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慕梅

Mumei Zeng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好东西》深刻挖掘了“情感观”这一核心主题,将镜头聚焦于繁华都市上海中的“沪漂”群体,通过他们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展开了一场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深度思考与艺术创作。这部作品在叙事风格上大胆突破传统框架,摒弃了陈词滥调,转而以新鲜、年轻且充满活力的话题为引领,展现了一幅幅大胆前卫、形态多样的爱情画卷,为观众营造一个轻松诙谐、可供讨论互动的独特“空间”。导演邵艺辉超越了传统“小妞电影”的讨论框架,对当代男女关系、育儿观等话题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女性们的觉醒、脆弱和相互治愈,呈现出对两性情感命题的思考,正如她所说,“开启一场‘后觉醒时期’关于‘爱己’的探讨”。片中,宋佳饰演的铁梅曾经是个很厉害的记者,后来她放弃了这个自己热爱的职业,在一家新媒体当主编,甚至还要直播卖货。但她在工作上的韧劲让这个角色充满魅力。曾慕梅饰演的小孩,一个被具有自由独立并且受过女性意识教育的母亲所教育出来的小孩,她不仅知道怎么样去爱自己、保护自己,她也知道怎么样去爱别人、保护别人。钟楚曦饰演的小叶因为原生家庭有一点“讨好型人格”,渴望被爱的同时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去爱。即使她一腔孤勇地爱上了眼科医生小胡,但二人关系无关爱情,更多的是小叶与自我的周旋和挣扎。但这一角色的可爱之处在于,即使遍体鳞伤,她也不会胆怯,正如她的台词所言,“我只是比别人更勇敢,更有爱的能力。”她们三人彼此映衬、互相扶持,在生活的道路上答疑解惑、共同成长,俨然组成了一个美好温馨的母系家庭。 《好东西》对于那些深受女性主义思想熏陶的女性观众而言,恰似一股清新的风,以一种精准的节奏与她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不谋而合;而对于固守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受众,《好东西》无疑是大胆、先锋和前卫的,它以一种毫不掩饰、直截了当的方式,揭示了都市男女在情感与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这种真实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边界和接受范围。但无论如何,《爱情神话》与《好东西》等影片的“破圈”文化现象,有力地重申了女性作者电影在当代电影领域中的不可或缺性,其正面效应远远超越了女性观众群体,对推动电影工业的多元化进程及审美格局的重新塑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并非局限于某一性别范畴内的话题,而是触及到人类价值实现的核心层面,关乎每个人对平等、尊重与理解的共同追求。(编辑:明慧)
2022年
导赏:导演李玉曾经与监制方励多次合作,在电影《断·桥》中,两人再次携手进行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通过一桩刑事案件,揭示出复杂、隐秘的人物关系网。全程手持摄影营造出的效果和始终阴郁的天气也为这部电影打上了较为明显的导演风格特点。在《断·桥》里,多次出现了模拟监视器视角拍出的画面,无论是由范伟饰演的朱方正在与闻亮发生争执后杀害对方,还是朱方正在酒吧夜总会玩乐、与幕后大佬聚餐、收受现金贿赂,这些画面提供了不同的观影视角,也为展现角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增添了不少可信度。影片中,女性在困境中互助的情节让人动容。曾美慧孜、万茜、刘琳对女性群像的表演塑造让人感到惊艳,曾美慧孜饰演的陪唱女郎甘小漾,独自一人抚养女儿,为维持生计和范伟饰演的朱方正谈判交易,最终命丧毒手。闻晓雨母亲在离婚后重组了家庭,对亲生女儿的复杂感情,被刘琳把握的十分精准。在故事里,李玉尽力展现出了压抑环境下人性的极端状态,正如片中引用海子的诗歌“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一样,每一个角色都被黑暗包围,身处困境。当马思纯出演的闻晓雨得知一直和蔼可亲对她充满关心的养父朱方正是杀害她亲生父亲的人后,她的世界观开始崩塌。顺着知情人提供的线索,生父因出轨而离婚、在外包养情人等秘密也开始浮出水面,让闻晓雨有了重新了解父辈的机会。与女性角色相比,片中出现的男性角色都有着各种的“污点”,王俊凯饰演的目击者孟超在协助闻晓雨找到杀父凶手的过程中,也隐藏了自己曾经杀人的过往。最终,在爆破工地上,杀人者都完成了从被惩罚到被救赎的过程。(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