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晶予

Jingyu Jiang

有片源
2005年
导赏:《我们俩》是一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的剧情片,导演马俪文根据自身经历改编,以其细腻的情感捕捉和极简的叙事风格,将一老一小的日常生活片段编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金雅琴饰演的老太太,一个生活在四合院中的老人,她的生活单调而乏味,唯一的慰藉便是与邻里之间的闲聊。她外表冷漠犀利,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警惕,然而内心却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宫哲饰演的小马,一个充满朝气和文艺气息的独立女生,她的到来打破了老太太的平静生活,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老太太和女孩的相处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件典型意义上的互相关爱的事情,她们的生活总是将争执和宽容交织在一起,正是这样,才更贴近真实。通过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人的对比和融合,自然地追问了关于生命和时间的宏大命题。片中几乎只有两处场景——四合院和胡同。胡同,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建筑形式。对于北京人来说,胡同不仅构建起了整座城市的文脉,更荡漾出了家长里短的独特文化。但是随着城市发展,这个传统的公共空间摇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四合院是孤寡老人守了一辈子的空间,代表了一个封闭、静态、传统的世界,象征着老太太的固执、孤独和怀旧,在小马来之前空荡荡的,显得十分简陋。小马的到来给四合院带来了现代和开放的气息,她将小小的平房打扫、布置得温馨、文艺。《我们俩》通过空间架构叙事,成功地将老太太和小马之间的情感发展和故事脉络展现出来。窦唯为影片所作古琴配乐,古朴清新,将北京胡同的氛围极简勾勒,与电影的素气风格混然一体。《我们俩》给人的观感恍若明人张岱的小文《湖心亭看雪》——“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几笔,疏朗自然。(编辑:路明慧)
1992年
导赏: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隐身博士》是导演张子恩构想的“神药”系列电影之一,影片故事情节紧凑且充满悬念。开篇便以博士多年潜心研究隐形药为引子,迅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世界。随着隐形药的研制成功,博士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本意是希望通过这一科技突破为人类带来福祉,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影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节,如博士的助手在隐形后遭遇的各种尴尬和危险,以及隐形药被犯罪分子偷去后引发的社会混乱等,逐步展开了对科技进步与人性、伦理之间冲突的探讨。这些情节不仅扣人心弦,还巧妙地推动了影片的叙事进程,使得整个故事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不断推进。博士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不仅拥有高超的科技才能,还具备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他研制隐形药的初衷是为了造福人类,它能够让人类摆脱肉体的束缚,实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可能性。然而,当这种力量被滥用时,却可能引发社会混乱和个体危机。影片中的犯罪分子利用隐形药进行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不仅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还让个体在追求自由和可能性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和危险。博士意识到其被滥用的后果,他深感自责和无奈,他选择了销毁隐形药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博士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担当,也让观众思考了科技进步应该如何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和进步。影片还融合了多种商业片元素,如科幻、喜剧、动作、犯罪、爱情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容,也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此外,各种视效、音效也被巧妙运用,让观众在跟随影片的节奏时,能够感受到视听冲击力,从而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影片的奇幻情节中。(编辑:明慧)
1980年
导赏:“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的唱词正是出自本片及其改编的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它告诫为官者,如果不能履行为人民服务、为民做主的基本职责,那么其存在就失去了意义,甚至不如去做一些更为普通但有意义的工作,如“卖红薯”。以此句为代表的本剧戏词,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力:善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复杂的政治理念和社会问题以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呈现出来,既易于被广大民众接受和理解,又增强了戏曲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力。本剧描述了七品知县唐面对封建强权,主持正义,执法不阿,法办权高势大的诰命夫人的故事,豫剧大师牛得草在片中塑造了一个“不丑”的丑角,塑造了具有独特、典型性格的清官形象。虽然只有七品“芝麻大”的官,却不畏强权,勇于为民请命。他的正义感、机智和幽默感构成了其性格的核心。无论是接地气的幽默言辞,还是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都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角色的魅力和故事的魅力。这种表演艺术的魅力使得唐成的“丑”成为了一种艺术上的美。谢添导演及摄制组将舞台艺术与电影艺术进行了深度整合,在保留戏曲表演技巧的同时,影片还进行了电影化表演的探索与创新。影片中几处精彩的特技效果,不是为特技而特技,而是以知县的心理变化为依据大胆渲染。尤其是知县在被诰命夫人骂过后,一小一大的“变身术”,不仅使节奏跌岩有致,而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波动起伏,使主人公血肉丰满地跃然银幕。作为一部戏曲电影,本片在民间赢得了非凡的喜爱,更在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以超过两百万张的真实选票,力压群雄,荣获了“最佳故事片”的殊荣。群众的广泛认可也足以其在戏曲与电影结合领域的传奇成就。(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