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基荣

Kei-Wing Nip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暗杀风暴》是对香港电影黄金年代记忆的一次深情回望,它巧妙地将原著的案情设定与港片特有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风格融为一体,枪战、爆破、溺水、酷刑等动作场面层出不穷,紧张刺激的氛围贯穿始终。这些经典港片元素与悬疑、推理元素的巧妙结合,不仅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更让观众在烧脑的推理过程中感受到了港产警匪片的独特魅力。此外,片中港星云集,古天乐、张智霖、吴镇宇、胡杏儿、吕良伟、任达华等演员均展现出了显著的表演突破,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与深度。对于偏好智性魅力的观众而言,张智霖的表演无疑是一大亮点,他通过细腻的眼神交流与肢体语言,传递出男主角罗飞的智商高度与情感深度。吴镇宇作为演技派代表,与亦正亦邪反骨警探的角色高度融合,表演不着痕迹。而古天乐通过前所未有的“毁容式”造型设计,成功地将原著中极具挑战性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活。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各具特色。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生死较量,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善恶就在一念之间”“欲望之境难辨黑白”,正如推广曲《暗》中所唱,片中每个角色的背后似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也都面临着人性的考验和两难的抉择。片中罗飞的学生时代好友“袁志邦”曾是警校天才、正义的执法者,后来却踏上了与他之前坚信的价值观完全背离的道路。罗飞全力追捕发放“死亡通知单”的网络黑客“Darker”,但他年轻时也曾向教官发过“惩罚通知单”,对于他来说,想抓到真凶就必然要面对这段自己不愿回忆的过往,他将如何抉择?专案组组长韩灏在一次行动中意外造成同事死亡,当时的他选择了掩盖罪责。当这段往事重新被翻开,他将如何面对?人性深处皆有黑暗,每个人的心中都可能住着一个“Darker”。当错误发生,是用正义去纠正错误,还是用无数个谎言去掩盖错误?这是对片中人的提问,想必也会触动观众的一些思考。(编辑:明慧)
导赏:2023年由邱礼涛执导的《绝地追击》取材自边境恶性武装贩毒案件,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电影的叙事节奏紧凑流畅,毫不拖沓,情节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步步难关设置扣人心弦。《绝地追击》独特之处在于融入了灾难片的元素,一边是面对一帮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毒贩,一边是即将被天灾席卷的危险境地,恶劣的气象和亡命的匪徒这一双重困境的设置加剧了戏剧张力。当战士们找到了毒贩窝藏的据点,展开以少敌多的殊死对决时,即将到来的山体坍塌的天灾又再次使他们陷入困局,陷入绝境的他们能否完成任务、转危为安,成为牵动人心的情节发展线索。《绝地追击》的动作场面依旧惊险,邱礼涛导演以其擅长的写实风格,迅猛刚烈,为观众呈现了多场激烈且震撼的战斗场景。暴雨之下,密林之中,枪林弹雨之间,8077的战士们穿梭跳跃,既要克服不利的地形,又要躲避敌人的子弹。木屋之中王今豪与阿龙的近身搏斗令人目不暇接,山体滑坡时二莱困于坡上岌岌可危,在洪水之中二莱与王今豪身抱浮木被大浪卷跑更是上演了惊魂一刻。在毒贩老巢的决战中,激烈而迅捷的枪战惊心动魄,爆炸时火光四起,硝烟弥漫之中8077战士们以少敌多、无所畏惧地英勇向前,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之下是他们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守护正义的气魄,使无数观众热泪盈眶。刚猛的动作表现之下,是感人至深的情感刻画。既有超越生死的战友情——陷入泥沼之下的无奈放手、不畏艰险前去救援同伴,他们在逆境之下团结一心;也有同舟共济的爱情——王今豪与姚瑶并肩作战,却在最后关头将生的机会让给了爱人,任由自己将洪水冲走。最为感人的则是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班长在危难之中为救踩中地雷的男孩而被洪水卷跑;年迈的父母得知儿子凶多吉少的命运后说出的那句:“这就是军人的使命,天灾人祸,随时准备为国牺牲。”面对国家使命和人民安危时,舍小家为大家这一情感的冲突与抉择,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边防战士们的伟大与不易。《绝地追击》以边防战士的绝境之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边境地区严峻的禁毒形势以及公安边防部队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正如片尾所言的那样:没有生而英勇,而是选择无畏。和平年代,依然有这样一群英雄为祖国默默守护,以生命书写使命,以血肉铸就和平。(编辑:刘若能)
