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耀玢

有片源
1995年
孔繁森
孔繁森

演员(饰 王庆芝)/

导演:陈国星/
播放正片
导赏:《孔繁森》根据原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孔繁森的事迹创作改编,讲述孔繁森在被任命为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后,坚持走访调研贴近群众,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在西藏工作期间,他的工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补贴困难藏族群众上,为了真正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孔繁森找到了将新时代的建设经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发展阿里。不幸的是,孔繁森在赴新疆考察途中因车祸殉职。影片问世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著名演员高明曾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领导干部形象,但他认为最让他自己满意的就是在电影《孔繁森》中扮演孔繁森。影片以纪实手法从小事着手,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真情实感,避免了同时期传记片常用的大手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将孔繁森对西藏人民的关爱和对妻子和孩子亏欠的内疚作了极力的渲染,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状态。例如孔繁森奔赴阿里救灾,原本来拉萨看望他的妻子却因高原反应而住院,直到灾情得到控制后两人才得以相见,混合着复杂情感的见面场景令观众们感动不已。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们依据掌握的历史材料对事件进行叙述,利用较成熟的视听语言再现人物风貌。正如陈国星所言,“《孔繁森》思想性、艺术性不会被怀疑,倒是观赏性的成败与否决定片子的命运。”他认为,观赏性不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对主题、人物深层的开掘。孔繁森这个人物的“超凡脱俗”就是由于他与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格格不入,来自世界观的、价值观的种种不同,这才是探求人物心灵的真正意义。(编辑:方舟)
1981年
导赏:《邻居》是“第四代”导演郑洞天的杰出作品,影片以“十年动乱”结束三年后建工学院居住在筒子楼中的六户人家作为切入点,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弊端,赞颂了以“刘力行”为代表的老革命甘于奉献,在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尽力发挥余热的故事。影片的现实主义表达力图还原生活本来面目,极富生活气息,引起中国观众对住房问题和生存状态改变的共鸣,荣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影片故事剧情围绕“分房”展开,描绘的人物,可以用“守规矩”和“违反规则”两类进行区分,按资排辈等待分房的筒子楼居民属于“守规矩”的一类,而市委陆部长的侄子陆小兵和学校房管科的吴科长则属于“违反规则”的,主要的戏剧冲突也正是来自对不合理现象的对抗。原本奉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前党委书记刘力行在受到大家需要“有人领着干”的感召下,决定发挥余热,不顾年迈和病体积极为改善住房奔走,演员冯汉元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作为一部群像戏,导演对几位“邻居”的选择颇具代表性,从学院党委书记、校医、助教到工人,涵盖了学校几乎全部教职工群体,每一个家庭还背负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些人物背景在电影开始的时候通过画外音的形式介绍,随着故事发展,不同人物间的对话则透露出了更多的细节。为了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剧组主创在设计每位居民的屋内陈设时也动了一番脑筋,体现出即时性的特点成功复原出筒子楼里的生活。《邻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品,片中提及到的社会现象至今仍有警示意义,丰富的内涵和对社会的关切使其成为郑洞天作品谱系中的代表。(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