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圣祥

Shengxiang Jiao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无价之宝》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95年的东北小城,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年代,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影片通过服化道的精心设计与影像技术的巧妙运用,成功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破旧的工厂、拥挤的街道以及人们脸上的迷茫与希望交织的表情,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张大鹏导演在还原年代感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角色的塑造来传达那个时代的特质,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部视觉上的复古之作,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历史回溯。张译和潘斌龙饰演的是那个年代的“东北好人”,他们的生活无奈艰辛,但内心却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朴实、善良与坚韧。影片在叙事上巧妙地将悲剧性与喜剧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荒诞浪漫主义风格。影片前半部分,通过轻松幽默的对话和情节设计,展现了角色之间的日常互动与冲突,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欢笑。荒诞色彩贯穿于整部电影的风格和主题之中,如张译致敬美国经典电影《雨中曲》的舞蹈,是一段充满感染力舞台化的超现实主义表演。片中的“父女”关系,也通过一系列看似不可思议却又充满温情的事件逐渐建立起来。如剧情以一种近乎童话的方式,让石振邦在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90年代,从东北顺利找到芊芊,并成功解救她。特别是“石振邦开车冲进歌舞厅救出芊芊”这一场面,不仅极具视觉冲击力,还以一种近乎黑帮片的英雄气质,完成了父女关系的正式确立。这种处理方式,既是对传统家庭伦理的一种颠覆,也是对现代社会中亲情关系多元化的一种探索。《无价之宝》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收养与成长的故事,传递了关于爱、责任与希望的信息。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光辉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影片中的“无价之宝”,不仅仅是那个被收养的女孩,更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善良与坚持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编辑:明慧)
2021年
导赏:《我和我的父辈》是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联合执导的剧情片,该片是继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后,“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再一次验证了“段落式”结构或拼盘电影本土化的可行性,既丰富了类型片经验,也为新主流大片的创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样式。《我和我的父辈》采取“段落式”结构,包含《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故事,信息量大,表现手法灵活。在此基础上,影片以共同记忆和情感结构作为黏合剂,强化了分段式叙事的内在统一性。影片借助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和集体记忆,将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个体和家庭记忆带动集体记忆。吴京执导的《乘风》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父子间隐忍的情感表达(如递艾叶的细节)与最终舍子救民的壮烈抉择,彰显着家国大义与血脉传承。《诗》则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研制为背景,刻画航天家庭的牺牲与坚守,强化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献身精神。在《鸭先知》中,通过儿子冬冬的视角,影片以诙谐的市井细节与荒诞的创意实践,展现普通人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徐峥饰演的“鸭先知”父亲,既是时代弄潮儿的缩影,也是亲子信任与陪伴的生动写照。沈腾执导的《少年行》以2050年机器人穿越为引,用科幻喜剧包裹亲子关系的思考,传递出科技时代对陪伴与创新的呼唤。四个故事从历时性的角度,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选取四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通过记忆的融合,影片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父辈群像画卷,既是对家国精神的礼赞,也是对代际传承的深情凝视,堪称一部兼具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的主旋律佳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影片的分段式风格也契合着“短视频思维”,适应了大众碎片化观影、加速度观赏等新的观影习惯。通过短片与短片之间的转场间隙,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每一部短片时间相较于非拼盘电影大大缩减。由此,观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去接受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分段式、多段落的拼盘电影,最终又统一于共同性因素的麾下,呈现出一种共同的质感和整体的和谐,让观众体验到“异中求同”“美美与共”的感觉,彰显出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