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陈宝欣
Polly Chan
人物资料
作品
2023年
别叫我“赌神”
服装
/
导演:
潘耀明
/
主演:
周润发
/
袁咏仪
/
方中信
/
廖启智
/
安志杰
/
蔡一智
/
黄德斌
/
白只
/
柯炜林
/
王菀之
/
预告播放
导赏:
《别叫我“赌神”》是演员周润发继《无双》之后,时隔5年和观众见面的作品,也是《无双》导演庄文强强担当编剧,为“发哥”周润发量身定制的作品。周润发曾经饰演的“赌神”高进堪称一代经典,并掀起了香港赌片的时代热潮。时隔34年,“赌神”归来,发哥在电影中饰演的“新赌神”吴光辉,一改之前洒脱帅气无所不能的形象,回归市井,化身草根。影片通过吹牛辉与李阳之间的父子关系,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伟大;同时,也通过吹牛辉在赌场上的失意和挣扎,揭示了赌博对人生的破坏和腐蚀。片名贴合了周润发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发哥”与“赌神”在港片影迷心中早已合二为一。从表演上说,周润发在影片前半程的表演更贴近港片巅峰时代的夸张风格,而最后通过跑步的方式找到内心平静的情节,又和现实中周润发酷爱慢跑、甚至在上海也要去外滩跑一程的新闻有些呼应,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时被感动。除了周润发之外,《我不是赌神》还汇集了袁咏仪、方中信、廖启智、安志杰等实力派演员。他们在影片中的表现同样值得称赞。袁咏仪饰演的李夕,是一个坚强而温柔的女性角色,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儿子李阳创造了一个温馨而美好的成长环境。方中信、廖启智等演员也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表演同样精彩而生动。在《别叫我“赌神”》之中影片讲述蹉跎半生的吹牛辉,为爱放手一搏重新寻找自己的故事,令观众深深感悟到“莫做后悔事,抱紧眼前人”的人生箴言。而恨铁不成钢依旧不离不弃的朋友、有缘无份遗憾错过却一直牵挂彼此的恋人、磕磕绊绊最终相伴闯天涯的半路父子……友情、爱情、父子情也在电影里互相交织,令人触动满满,暖心治愈的同时也能让你笑泪齐飞!(编辑:明慧)
2020年
麦路人
服装
/
导演:
黄庆勋
/
主演:
郭富城
/
杨千嬅
/
万梓良
/
刘雅瑟
/
鲍起静
/
张达明
/
顾定轩
/
吴嘉星
/
苗可秀
/
黄悦珈
/
预告播放
导赏:
《麦路人》从真实故事和社会群体活动中取材,聚焦香港社会的民生问题,讲述了不同身份背景的“小人物”在24小时快餐店借宿相遇相识相知,各自在面对人生的困境、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互帮互助,依然怀揣梦想努力生活,找到了最适合的自洽之道,拥抱爱与未来的故事。影片最大的看点来自几位主演的表演,一直在表演领域有所突破的郭富城此次饰演了一位金融才俊,但因一次失误而入狱8年,坐完牢回归社会,发觉与社会完全脱节,就一直在快餐店借宿,而快餐店也成为了他的家。对于这个角色,郭富城曾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角色,但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从来没有演过流浪者的角色,要怎样处理自己的状态这对我来说很新鲜,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非常投入。”为了符合身份变化后的落魄状态,郭富城在人物造型和状态上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最终呈现出颓废憔悴的形象。除了郭富城之外,久未在大银幕前露面的万梓良此次的造型也堪称颠覆。他一改往日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形象,在电影里饰演一位日渐垂暮等待妻子回家的老人。而香港“金牌配角”张达明则身穿破旧的夹克坐在废品摊前,用自己精湛的演技为观众生动诠释了多面的生活景象。青年演员刘雅瑟则化身独自抚养小女儿且一直为婆婆还债的单亲妈妈,这些演员自然而丰富的表演更是拉进了观众和这些底层劳动者之间的距离。在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麦路人》荣获十项重量级奖项提名,张达明更是众望所归捧得最佳男配角的奖杯。(编辑:方舟)
2017年
明月几时有
服装
/
导演:
许鞍华
/
主演:
周迅
/
彭于晏
/
霍建华
/
郭涛
/
黄志忠
/
蒋雯丽
/
梁家辉
/
吕良伟
/
春夏
/
蔡瀚亿
/
预告播放
导赏:
《明月几时有》是许鞍华导演创作于2017年的影片,呈现了20世纪40年代的香港以“方姑”等人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展开的一系列抗日活动。影片上映时值香港回归20周年,是对香港回归的真诚献礼。与传统的主旋律献礼片不同,《明月几时有》没有围绕单一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典型人物进行叙事,而是三线并行,以碎片化的散文叙事风格铺陈情节。以方兰母女和刘黑仔为代表的东江游击队队员承担着营救文人名士的任务,李锦荣、张咏贤等人负责搜集、传递日方情报,已至暮年的少年游击队员彬仔则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回忆过去。三条线索穿插进行,使历史整体在时空与记忆的交错中被分割成碎片,从而消解了以价值导向为目标的宏大叙事,转向针对日常生活和战时情绪加以书写。许鞍华刻意舍弃了传统的大片叙事策略,在这场对文人的大营救中,有无数可以被渲染突出的大事迹,影片却只是轻盈地展示了几次有惊无险的小行动,以此向观众表明“主体的自我建构和身份认同,只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在创作中,许鞍华一直尝试通过影像思考“人如何面对历史”的问题。相较于歌颂知名人物与重点事迹,她更乐于挖掘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收集历史中的边缘人物的私人记忆。在《明月几时有》中,影片设置了两个时空的并立,以彩色画面展现过去那个燃烧着革命热情、却又动荡不安的战时岁月,以黑白画面展现身处和平年代的当下,梁家辉饰演的彬仔面对镜头“口述历史”,以个体的力量填补宏大历史的盲区。这种“伪纪录”手法的运用,体现出导演对普通人局部记忆的重视,她以此尝试在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之间搭建桥梁,书写“内地与香港之间关于国族百年历史中的离散记忆”。明月已照耀大江,此时便是最好的时代。(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