导赏:2024年元旦档,《潜行》上映,利用网络直播进行贩毒的新形式跃入大众眼球,刘德华颠覆过往的正面形象饰演暗黑反派,令无数观众印象深刻。《潜行》绝不是一部传统类型的扫毒电影,而是一部集齐“猎奇题材”、“法外狂徒”、“直播贩毒”三大元素的新扫毒电影。本片结合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直播热潮,将贩毒扫毒的战场转移到了不见实体的网络世界,毒贩利用暗网进行直播贩毒,隐藏真实身份在网络上游走藏匿,并受高智商黑客指导。除了展示港式类型片擅长的爆破、追击大场面,本片主动突破类型领域,将网络上没有硝烟的战斗与正义邪恶双方的血腥格斗相结合,并置智力周旋中的无声搏斗和常规类型片中身体与身体的直接拼杀。动静相依,使得本片在肃杀中窥见爆裂的瞬间。2023年是刘德华在表演上的突破之年,他一改往常银幕中“正义的化身”的形象,在《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和《潜行》中皆以反派的姿态出现,并在《潜行》中贡献了颠覆性演技。他饰演的角色律师林阵安,外表斯文普通,却有着黑暗扭曲的内心世界,会对任何与他站在对立面的人和任何侵占他既得利益的人痛下杀手。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极恶之下,林阵安依然对周身世界怀有爱意,温柔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庭,也不曾背弃友谊。刘德华用精湛的演技呈现出了这个复杂人物内与外的反差,引领着观众探寻故事和人物背后的真相。《潜行》在人物塑造上的耐心与在视听体验上的突破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影感受,为香港类型片在电影市场中突出重围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编辑:海边淡鼠)
2021年
导赏:《反贪风暴5》是林德禄导演的“反贪风暴”系列最终章,影片继续围绕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陆志廉的反贪工作展开,在视觉效果与类型电影制作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与四部前作相似,本片依然呈现了犯罪片必备的案发、追凶、受阻、结案的过程,并巧妙穿插多个紧张刺激的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陆志廉孤身潜入犯罪窝点,与犯罪分子展开惊心搏斗,又与廖保强联手,在繁华的香港街头上演追车大战。导演林德禄表示,在《反贪风暴5》中,“枪的种类和子弹的消耗比第一部到第四部加起来还要多”,片中的追车、枪战、爆破等场景设计精妙绝伦,大多巧妙运用特效与实拍相结合的方式,使动作场面更加逼真、震撼。将港片中的经典桥段与现代视觉特效制作相结合,《反贪风暴5》不仅在剧情与观赏性上有所突破,更以一种怀旧的姿态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感受到正与邪之间的激烈较量。古天乐饰演的陆志廉,是本系列的灵魂人物。他不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智慧,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反贪风暴5》中,案件推动受阻,兄弟意外离世,他的心理防线濒临崩溃,罕见表现出的脆弱一面。返场角色廖保强则以其独特的办案风格与幽默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轻松愉快的名场面。人物之间的互动与碰撞,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层次感,也让观众在破案的严肃氛围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光辉。正是他们责任心与使命感,使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宁得以获得保障与守护。《反贪风暴5》落下帷幕,近20年来华语最长系列电影迎来终结,导演林德禄也圆满完成了对艰苦卓绝且决不放弃的正义化身的致敬。(编辑:海边淡鼠)
导赏:《出拳吧,妈妈》是唐晓白导演创作于2021年的拳击题材电影。影片由谭卓主演,讲述了一个女拳击手为儿子也为自己而战的热血故事,塑造了女性的身体之美,极大彰显了女性强大的精神力量。尽管两性议题近年来日益引发大众的关注与讨论,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主体性的女性角色在电影大银幕上依然罕见。《出拳吧,妈妈》从女性本身出发,塑造了一个看似颓丧、实则坚毅的女拳击手形象,她并不完美,却足够迷人。导演唐晓白希望观众能够从白杨身上看到女性身上的独立和进步,“她们有进取的力量和独立的思考,我想展示当下中国女性强悍的一面。”白杨她坐过牢,却也厌倦生活中的逢迎与丑恶,她并不温柔贤良,甚至要不断学习控制体内的愤怒和暴力。影片展现了一个年轻女性适应母亲身份、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她们会饱尝艰辛,也难逃困惑和挣扎,这些生命中的褶皱恰恰是本片期望书写与探讨的论题。女拳击手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够以一种剧烈的痛感同时呈现女性身体与意志的强大。在《出拳吧,妈妈》中,身体与精神不再构成二元对立的两分关系,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拳击训练互相影响、交融合一。训练塑造着白杨的身体,汗水流淌,疼痛提醒着身体的在场,精神意志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锻造。而几乎全部由女性组成的的主创团队、演员谭卓为出演白杨所接受的四个月正规拳击训练,更使现实与电影产生了交汇。在镜头下难分谭卓与白杨,现实中与影像中都闪烁着动人的女性力量。《出拳吧,妈妈》从女性创作者真诚的生命感受出发,从身体角度切入女性的生存与精神境况,在完成性别书写的同时歌颂爱,为性别题材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编辑:铠兰)
