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金绮芬
Qifen Jin
人物资料
作品
1997年
海之魂
美术
/
导演:
吴贻弓
/
主演:
何麟
/
赵胜胜
/
吴冕
/
陈锐
/
张勇手
/
类型:
剧情
/
导赏:
《海之魂》是新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现代海军成长发展的故事片,也是一部当代中国海军的编年史。因而影片的拍摄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海军领导、各舰队领导及各级官兵的热忱关怀和大力支持,海军为此运用的兵力和出动的舰艇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运用的海军装备力量和舰种也是空前的。吴贻弓导演说的十分明白:没有海军的帮助,就没有《海之魂》。这决非言过其辞。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水艇、舰载飞机,还有德国、美国的军舰,也将首次在银幕上亮相。《海之魂》的投拍,填补了我国影视片中表现我国现代海军题材方面的一项空白。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海军部队的建设也步入正规化、现代化的行列。《海之魂》以此为契机,全景式地展示我海军部队十五年间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其场景之大,人物之多,投资之巨,气势之猛,是我国以往海军题材影片无法相比的。当银幕上我英雄海军舰队破浪航行之时,犹如那黄钟大吕一样,令每一位中华儿女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本片按照民族的传统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新一代海军将士的形象,并对海军生活给予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表现,且突出了精神。如军事大演习中的动人心魄的宏伟场面和舰艇编队远航太平洋的壮举,都令华夏儿女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1987年
芙蓉镇
美术
/
导演:
谢晋
/
主演:
姜文
/
刘晓庆
/
徐松子
/
张光北
/
刘利年
/
徐宁
/
祝士彬
/
郑在石
/
麦文燕
/
类型:
爱情
/
经典
/
伦理
/
剧情
/
导赏:
《芙蓉镇》是一部预设了自身符号空间同国家主导的社会空间完全同位并且相互渗透的电影作品。这部影片由谢晋导演执导,被誉为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作之一。电影《芙蓉镇》成功地捕捉了时代的脉搏,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这部作品与其他两部作品《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一同,构成了谢晋导演的“反思三部曲”,共同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底层小人物和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情怀。电影作品改编自古华同名小说,这部小说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谢晋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强调要通过个体反映时代和社会,《芙蓉镇》无疑是对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63年到1978年,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后多个重要的转折点。通过截取极有标志性的四个年代,影片展现了一个小镇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浮起伏,具有鲜明的史诗性特点。以大量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将时代变迁与人性的探讨融为一体。影片中,姜文巧妙地以道具为媒介,赋予了表演深邃的层次。他饰演的秦书田能够在扫大街的时候唱歌,既符合剧中人物因为文化而犯错误的规定情境,又在一把扫帚上传达着爱意和感情。姜文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构建了一个“逆境中的诗意”场景,使得秦书田的形象超越了简单的受害者身份,成为了一个在苦难中寻找希望、用艺术对抗绝望的勇士。姜文饰演的秦书田与胡玉音不同,他乐观、豁达、勇敢,以细水长流的关爱让玉音的生活恢复了色彩。胡玉音这一角色成为了人性美的主要体现。她勤劳能干,外柔内刚,承载了来自传统的、民间的、人文的价值观。她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曲折,但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爱情上,她都保持着对幸福的执着追求。与胡玉音相对的,是女闯将李国香这一角色。她代表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但影片并没有将她简单地塑造成一个纯粹的恶人。相反,她带有一种闹剧式的丑角性质,最终呈现为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形象。这种处理方式让影片在情感上更加饱满,也在深层次上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编辑:婧怡)
1984年
大桥下面
美术
/
导演:
白沉
/
主演:
龚雪
/
张铁林
/
王频
/
殷新
/
奇梦石
/
袁凯
/
方超
/
史淑桂
/
江山
/
王薇
/
类型:
爱情
/
剧情
/
经典
/
导赏:
“大桥下面”的片名与影片内容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片中表现苏州河上几组大桥的空镜头也与故事情节关联不强。然而,一些抱有陈腐观念和世俗偏见的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将桥上桥下比作职业等级、条件优劣的区别,编导巧借其意,取材于“桥下”之民、“桥下”之事,宣扬“桥下”之路。把最广泛、最普通,也许还被一些人贬为最“低档”的劳动人民的情操、美德加以赞扬和渲染。影片围绕两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待业青年克服生活困难,通过个体劳动谋得幸福生活的故事,记录他们迎着时代的风浪前进的历程。影片叙事不急不躁,结构严谨工整。白沉导演提出“导演不露痕迹,摄影不露痕迹,表演不露痕迹”的“三不要”原则,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淡雅、含蓄的艺术风格。作为剧情中心的爱情故事的两位主人公——秦楠和高志华在生活中的日常表现得到了扎实贴切的展示,细致入微地关切了他们的身世、命运、遭遇和感情、思想、情绪,突出了主人公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歌颂他们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演员龚雪凭借此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斩获1984年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正确分析了她饰演的角色秦楠与每个剧中人的关系和每个规定情境中的态度,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手段。对父亲体贴入微,对儿子无限怜爱,对朋友热切关怀,对恶邻敬而远之,对好心而有偏见的婆婆谅解忍让,对恋人含情回避……龚雪展现了不同的表演分寸,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秦楠复杂的人物形象,她表面严峻冷漠,内心却充满着热情;她表面沉默无争,心底里却充满自尊与理想。她有最温柔的沉默,也有最激烈的感情爆发。如“打儿子”一场,“野种”的恶骂戳伤了她的心,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感情如深闸洪水,猛然爆发出来,狠打了孩子。打过孩子后又痛楚地抱子痛哭,展示了人物心灵的自责和无奈。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她由静到动,由弱到强,再由怒转悲的情感爆发令人折服、感动。(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