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湛文

Peter Chan

2024年
2023年
导赏:《白日之下》是由尔冬升监制,简君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新闻记者凌晓琪截获一宗有关残疾院舍“彩桥之家”虐待院友的线索,为了查实真相,她通过伪装成失智老人孙女的方式潜入院舍,寻找真相的故事。影片不仅揭示了残疾院舍虐待事件的真相,更通过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于社会公正和新闻真实的广泛思考。片中,导演以真实的镜头将残酷的现实真相揭露出来,残疾院舍中层出不穷的虐待行为令人心惊。生理心理的双重伤害也让残疾人们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碍于他们自身能力有限,无法自救也无法逃脱。护工让老人吃掉在地上的剩饭、将残障老人捆绑在椅子上用水枪冲澡等场景揭开了隐藏在白日之下的黑暗,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除了题材外,演员的表演也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林保怡将院长一角演绎的入木三分,他自己本身是残疾人而他的行为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他为很多残疾人提供了容身之所,但是他也被权力欲望冲昏头脑变成了一个施暴者。作为女主角的余香凝饰演追求正义、公理与真相的记者,为了揭露残酷现实直面人性的黑暗,在最困难的时候主编甚至想要帮她转岗做娱记或者公关,但她坚持选择实现新闻理想,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对于新闻存在价值的探讨。《白日之下》证明了媒体的报道或许无法影响法律的判决,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从而推动事件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向社会疾呼,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真正做到了艺术创作与社会意义的结合。(编辑:方舟)
导赏:《年少日记》由香港著名导演尔冬升监制,卓亦谦编剧、执导。作为一位新人导演,卓亦谦在这部作品中聚焦家庭霸凌与青少年抑郁症等问题,揭开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原生家庭创伤,具有深切的社会关怀和意义。影片以中年人郑老师的视角和十岁学童郑有杰的视角以过去和现在双线并行的方式进行叙事,在中学执教的郑老师在工作中看到学生的悲惨遭遇,进而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往事。正如片名《年少日记》,日记作为媒介承载了对当下和过去的记录功能,这本尘封多时的日记,藏着的是男孩在严厉,甚至畸形家庭环境下的生存。这也真正是电影想探讨的核心问题——原生家庭创伤。导演将小男孩童年时期的孤独与无助尽数展现,在家里,他的安全感来自漫画和玩偶,他的沟通只能是和玩偶的自言自话。郑中基饰演父亲用窒息式的打压和极度的控制欲影响着男孩的行为,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正如片中饰演母亲一角的韦罗莎对孩子说:“如果离婚了一定是因为你。”原本应起到家庭气氛缓和剂作用的母亲却成为了压力传递者,面对丈夫对孩子的施暴,她选择默许,甚至将自身婚姻中的不幸归结于孩子。《年少日记》以细腻和克制的镜头展现了为满足父母期许失去原本应该快乐的童年并常年在此高压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压抑的心理,探讨了将孩子视作面子工具的家庭病根,在影片结尾部分还给出了温柔的抚慰,与当下一些以“消费伤痛”作为宣传噱头的影片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年少日记》,卓亦谦成功证明了自己的题材把控能力,成功获得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奖。(编辑:方舟)
2022年
导赏:《还是觉得你最好》是黄子华回归影坛主演的中年爱情喜剧,探讨了爱情、亲情与人生的遗憾与接纳,“饮食男女”间啼笑皆非的阴差阳错,密集穿插在一顿顿家宴餐席之间,令人品出人生况味。该片中的爱情故事热辣劲爆,所探讨的情感问题真实戳心,引发不少观众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可以与角色产生共鸣;片中各种粤语笑料信手拈来层出不穷,对亲情爱情的诠释真挚动人。这部开心搞笑、温馨治愈的典型港式爱情喜剧,将饭局作为一个戏剧冲突的核心创作,矛盾的出现是在一顿顿的家宴中,矛盾的解决同样也是。该片的烟火气让人沉醉,同一个屋檐下,三兄弟的境遇与选择,让人感慨与共情。该片透过每个角色的不同性格、身份,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亲情、爱情等进行多维度的呈现,简单而有趣。其巧妙的构思,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得高级,啼笑皆非的关系错位中,穿插着美食的烟火气息,把俗世拍得不俗,反而可见香港楼宇间万家灯火的温暖,清风拂面的慰籍。整体而言,该片是主演黄子华作为栋笃笑匠的转型之作,在嬉笑怒骂之余,对中年男女的情感心理进行微观透视,此种温情表达,浸染着疫情之下人们对家与爱的共情心理,并由此催生出影片的较高口碑。更重要的是,该片对于爱情和亲情的看法,让整个华人区可以感同身受,也解释了为何一部没有大明星的纯港片能在内地取得近亿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