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胜

Yongsheng Chen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生如野草,不屈不挠”。由王宝强自导自演,青年演员史彭元、陈永胜领衔主演的《八角笼中》是一部兼具痛点、泪点、燃点的真诚佳作。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退役格斗选手向腾辉带领苏木、马虎等山区儿童,通过格斗这一竞技项目改变人生的曲折故事。向腾辉让孩子们稚嫩瘦弱的身体如斗兽般供人猎奇观赏,然而这看似剥削意味十足的格斗演出是他们的唯一生路。影片锐利批判了媒体行业滥用“第四权”的伪善面目,由此突出了一个有道德污点的好人与孤雏们相互救赎的感人故事。作为体育类型片,《八角笼中》奉上了令人热血贲发的格斗比赛画面,尤其是苏木最后决战时,镜头用高速摄影和黑白色调着力展现肌肉、汗水、表情等细节,艰难胶着的赛况让观众为之全神贯注、提心吊胆,剧情随之推向高潮。片中颇具巧思的设计还有,当川剧变脸的光影在向腾辉的脸上投映,他心境上的幡然改悟便不言而喻,而这一点睛之笔也是王宝强自己最喜爱的片段,由此,向腾辉虽有投机前嫌但本质古道热肠的“反英雄”复杂形象才得以树立起来。“八角笼”作为戏剧空间是格斗舞台,作为象征则代表命运的牢笼;拳拳到肉的残酷竞赛既是谋生手段,也寓意不甘受困的少年奋力抗争以突破宿命的顽强意志。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八角笼中》以残酷又不失温暖的现实主义视角,辩证探讨留守儿童、无良媒体、商业作秀等社会问题,聚焦边缘人群,抒发宏大意旨,引发强烈共鸣、深刻思考,获得22亿元票房的好成绩。(编辑:曾奕琦)
导赏: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影片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张校长义无反顾地选择在大山里,推动创建了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引领大山里一百多个女孩“挣脱枷锁,闯出大山”的动人故事。在电影中,张桂梅用燃尽自己,照亮他人的“燃灯精神”为困守大山的女孩们提供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些女孩对未来充满憧憬却又深陷现实生活的束缚,在张桂梅的鼓励下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不放弃,走出大山,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张桂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她不仅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教授她们知识、传递生活的技能,更注重培养她们的品德和自信心。片中,张桂梅的教导片段和女学生们挑灯读书的画面相互交织,也更让人意识到,她坚持办学的善举不仅是教书,也是育人,激励着年轻的女孩们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勇敢闯出大山,去更广阔的世界里创造更多可能。在学生们遇到的困难时,张桂梅主动帮助解决,编剧们也选择了把濒临失学的山英带回学校、为听力受损的玖朵云配助听器等事件进行重点描述,在还原事件本身的同时,用张校长缠着胶布的双手轻抚学生的脸等温情画面表达出了对学生们的期望,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情。正如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所说,电影《我本是高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仁者无敌”的女教育家的形象,而且加入人物前史让整个人物更加饱满、厚重,“电影主题是积极向上且充满女性关怀的,一个女孩考出去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也是张桂梅精神的核心表达。”(编辑:方舟)
2021年
导赏:在中国电影的长河中,谍战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片,承载着深刻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张艺谋,这位享誉国际的导演,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电影语言,首次尝试谍战题材,带来了《悬崖之上》这部作品。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传统谍战片类型的一次致敬,更是在叙事手法和美学表达上的一次大胆创新。《悬崖之上》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影片通过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中所遭遇的重重危机。这部电影在叙事上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将观众的视角与主人公的视角紧密绑定,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冲突。在美学风格上,张艺谋巧妙地运用了黑白色调和持续的雪景,构建了一种冷峻、压抑的视觉氛围。这种视觉风格不仅与影片的谍战主题相得益彰,更是对那个时代历史氛围的一种再现。影片中的“雪一直下”不仅是一个视觉符号,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象征着革命者在黑暗中的坚持与牺牲。张艺谋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感受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角色的情感深度。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同样展现了张艺谋的深厚功力。与传统谍战片中的英雄形象不同,《悬崖之上》中的特工们并非无所不能,他们有着自己的恐惧和犹豫,甚至在关键时刻会做出违背特工原则的选择。这种人物设定使得角色更加立体,也更加真实。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背景故事和情感纠葛,这些故事和纠葛在紧张的谍战氛围中逐渐展开,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人性光辉。《悬崖之上》打破了传统谍战片的悬疑布置方式,采用了一种“明牌”的叙事手法,让叛徒、潜伏者等角色提早浮出水面。这种叙事策略使得影片的悬念不再仅仅依赖于“谁是卧底”的猜谜游戏,而是转向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道德选择。影片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对角色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从而引发了对人性、信仰和牺牲的深刻思考。此外,影片在音乐和剪辑上也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紧张的情节伴随着扣人心弦的音乐,使得影片的节奏感和紧张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剪辑上则巧妙地运用了闪回和蒙太奇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和艺术深度。《悬崖之上》是一部在叙事和美学上都极具探索精神的电影。它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紧张刺激的谍战故事,更是通过这个故事,对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性、信仰和牺牲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张艺谋通过这部电影,再次证明了他作为一位电影大师的艺术魅力和创新能力。《悬崖之上》不仅是对中国谍战电影传统的一次致敬,更是对这一类型片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拓展。(编辑:赵敏)
导赏:《我的姐姐》以其深刻的社会议题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传统家庭伦理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当代女性困境的一次大胆呈现。在《我的姐姐》这部讲述家庭羁绊与个人追求碰撞下女性成长的电影里,蕴含了导演和编剧关于家庭与个人的思考——如何面对亲情与自我的关系,以及人生选择题背后更重要的是什么。影片的情节设计充满了“中国式”家庭伦理电影的味道,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剑拔弩张的决绝。电影通过一个个场景构筑,叙述着令人心酸的现象,调动观众的情绪,引起深刻的共鸣。影片的主角安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追求个人事业发展,还是承担起抚养幼弟的责任。这个选择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安然的挣扎和反抗,反映了当代女性在个人与家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影片通过安然的故事,探讨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她们在面对传统观念和现代价值观时的困境。而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刻的社会议题,还在于其对人物情感的准确描摹。失去父母的姐弟在相处中那种双向的靠近,原本受伤害有怨气的姐姐在纠结中对于亲情的丝丝体会,都被创作者细腻准确地呈现给观众。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得影片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感和共鸣力。导演殷若昕在电影中尝试放入海量的信息,尽管这导致很多标志性的细节只能被一笔带过,但通过准确的意象和大量近景镜头展示的细节和人物心理,使得电影的情感丰富稠密,意蕴丰富。《我的姐姐》是一部深刻剖析青年女性成长经历的电影,它尖锐地触及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议题。通过殷若昕导演的精心构建和演员们的精湛演绎,影片不仅展现了一个庞大而久被忽视的群体样貌,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思考机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