学、济世之途、东渡日本、辛亥革命、北洋军阀、遁入空门,李叔同生命中这些重要事件在片中得到了准确呈现,同时虚构的生活场景与细腻的情感故事非但未削弱其主题的深刻性,反而以生动鲜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传奇。这表明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赋予历史人物适度的创作自由与想象空间,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应有之义,也是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在保持其商业属性的同时,深化内涵、触动人心的关键所在。(编辑:明慧)
1987年
鼓书艺人
音乐
/
导演:
田壮壮
/
主演:
李雪健
/
谭明娣
/
朱旭
/
宫景华
/
陈青
/
樊佺利
/
黄宗洛
/
李婉芬
/
刘海青
/
莫歧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鼓书艺人》由田壮壮执导,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展现了唱大鼓书的艺人方宝庆一家在日军侵华期间的悲欢离合。电影展现了抗战时期文学创作向民众及民间艺术的贴近,通过改造民间艺术来传播抗日思想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影片成功描绘了以民间艺人为代表的广大民众精神面貌的深刻转变与重塑。秀莲,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少女,她不屑于与某些卖艺又卖身的艺人为伍,渴望真正的爱情与自由。随着成长,她愈发明确自己的追求,不愿再苟且卑微。然而在当时阴暗的社会环境中,盲目的欲望之流如潮水般向她涌来,不断地冲击着她的内心防线。随着大凤的出嫁,秀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同龄伙伴,而琴珠成为了她唯一能够倾诉心声的同龄姑娘。她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旧艺人少女的苦闷、忧郁、压抑、伤害与反抗、被背叛、失败直至新生。宝庆,一位有着高尚情操的鼓书艺人,他自傲于“我们是清白人家”,反对买卖人口,对秀莲更是怜爱有加,不仅因她身世可怜、才艺出众,更因她天真善良。他带着对亡国之痛的愤慨,颠沛流离至重庆,致力于用艺术为民族效劳,无论是演唱旧词还是新词,都倾注了满腔的爱国热情。在艺术上,他勇于探索,不断学习新技艺,展现出超越传统伦理道德的高尚品质。导演田壮壮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构图,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真实感和代入感的年代。影片中的镜头切换流畅自然,画面构图严谨而富有美感。京韵大鼓作为影片的重要元素,不仅贯穿始终,还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影片中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与剧情相得益彰。(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