2020年
导赏:《拆弹专家2》是导演邱礼涛和演员刘德华在合作《拆弹专家》和《扫毒2》后再次联手推出的作品。风格鲜明,擅长把控大场面的邱礼涛此次将“炸弹”瞄准了青马大桥和赤鱲角机场等中国香港知名地标,讲述了新的拆弹故事。在《拆弹专家2》里,机场爆炸、轻轨相撞这些只是开胃菜,真正令人感到后背发凉的,还是刘德华角色的转变。刘德华饰演“拆弹专家”潘乘风,在因工作致残失去一条腿后,他坚持复健,结果等待5年还没能重返一线,他把怒气都撒在警队和刘青云饰演的队友身上,最终在授勋仪式上大闹离去。主角受伤继而变成恐怖分子是《拆弹专家2》在反类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由于有警队兄弟情和与倪妮的感情戏作为铺垫,潘乘风的落寞和转变都显得十分自然,这也为他之后的“黑化”做了铺垫。潘乘风先是由心理落差导致的反社会人格出现,继而加入恐怖组织变成了“炸弹专家”。在他的策划下,教统局自杀式爆炸和香岛酒店爆炸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爆炸现场由于意外,潘乘风失忆,在这个基础上,与倪妮的感情线也派上用场,最终说服他用阻止爆炸、摧毁恐怖组织的方法完成“自我救赎”。《拆弹专家2》是近年来香港相关题材电影的集大成之作,不仅香港导演擅长的爆破、格斗场面带来极好的观感,在角色的性格塑造上,邱礼涛也用了一番心思,让潘乘风这个角色非常丰满,由角色的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所以看到的冲突都像是潘乘风自己的选择。正如导演王晶在看过电影后所说的:“说港片已死的那些混账,闭嘴回家睡吧!”(编辑:刘方舟)
2019年
导赏:在电影《扫毒2:天地对决》中,我们见证了一部警匪片如何在艺术创新上大胆突破,将过去未曾尝试的想象化为银幕上的现实。比如那场在正邪双方间展开的、搭建于1:1比例的中环地铁站的激烈对决。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电影制作团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之中。《扫毒2》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香港本土警匪故事。这部影片不仅在香港本土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更在内地市场取得了港片票房的新高度,为香港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视觉和剧情的震撼,演员阵容更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刘德华、古天乐、苗侨伟,这三位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影帝,他们的加盟无疑是影片吸引观众的第一法宝。他们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看到了香港电影的辉煌岁月。影片中的三位主角,各自面对毒品问题时,展现了不同的看法和选择。他们都曾被毒品所害,但最终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种人物设定,不仅丰富了剧情,更深刻地探讨了毒品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扫毒2》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三位主角的命运抉择,让我们看到了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毁灭性打击。影片中的种种场景,如婴儿因母亲吸毒而染上毒瘾、丈夫因吸毒而逼迫妻子出卖肉体等,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毒品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毒品,这只无形的魔兽,正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着无数人的精神和意志。它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更让整个社会和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它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双雄对峙港式警匪片。(编辑:婧怡)
2018年
