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祝三

有片源
1954年
1948年
1947年
导赏:《一江春水向东流》由蔡楚生、郑君里联合编导,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现实主义作品的里程碑”,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艺术的代表作。影片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展现了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真实面貌,痛斥了当时复杂、多样的社会坏境对于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影片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两部分,围绕爱情主题和家庭离散展开,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推进了素芬与张忠良母亲在沦陷区的悲惨生活、张忠良在国统区腐化堕落、张忠良的兄弟张忠民等爱国师生抗日三条故事线,批判了受战争影响,从一腔热血积极投身抗战的壮士堕落腐化为抛妻弃子、背信弃义的男人形象,揭露了战争期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旧社会上流阶层。片中场景涵盖上海、湖北、重庆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展现出广阔的时代社会背景。一些纪录片中抗战场景和城市街景画面的运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让影片从整体上呈现出不容置疑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历史感,引发观众更深层的情感共鸣,对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也成为当时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故事中,主创们还借助于南唐李煜的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美学意境,将传统中国审美特质与电影创作手法相结合,深化了影片的创作主题,呈现出独特的悲情艺术张力。
1937年
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