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东

Shaodong Jiang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关于我妈的一切》是一部深刻描绘中国家庭伦理和母女情感的电影。它以季佩珍这位普通母亲的生活为线索,细腻地勾勒出一个家庭内部的复杂情感和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影片不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更引发了对于现代家庭中个体角色和代际沟通的深刻思考。影片的叙事结构紧密围绕季佩珍这位母亲的形象展开。她的生活几乎完全奉献给了家庭,从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到操心女儿的职业和情感生活,再到支持丈夫的事业,季佩珍的形象成为了中国传统家庭中母亲角色的缩影。然而,影片并没有将她塑造成一个单一的牺牲者形象,而是通过她与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她作为个体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价值。影片对生活细节的展现尤为突出,如季佩珍在家庭中的默默付出,以及她在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坚强和乐观。这些细节不仅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个体角色的思考。它提示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更加珍惜和关心彼此,尤其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影片对妈妈“太多”爱的展现,也引发了对现代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思。季佩珍对女儿的爱无疑是深沉的,但她过度的关心和控制却让女儿感到窒息,甚至产生了叛逆。《关于我妈的一切》在情感表达上平实而真挚,它没有过度戏剧化的冲突,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和生活挑战。影片通过季佩珍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母亲在家庭中的多重角色,以及她在面对生命终结时的坚强和乐观。此外,影片在视觉艺术上也颇具匠心。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光影、色彩和镜头语言,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例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热气球,不仅是季佩珍年轻时的梦想象征,也是她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的体现。《关于我妈的一切》是一部深刻反映中国家庭伦理和母女情感的电影。它以真实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普通母亲的生活和她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纠葛。影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也引发了对于家庭关系和个体价值的深刻思考。(编辑:赵敏)
2018年
2017年
导赏:影片是一部犯罪悬疑题材影片,以一起残忍的连环杀人案为线索,叙述了一个编外“神探”余国伟追查真凶的故事,该片获得了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最终斩获最佳艺术贡献奖,段奕宏也凭借此片获得该单元最佳男演员奖。影片以20世纪90年代的南方小镇为背景,余国伟作为该小镇一个国营工厂内的保卫科科长,身为工人却不事生产,一心想通过破案成为一名体制内警察,被人戏称为“余神探”。20世纪90年代作为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影片将个体命运镶嵌进时代变革之中,通过构建余国伟追捕凶手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行为的荒诞性,从而映衬出社会变迁和时代变革的个体悲哀性,余国伟每一次追捕凶手的行动都演化为一次间接的“杀戮”行为,徒弟因为他执着追凶抢救不及时而死,女友燕子发现自己被他作为诱饵而自杀,无辜嫌疑犯被他误当作凶手而被杀,余国伟对于破案的执着来源于社会转型下的身份焦虑和危机意识,集体经济的瓦解促使人物向下沉沦,从编外人员变为罪犯,直到被遗忘。此种叙事方式带有符号寓言性,通过余国伟的个体命运反映了90年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引发观众对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关系的思考。影片在视觉空间上遵循类型片的创作原则,以连绵的雨水和破旧的工厂营造影片沉闷压抑的氛围。淅淅沥沥的小雨和暴雨贯穿影片始终,除营造阴冷潮湿的氛围之外,也反映出躁动不安的人物情绪,而破败的工厂构建了一个封闭压抑的空间环境,人物穿梭其中仿佛身处迷宫之中,表现人物在空间中的迷失感,从而映衬出社会转型集体化生存空间的破碎所带给人物的失落和无措。影片中从未出现的“香港”也是一个重要的空间意象,它不仅是燕子逃离现实生活的梦想彼岸,也代表着下岗工人和社会边缘人对自由经济体制的想象,是对自我未来生存的劝慰。总而言之,影片构建了一个充满隐喻意味的空间环境,深刻地表现了在犯罪案件表层下聚焦于社会现实的主题。(编辑: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