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滨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杀猪盘”作为一种以情感操控为手段,骗取受害者钱财的犯罪方式,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话题。爱情悬疑片《鹦鹉杀》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由新人导演麻赢心执导,作家双雪涛担任艺术总监,独树一帜地以女性视角,深入剖析了“杀猪盘”骗局的来龙去脉,揭示人性的幽暗复杂,以及骗与被骗者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心理纠葛,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将过去与现在、真相与谎言巧妙交织。周冬雨用润物细无声的表演塑造出一个层次分明的人物——周冉,看似平凡却内心细腻且坚韧的都市女子,她的生活因一次偶然的网络邂逅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看似浪漫的爱情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她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再次站在了那个假冒身份的爱情骗子面前。对于周冉而言,这场重逢的意义远不止于复仇的渴望,真正的挑战在于内心的战场——战胜自己,战胜因情感需求而生的内心幻想!《鹦鹉杀》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对“爱与骗”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影片通过一组高效的蒙太奇镜头,让观众看到了诈骗团伙如何组织“杀猪盘”,如何情感操控受害者来获取物质利益。骗子们遵循着一套精心设计的脚本,这些脚本包含了众多固定的台词与巧妙的话术。鹦鹉,正是片中男女主角之间情感关系的象征,男主角如鹦鹉学舌般反复演练的言辞构建起看似真挚、实则虚假的恋爱关系,而被骗的周冉,也像鹦鹉一样模仿骗子的言行去“反杀”对方。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一种既浪漫又压抑的氛围愈加浓重,男女主角之间“爱与骗”不再泾渭分明,影片由此向观众提出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果爱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幻想,是否总与谎言并行不悖?或者说,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辨析真诚与欺骗的分野?《鹦鹉杀》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让观众在跟随角色经历情感起伏的同时,自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编辑:明慧)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演员/

导演:郝蕴/
主演:李龙滨/
预告播放
2017年
导赏:《拆弹专家》耗资1.8亿港币拍摄,作为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警匪动作片,本片中体现了香港本土电影特征,延续了“黄金时代”的香港类型传统。影片遵循基本的二元对立叙述模式,叙事随着正反方不断交手而展开,双方每一次的精彩交手都增加了电影的戏剧张力。与此同时,影片在传统港片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声画呈现方式,在枪战、车战等场面之下,结合实拍制造紧张刺激的宏大场面和极致的视听感官体验。邱礼涛拍片一向追求真实,《拆弹专家》中大部分爆破画面都是真实拍摄,特效只是用来辅助渲染气氛,增强视听效果,“银幕上有8辆汽车飞起,其中起码有4辆是真的被炸飞了”;最后一幕炸红磡隧道的重头戏,第一个爆炸场景也是真实拍摄的,拍摄现场1:1还原红磡隧道,用真实场景取代绿幕,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影体验,还是为了让演员们有足够的空间发挥想象力诠释角色鲜活的特点,后面连续爆炸的场景才是依靠后期特技来完成。姜皓文饰演的警察冒着枪林弹雨驾车营救伤员的片段,利用废弃车辆作掩体不断转移位置,躲避匪徒的子弹。场面惊险,调度巧妙,特技拍摄水平精湛,具有充沛的情绪感染力。电影中,刘德华有一句经典台词:“用生命守护生命。”“拆弹专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群体,犹如刀尖上的舞者,他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和死神的一次博弈。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或许有很多人都选择用生命守护生命,这种可贵的品格与精神在影片中的诠释的很惊喜。为了使影片的角色形象鲜活立体,导演选择了在影片的主要片段红隧事件前加入了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和姜武饰演的反派之间的一段前因,解释了二人的矛盾产生。又加入宋佳这一角色来展现男主角私下的温情面,让这个英雄人物变的更丰满,更柔软,不再单纯脸谱化的正面人物。刘德华塑造的有血有肉的警察形象令无数观众动容,关于陪伴,他爱的纯粹,关于选择,他绝不后退,慢慢习惯做一个随时准备失去的人。为了拍出“拆弹专家”的人物真实感,刘德华亲身上阵拍摄危险的爆破戏和打斗戏,而面对细腻深情的文戏,他也献上了层次感丰富的表演。总的来说,《拆弹专家》丰富的视觉奇观和紧张刺激的节奏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观众得以重温港式大片酣畅淋漓、痛快爽利的观影体验。同时,影片传递了关于责任、正义和勇气等主题的表达,引发观众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探讨。(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