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鲁崇增
Chongzeng Lu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96年
彝海结盟
剪辑
/
导演:
郝光
/
伍匡文
/
主演:
多布杰
/
傅学诚
/
徐光明
/
王霙
/
王伍福
/
孙飞虎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从过去没有人写的角度,特别是从彝族人的视角写了“彝海结盟”,使这个题材在这方面是前进了、发展了。”而且“把戏的根基扎到了彝族内部,这部份写得准确、真实、生动、好看。”“彝海结盟”是长征画卷中的一笔亮色,也是展现彝汉情深意长,谱写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彝海结盟》真实、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过凉山彝区时与彝族人民结下真挚、深厚情感的历史事实。这部精心创作、精心摄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史诗性巨片,艺术地再现了“彝海结盟”这一在党史、军史和民族关系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充分地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民族解放的博大思想情怀和卓越的聪明才智,生动地展现了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热情讴歌彝族人民向往光明幸福,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这部影片不仅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而且对新时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电部赵实副部长也满腔热情地给予其高度评价:“《彝海结盟》故事性很强,戏剧冲突处理得好,看了以后让人振奋。”刘伯承之子刘太行同志说:“对这部影片我是比较满意的,比《金沙水拍》好,把石达开的农民起义军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进行对比,这一点表现得很成功。”
1992年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剪辑
/
导演:
李俊
/
蔡继渭
/
杨光远
/
韦廉
/
赵继烈
/
翟俊杰
/
主演:
古月
/
苏林
/
郭法曾
/
刘怀正
/
马绍信
/
鲁继先
/
史崇仁
/
赵恒多
/
卢奇
/
傅学诚
/
播放正片
导赏: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片,延续了系列前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大事件、大场面、大制作的特点,宏观的磅礴气势与局部的精细描画相得宜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本片巨细靡遗地真实再现了平津战役的战况进程,其中,为了完成毛泽东对于傅作义“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华北野战军将士在隆冬时节横渡冰河的“下饺子”一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影片对傅作义这一角色的塑造也颇具新意,他不再是简单的敌方反派,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和决策过程的军事领袖,此般观念创新,使得影片更具深度和观赏性。剧情中“进京赶考”一段“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慨,体现了平津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建立新政权的伟大开篇。《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凭借其精湛的导演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斩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是我国战争文献故事片中的精品佳作。(编辑:曾奕琦)
1990年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剪辑
/
导演:
赵继烈
/
李俊
/
杨光远
/
主演:
马绍信
/
古月
/
苏林
/
赵恒多
/
张卫国
/
路希
/
刘怀正
/
鲁继先
/
郭法曾
/
卢学公
/
播放正片
导赏:
“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成为历史,但假如我们有暇在棋盘上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布局的奇妙莫测,感受到那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献礼片,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史诗巨制,本片以极高的规格逼真复现了辽沈战役这一解放战争中扭转乾坤的开局形势。影片讴歌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统帅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革命胆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了我军指战员勇猛顽强、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和无坚不摧、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影片的主线表现了围绕锦州这一战略要地,国共两方在统帅部的决策、前线司令部的谋划以及战斗部队的交火等多层面进行的惊心动魄的交锋,并在其中穿插了中原战场和西北战场的战况、毛泽东与肖三回忆青少年时代、华北野战军的调动、奇袭西柏坡、蒋介石就职会、蒋经国试图经济改革等若干事件,表现出战争中矛盾的复杂性。通过深刻描摹战争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本片揭示出旧中国的灭亡、新中国的诞生并非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负所致,而是有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崩溃,以及由此引起民怨沸腾的深刻根源,极具历史厚度。《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既有恢弘的战争场面,又在细节上抒情写意,构成一种张弛有度、疏密相间的节奏韵律,如序幕中气势磅礴的冰裂,和毛泽东爬上黄土高坡;塔山阵地战中用高速摄影拍摄的小战士牺牲和缓缓飘落的红围巾;万籁俱寂中铁丝网上挂着的棉絮和军号……这些具有史诗质感和情绪张力的视听造型,赋予了影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编辑:曾奕琦)
1984年
老板哥和电妹子
剪辑
/
导演:
杨光远
/
赵继烈
/
主演:
金鑫
/
宋洁
/
许志崴
/
张宝如
/
金华
/
辛明
/
张帆
/
邢济舟
/
播放正片
导赏:
《老板哥和电妹子》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和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而是用“以一斑窥全貌”的手法,仅撷取一个僻远的湘西山区小磨房新旧替更的角度,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与古老传统观念决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考验和发人深思的艰难足迹。古老的磨房,以其缓缓旋转的步伐,伴随着低沉的吱嘎声,不仅映射出薪叶溪往昔岁月中一抹压抑而沉闷的色彩,更成为了昔日生活节奏迟缓、思想固步自封、物质匮乏的象征。然而,社会的洪流势不可挡,正如那奔腾不息的蒲叶溪,“三中全会”的春风拂面,一股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兴起。它不仅带来了知识的种子,更激发了蒲叶溪儿女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点燃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改变命运的熊熊火焰。老板哥与电妹子,作为这场变革中的典型人物,代表山乡的新一代,虽然他们还很弱小,面对的是盘根错节的强大势力,但是他们有科学、有文化,有智慧、有活力,更有真理,他们代表着不可战胜的大趋势。他们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替代了往昔的辛劳与低效,用相情投意合、并肩同行的相爱替代了旧式婚姻,这些转变不仅是对时代进步的生动诠释,也是对观众心灵的一次深刻触动。该影片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深刻而浓厚的乡土气息。影片完全摒弃音乐,仅采用源自场景中的自然音效。山寨的古朴、竹林的幽深、水车的轻吟、石径的蜿蜒,彼此交织成一幅幅视听和谐的田园风光画。而转向内景,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湘西山区的独特韵味——一串串悬挂的烟叶、一盆盆鲜红的辣椒、一顶顶实用的斗笠、一方方朴素的头巾,这些生活物件被细腻地刻画,使得观众仿佛穿越至那片土地,亲身体验那份质朴与纯真。老磨倌那浓厚的乡音,与群众演员们自然而然的装扮,更是让人感觉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与认同感。(编辑:明慧)
1983年
四渡赤水
剪辑
/
导演:
蔡继渭
/
谷德显
/
主演:
古月
/
苏林
/
刘怀正
/
刘江
/
王学圻
/
傅学诚
/
桂萍
/
赵恒多
/
谭明娣
/
卢志启
/
播放正片
导赏:
《四渡赤水》是一部以红军长征途中的关键战役为创作蓝本,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影片。成功地融合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新,使得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难与伟大。影片以红军四渡赤水的史实为创作基点,准确地把握了历史事件的主要脉络和关键节点,通过曲折婉转的剧情,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英勇善战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宏大的战争场面、激烈的战斗画面,以及逼真的爆炸、枪战等特效,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四渡赤水》在人物塑造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生动的刻画,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尤其是通过一场场战役所塑造出来的毛泽东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并且团结同志、关怀生命,深刻地描绘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四渡赤水》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体验。它展现了红军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民族气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逆境中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新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