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展

Zhan Xu

有片源
1987年
导赏:陆小雅导演采用“红”与“白”两种强对比色作为电影片名,显然指向了一种抽象层面的对比意义。对此,她解释道,“红色,代表过去一些惨痛的经历,实际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有很多血的教训;白色,就是我们要把这些教训光明正大地坦诚出来,做一个反思。”因此,影片开篇,鲜红的血液滴落在洁白的地板上,喻指着滴滴泣泪的血的教训,在影片结尾,潘教授站在写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黑板前,神色凝重,对在座的医生充满希冀。影片的隐喻义通过隐喻符号的设置来实现,陆小雅通过隐喻符号构建出了一层迥异于现实世界的超现实空间。首先是层层叠叠的高耸城墙,一方面,陆小雅导演认为“我们用南京那个古旧的城楼隐喻传统力量的坚固”,象征着那些以龚凡为代表的官僚群体,他们将声誉置于病人生命之上,封锁了潘教授的声音,使他长期处于失语的境地。另一方面,在这个梦魇般的假定性空间当中,潘教授一直在往青灰色的城墙上走,台阶很长仿佛没有尽头,迷宫般的坚固城墙仿佛牢笼,安置着潘教授过去由于误诊导致病人死亡的创伤性体验,这成为他无法承认对闵护士爱意的缘由。其次,影片中三次出现的日食画面,是另一个强有力的隐喻。陆小雅说,“日食就是黑暗把光明遮挡,但是终有一天,光明还要重现”这与“红与白”的主题相呼应,红色的血淋淋的教训需要白色的坦诚来洗净,光明终将驱散黑暗,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红与白》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现了一个时代的伤痕与反思,不仅呈现了一个关于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痛苦与解脱的故事,也提出了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刻质疑。也许,生活正如影片结尾那样布满事与愿违,当潘教授终于鼓起勇气,向闵护士坦白那段曾误诊的沉痛往事,他所迎来的,并非期待中的宽恕与谅解,而是离开的身影与指责的风雨。然而,在这一刻,他终于能够坦荡地面对自己的良心,面对那些曾在他手术刀下颤动的生命,以及这些生命背后所承载的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1981年
导赏:《知音》细腻讲述护国儒将蔡锷将军与风尘女子小凤仙之间从陌生、猜疑到相知、相许的深刻情感历程。这部电影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为主题,将一段英雄美人的知遇故事升华到了超越时代的精神层面,这部影片在20世纪80年代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以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之间的纠葛为叙事切入点。在20世纪初的动荡年代,蔡锷将军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而小凤仙,一个身世坎坷的风尘女子,她的生活看似与国家的命运无关,却在历史的洪流中与蔡锷将军相遇、相知,为动荡时代的国家命运担忧。影片在服装造型和道具布景方面非常用心。80年代初的造型团队,根据影片的时代背景,设计出了丰富多元、又不失大时代特色的服装造型。无论是男女主角的民国风格衣着打扮,还是军队的服装装备,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还原度。同时,影片的场景布置也极具特色,也呈现了故宫、中南海等历史名胜。此外,《知音》中的主题曲《知音》更是成为了影片情感的支点,电影音乐让情感超越时空触碰到观众心灵。演员选择上,男女主角王心刚和张瑜,是当年观众心中的“男神”和“女神”。尤其是“一代偶像”张瑜,她在1981年连续斩获了百花奖、金鸡奖、文汇奖、政府奖四座奖杯,那一年也被大家戏称为“张瑜年”。她饰演的小凤仙是个胆大泼辣且有担当的女子,勇敢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小凤仙本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她在父母离世后流落风尘。《知音》在还原历史真实性的同时,对这一人物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为小凤仙设计了一个国仇家恨的故事背景,这使得小凤仙在电影中与蔡锷将军的相遇成为了“天生的缘分”。(编辑:婧怡)
1980年
导赏:《刑场上的婚礼》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经典革命爱情剧情电影,以“广州起义”为背景,深刻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二人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萌发的真挚爱情,并最终为了革命事业一起英勇就义的故事。刑场上,这对青年人庄严地宣布结婚,将反动派的枪炮当作婚礼的礼炮,“打倒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成为了他们诚挚的结婚誓词。面对生死离别,他们没有悔恨的眼泪,没有缠绵的伤感。他们有的,只是闪闪发光的无产阶级革命气节。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展现了革命者在严峻环境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爱情力量。“碧血染烈骨,铁窗炼忠魂。红棉并蒂慰,共产铸同心。”这首写在陈铁军送给周文雍手帕上的诗,浓缩了周文雍和陈铁军为革命事业牺牲奉献的一生,木棉,这种被称为“英雄花”的植物盛开时颜色火红,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一般。木棉花既象征二人纯洁、忠贞的革命爱情,也象征他们为争取胜利英勇不屈的革命斗志。正如片中歌曲《花儿朵朵报春来》唱的那样:我爱红棉深如海,花儿朵朵报春来。《刑场上的婚礼》之所以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因其取材于可歌可泣的真实历史故事。1962年,周总理在紫光阁曾专门接见话剧、歌剧和儿童剧作家并特别动情地讲述了周文雍与陈铁军悲壮的刑场婚礼,直言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他号召作家们把这个故事写成戏。聂荣臻元帅也曾对本片的编剧张义生说:“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教育青年人,很有意义。让青年人懂得什么是革命?什么是爱情?(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