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达珍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00年
益西卓玛
演员(饰 达娃卓玛)
/
导演:
谢飞
/
主演:
巴桑
/
丹增卓嘎
/
拉琼
/
大旺堆
/
仁青顿珠
/
次仁多吉
/
群佩洛桑
/
达珍
/
扎西拉姆
/
周铁海
/
播放正片
导赏:
对西藏文化情有独钟的谢飞导演,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全部的了解与爱都放在了电影《益西卓玛》之中。这部创作于新旧世纪之交的电影,用虚拟的笔触真实地表现了西藏文化艺术之精华,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纯粹的西藏文化艺术片。作为谢飞导演较为后期的作品,《益西卓玛》的主旨内涵反映出导演在创作观念上的变化:从政治、社会反思向筑牢精神力量转向。影片表面上围绕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展开,却深刻蕴含着有关精神追求与世俗超越的主题。益西卓玛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可分别对应三种象征。加措代表着原始、野性的力量,他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具有强烈的男子气概,为益西带来浪漫的爱情与感性的释放。少爷贡萨则是强权与理性的象征,他拥有权力与地位,却也温文尔雅,懂得欣赏益西的美。在浪漫与理性的对撞下,出现了喇嘛桑秋,他是超越世俗的宗教精神的化身,为益西提供精神上的依靠。影片结尾四人重逢,过去的恩怨只是淡淡拂过,这代表着导演对人至上状态的追求——于感性与理性、欲望与法则的永恒矛盾之中寻求平衡。而益西从年少时对欲望的迷恋逐渐转向平淡的生活,最终在宗教的指引下与人生和解,也呈现出人从炼狱走向天堂的精神飞升之过程。在艺术表达上,影片有着诗化风格追求。除了一如既往地忠于纪实,影片运用了大量空镜头转场与意识流画面帮助益西的思绪回到过去。苍老的身体将老年益西禁锢在几个局限的空间之中,她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昏暗的室内。可随着镜头飞上蓝天捕捉云的踪影,贴近地面观赏吹动的草原,益西便重返年轻时代,和加措一起躺在草地上,和桑秋共抗飓风。谢飞导演最大程度地捕捉到了中国西藏地区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依赖共处的和谐状态。不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也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财富。(编辑:铠兰)
1999年
遥望查里拉
演员(饰 小焦)
/
导演:
王小列
/
主演:
李琳
/
孙敏
/
王威
/
周琦
/
仁青顿珠
/
达珍
/
格桑卓嘎
/
郑卫莉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遥望查里拉》是一部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片”,也是一部军事题材影片,从一位军人家属妻子的心路历程探讨藏区戍边战士与军人家属的生活与情感,导演在影片中不再表现艰苦的军旅生活,而是将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影片唯一的叙事主题,以“思恋之苦”贯穿全片,这思念之情既是戍边战士对遥远家乡妻儿的思念,也是安云对久未见面的丈夫的思念,长久地驻守在祖国边疆使得战士们均付出了舍弃小家的代价。而在安云的思恋之旅中,入藏之前决定与丈夫离婚的坚定信念通过在军营的所见所闻最终有了动摇,戍边战士与边关生死相依的行为改变了安云的初衷,带有“苦别”的思念之情转变成了离藏后的坚守“思恋”。影片通过安云入藏的旅途,不仅展现了沿途中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族习俗,同时通过一系列戍边将士守护人民、守护边疆的事迹、军人家属将丈夫的骨灰送回军营的举动讴歌了当代军人崇高的革命精神,不惧危险的军人们扎根边疆、忠于职守、勇于献身,军人家属的理解与包容,老战士与西藏的血脉相连,均体现一种人性崇高至上的大义精神。影片中安云的丈夫虽然没有出场,但她所见的无数个边疆战士都有她丈夫的身影,人物的缺席实则由集体精神进行补偿,形成一种映射。导演王小列以摄影师出身,继承了学院派摄影风格的规范和娴熟技巧,在《遥远的查里拉》影像风格中以散文诗的基调为主,画面中雄起的冰川和高峰,碧绿的高原湖泊,蓝天白云之下广袤的大地以及生活在这片草原上勤劳乐观的藏族人民,呈现出清新亮丽之感。影片中巍峨的雪山庄严而又肃穆,它们不仅是戍边战士的保护之所,也成为战士们精神的隐喻象征,既代表着战士们守护边疆屹立不倒、坚硬挺拔的英姿,又遥寄着思乡之情,此时雪山的形象和军人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同构性”,遥望查里拉即变成了遥望在边关的军人。(编辑: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