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奇

1998年
导赏:《上海纪事》拍摄于彭小莲导演的“上海三部曲”序列之前,它并没有被纳入“上海组曲”之中,但这部献给上海的电影情书实则是导演探寻故乡上海的开始。留学归国之后的导演对上海感觉到十分陌生,彼时的上海已发生了巨变,社会和文化氛围开始逐渐向西方现代化城市靠拢,故乡的上海正在逐渐消失。而《上海纪事》的创作使电影与现实相连,影片开头由刘琼饰演的老年郭绍白当看到上海外滩繁华的景象时,内心发出感慨“这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上海了,它变化得那么快,可我依然想在这里寻找我生活过的轨迹”,留洋背景的郭绍白是导演的化身,他的内心独白亦是导演的心声,她开始把找回上海曾经的历史与记忆当作自己的使命,在影片中详实地还原建国前夕的上海历史,将自我投射在主角郭绍白身上,使其成为历史的目击者与见证者。影片风格承袭了上海电影的海派文脉与现实传统,并将家族史融入电影书写。影片讲述了经营家族工业的李蕙蓉如何在认清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政局之下帮助解放军接管并整顿经济市场、稳定新政权的故事,勾勒出国民党“打老虎”、发行金圆券的罪恶图景,百姓的民不聊生与国民党投机倒把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力求使影片达到批判社会制度,揭露社会现实的效果。同时导演彭小莲以主角李蕙蓉为抓手,人物身上交织着革命与爱情两条叙事线,展现人物在事业、信仰与爱情冲突矛盾之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塑造的是一个具有自主意识和革命信仰的时代女性,这种革命信仰渐渐感染了采取中立态度的郭绍白,最终两人构成引领者与被引领者的关系,使得郭绍白认清了国民党与解放军的本质区别。影片采用现实与回忆的叙事结构,在现实片段中使用的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增加了对历史回忆的厚度,而让老上海电影人刘琼扮演老年郭绍白,从现代回望上海过去的历史,独自站在外滩遥望,孤寂的背影让人一时分不清是演员刘琼还是角色郭绍白,人物的演绎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怅惘和时间流逝淡淡的哀伤。(编辑:张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