导赏:在2018年的犯罪片《泄密者》中,邱礼涛再次展现了不俗的导演功力。动作场面干脆利落,追车场面火爆刺激、扣人心弦,叙事也十分精巧,以多条线索齐头并进,情节在安排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个案件相互勾连,叙事发展层层推进,逐步构建起故事脉络,直至最后还原案件真相,泄密者组织的由来和绑架案的真相反转令人意想不到,不禁拍手称奇。《泄密者》的角色塑造很是成功,呈现了多个性格迥异却生动鲜明的形象,他们虽性格与追求真相形式不同,但几人一致的是对正义的追寻。吴镇宇饰演的香港警察王大伟,看似对世事满不在乎,却深藏对家庭和女儿的爱意,虽深陷家庭和工作的困境,面临双重压力之下仍身怀正义、敢作敢为;张智霖饰演的马来西亚警察李永勤则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公事公办、原则性极强,与王大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人的组合也为影片增添了戏剧张力。佘诗曼饰演的香港记者阮嘉岚则为影片增添了几分亮色和不俗的坚韧气质,作为记者的她干练聪慧,拥有非凡的勇气,面对身边朋友接二连三地被害,她仍坚守作为记者的信念和对正义的追寻,坚持追查真相。《泄密者》以“泄密者”这一神秘组织为线索,逐步揭开了医药行业的黑暗内幕。张日善欺世盗名、贿赂官员,散播病毒制造恐慌,又研制药品大肆敛财,他的形象深刻体现了人性的扭曲和在利益诱惑之下的沉沦,两个亲生儿子对他的检举揭发,体现的是超越血亲之上的正义感与使命感;记者与警察们不遗余力追查真相,不惜着随时失去生命的危险,更体现了坚守正义的不易,无愧于心,真相的力量非同凡响。(编辑:刘若能)
2010年
导赏:在电车叮叮作响的韵律中,《月满轩尼诗》以独特的市井诗意,将镜头对准了香港最普通的茶餐厅、电器行与街角报摊,这部清雅而温馨的都市小品以特有的情感温度熨帖着都市人的情感肌理。张学友饰演的阿来,是典型的香港中年男性范本。年过四十仍与姨妈同住,照顾着生活起居,守着父亲留下的电器行度日,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早起仍是难题。在与前女友分手之后,阿来的感情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他“怕自己没能力做人家老公、没能力做父亲”。而当母亲病倒,他面临了人生真空,前女友的追问让他开始面对自己并非真正独立的境遇,他常常以白日梦境的方式实现与已逝父亲的对话,亦是一种逃避机制;当阿来被阿旭拖入巷中拳脚相加,他对父亲进行“这一次我没有哭”的宣告既是一种成长,亦是告别,正是被过度保护的都市青年必须经历的迟来成人礼。当阿来与爱莲以相亲这种传统仪式相遇,在法庭审判之后又于街边再次遇见,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一个狼狈的情景下互相窥见对方的脆弱,也照见了自己的生存困境。影片中的香港既没有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也没有兰桂坊的醉人风情。轩尼诗道渐次亮起的霓虹、密密麻麻摆满货品的电器行、人来人往的茶餐厅,这些市井符号构成影片独特的治愈场域;电车叮叮声和茶餐厅杯碟碰撞声形成独特的声音景观,与视觉符号共同编织成香港的生活图腾,呈现了生活中的琐碎皱褶和一代又一代人存在的方式。当阿来与爱莲再次在茶餐厅中对面而坐,爱莲孩子气地张开嘴告诉阿来自己已经没有蛀牙了;这部充满茶餐厅烟火气的作品,最终成为了香港影史中一曲温柔的诗篇。(编辑:刘若能)
2006年
导赏:电影《我要成名》是2006年由刘国昌执导、刘青云与霍思燕主演的一部深刻描绘娱乐圈现实生态与个体奋斗历程的佳作。本片不仅以其师徒之间感人的互相救赎获得无数观众的共鸣,还凭借二人细腻微妙的情感刻画和对娱乐圈乱象和内幕的揭示与批评,激励了无数观众。本片的角色塑造与演员的演技呈现独具魅力。刘青云以精湛的演技,很好地诠释了潘家辉这一复杂多变的角色。热爱表演的他,既有对艺术的热烈追求也有对人格的执着坚守,但性格的高傲、暴躁和执拗,让他在娱乐圈中举步维艰、怀才不遇,这个疲惫而失意的中年男人,却在遇到吴晓菲这一新鲜血液后重拾对演戏的热忱与信心,在演技上再攀高峰,他的关怀备至、隐忍无奈、挣扎与坚韧,让我们与角色同喜同悲。霍思燕饰演的吴晓菲带来清新自然之风,作为初出茅庐、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她怀揣梦想,以特有的纯真善良和非凡的勇气与坚持感染了心灰意冷的潘家辉。敢想敢为的她乐于尝试各种挑战,从未退缩,她的成功也是对她个人努力的一种赞许和“苦心人天不负”的价值肯定。《我要成名》不仅是潘家辉、吴晓菲的个人成长史,更是以纪录式的方式而成为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社会寓言,揭露了娱乐圈的残酷生态和演员成名路上的艰难历程。“会演戏可惜不会做人啊,监制生日有没有送液晶电视啊?”等戏谑性台词揭露了残酷现实和种种潜规则,二人成名前后的对比则体现了名利场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而潘家辉对演戏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不断探寻则为观众树立了励志典范,吴晓菲的纯良坚韧、乐观积极让观众看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是对“有梦想、坚持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这一人生信条的正向传递。本片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坚守与沉沦的抉择,引发无数观众对娱乐圈现状的思考与自我成长的感悟,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