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

有片源
1985年
剧情:  地处胶东半岛的梨花寨,正是美丽宜人的初夏季节。青年农民赵勇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带着对象梨花姑娘高高兴兴地赶集去了。可梨花的母亲张大妈却为了儿女的婚事愁得心乱如麻。她喜欢赵勇,但是,为了给儿子换一房媳妇,又必须将赵勇和梨花拆散。儿子张恺为人善良、正直,好学习,懂科学,论人品、论文化都是百里挑一,只可惜前几年在部队上施工时砸伤了一条腿,成了残疾人。复员几年了硬是找不上对象。张大妈是个老脑筋,说什么也不能让张家断了香火,忍痛要拿梨花换亲。她去找媒婆鸭巴嘴合计,说定跟王家寨王春安兄妹俩换亲。张大妈和女儿一商量,梨花坚决不同意;又跟儿子去说,也没得到支持。张恺说,宁肯自己一辈子娶不上媳妇,也不能拿妹妹的眼泪当酒喝。张大妈这下可没了主意。梨花看到哥哥拖着残疾的腿坚持搞养兔的副业,年迈的妈妈为哥哥的亲事终日愁苦,她心里也很不安。这一天夜里,母亲又求她换亲,她进退两难,真想成全了妈妈的计划。可她跟哥哥一说,哥哥狠狠地批评了她,要她坚定地跟赵勇好下去。张大妈说服不了儿了,硬是做主和王家订了亲。到了换亲那天,女儿梨花躲到赵勇家,又被妈妈找了回来。在路上,梨花从村武术队的队友口中得知来换亲的王春安胆子很小,于是,她灵机一动,故意走到王的面前连呼带喊地耍了一顿拳脚,王春安哪还敢和她结亲?但梨花也没想到,母亲为了张家有个后代,不顾一切一定要换亲,她到王家领了彩礼,回家又跪下求女儿。梨花无奈只得离家出走。张恺在一次集市上看到春曼卖长毛兔,他以内行的眼光看出来兔子的缺点,搅了春曼的生意,姑娘把他骂一顿。没想到,在县里专业户大会上两个人又相遇了,春曼听说张恺是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养兔能手,对他改变了看法,两人从此经常来往,春曼向张恺主动表达了爱情。春曼的母亲鸭巴嘴也不敢再提给张恺换亲一事。梨花又回到家里,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1982年
导赏:《春晖》是吴荫循和周民震创作的“学生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影片耐心地描摹细节,用细腻平实的笔触记录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歌颂了人民教师奉献自己、助力学生人生发展的高尚道德情操。每个群体都值得被记录,《春晖》选择将目光投向中学校园,并不猎奇地讲述早恋、校园霸凌等戏剧性事件,而是专注于学习生活、师生关系等平凡日常的刻画,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学生群像,弥补了当时中国银幕上中学生身份的空白。这些朝气蓬勃的中学生们渴求着知识,密切关注祖国未来事业的发展,怀着无限期盼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影片选择了高考这一人生关键节点,用富有生活气息的叙事方法展现了不同性格的学生在面对学业、家庭压力时的成长与变化。人物们一边克服家人患病、备考压力等现实困境,努力实现明确的高考目标,却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走向未知的广阔天地。这一复杂的处境精准点出了高中生们的人生共性,为人物塑造打开了一扇具有广阔视野的新窗。影片通过对凌老师这一敬业教师的人物塑造,赞美了自我牺牲的美好品质。凌老师既是一位严格要求的教师,又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他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困难,他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勉励自己继续向前,为了学生的未来甘愿牺牲自己的家庭幸福,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呕心沥血。这样一个生动、高尚的教师形象,唤醒了观众对教师群体的感恩与关注。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同时也在生活中被要求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他们默默地付出,值得最高的赞美与深深的感谢。(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