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倩玫

2001年
导赏:学者戴锦华曾评价过黄建新:“如果说第五代创作的基本文化特征,是历史写作,或者说是重写历史,那么黄建新作为一个个例,则是一个踏实的时代之子。”自上世纪80年代中叶起,无论是《黑炮事件》的荒诞讽刺,还是《错位》的异化寓言,再到《轮回》的精神分析,以及《背靠背,脸对脸》的都市人情、《红灯停,绿灯行》的社会反思、《说出你的秘密》的心理剖析,直至《谁说我不在乎》的家庭情感纷争,黄建新通过荒诞幽默的作品,探索着民族文化心理对人的禁锢所造成的异化,运用象征化的叙事情节揭露人生命运的荒诞性,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被用调侃的调子娓娓道来,兼具着趣味性与生活质感。影片由女儿小文的视点牵引而展开,因此,为了体现出儿童鬼马精灵的特征,黄建新以孩子视角和想象的多变性处理影像造型语言风格,进行镜头的运动和结构的布排。他在影片中起用了动画,用以贴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女儿怀疑家里有小偷,全副武装的特警队招手即来,而现实不过是两个骑单车的民警,接着镜头就随孩子的想象转入了手枪子弹炸毁坦克的动画时空,饶有趣味。此外,在色彩的运用上,设置了橙黄色的家庭内景主调和亮黄色的房子等元素,这些温暖的色彩共同构建出一个洋溢着纯真乐趣、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进一步加深了影片的童趣氛围。中年危机是影片的一个核心主题。谢雨婷与顾明作为中年夫妻,面临着事业、家庭、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婚姻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逐渐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与浪漫,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平淡。这种变化不仅让夫妻之间产生了隔阂,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无奈。在寻找结婚证的过程中,谢雨婷与宋小玲不得不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与人生。除了中年危机,还揭示了社会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片中的女儿小文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对父母的婚姻起初持有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支持他们离婚寻找各自的幸福。然而,当真正面临父母离婚的可能性时,她内心的恐惧与无助却暴露无遗,最终试图用离家出走刺激父母,挽回家庭。到了影片最后,一家三口貌似重回生活正轨,画外音也响起了小文的声音:“日子好像回到了从前。真的又回到了从前吗?我不知道。”留给这个家庭的,仍是无尽的未知。(编辑:王梓苡)
1997年
黑眼睛
黑眼睛

演员(饰 于素)/

导演:陈国星/
类型:剧情/励志/运动/
导赏:《黑眼睛》是一部集体育励志与女性自立精神于一身的华语经典,由万方编剧,展现了盲人少女丁力华自强不息与追求自立的动人故事。这部影片不仅在题材上独树一帜,更在视听语言、演员演绎以及对残障人士生存细节的捕捉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丁力华虽为盲人,却并未因此而失去生活动力。她反抗被安排的婚姻,积极参与伤残人体育集训,展现了残疾人士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同时,影片中丁力华求学、参赛,并最终选择自学按摩独立生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现代女性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在视听语言方面,《黑眼睛》的摄影语言宁静而诗意,如同流水柔情,将盲人感知世界的特殊视角融入画面之中。雪后的清晨,丁力华轻轻擦去窗上的雾气,撞上雪松枝摇起的铃铛,所有细节都通过精致的镜头语言被放大,让观众仿佛通过她的触觉和听觉感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陶虹以其深邃敏锐又不失俏皮天真的表演将丁力华的勇气、独立、以及对爱的渴望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过目难忘。何冰在片中的演出也为角色增添了深度,将盲人少女在情感世界中的矛盾与选择刻画得异常真实。此外,导演用声音来结构影片,突出了盲人对外部世界的声音感觉及内心感受,例如丁力华触摸积雪、尝试乘坐电梯、咀嚼冰糖葫芦的场景,展现了盲人如何通过触感和听觉感知周围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些情景不仅体现了盲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也展示了他们如何乐观面对、积极适应这些挑战,让我们对盲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归根结底,《黑眼睛》作为华语电影中不多见的体育题材杰作,不仅孕含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其珍贵之处还在于导演以一个坚韧不拔的盲人少女为焦点,通过诗意的影像语言,细腻勾勒出她对平等尊严的渴望和对生活不减热爱的坚强心灵,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佳作。(编辑:王斯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