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徐浩峰的电影《门前宝地》是一部深刻描绘民国时期天津武行生态的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硬派武侠”风格。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动作片,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社会深度的影像作品,通过对民国天津武行的细致刻画,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这是一个武行极为昌盛的时期。天津作为当时的租界城市,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为武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徐浩峰在影片中巧妙地将武行与天津的社会环境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展现了武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对武行的细致刻画,影片还通过对天津社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天津作为一个租界城市,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影片中的天津城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又有破败的贫民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武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影片通过对天津社会环境的描绘,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武行在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徐浩峰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民国时期天津武行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片中的孟会长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角色,她作为中华武士会的会长,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她的形象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男性的刚毅,展现了女性在武行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如齐铨、沈岸等,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影片深刻地揭示了武行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挑战。徐浩峰在本片中采用了类似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将武行的规矩、礼仪和人物关系细致地呈现出来。影片中的武行规矩严格,如武馆门前百米的街道若有不平事,一概由武馆处理,这种规矩不仅体现了武行在社会中的权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影片通过一系列比武的场景,展示了武行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比武场景不仅仅是动作戏,更是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揭示。影片中的动作设计是其一大亮点。徐浩峰的武打片以“打得有理,赢得漂亮”为标准,强调拳理和实战性。在《门前宝地》中,动作场面设计得十分精彩,拳脚、长棍、武当剑、八斩刀等武器的使用都极具特色。影片中的打斗不仅追求视觉上的震撼,更注重动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武术底蕴。这种对武术的尊重和传承,使得影片的动作场面不仅好看,更有深度和内涵。《门前宝地》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感和社会意义的电影作品。徐浩峰和弟弟徐骏峰导演通过对民国天津武行的细致刻画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充满变革与怀旧气息的民国世界。影片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动作片,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社会深度的影像作品,值得观众细细品味。(编辑:赵敏)
2016年
导赏:2007年,导演谈宜之在网络上传了《老人与狗》系列视频,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十年后,谈宜之将这一题材继续扩充,推出了电影《忠爱无言》。影片以朴实的技法塑造了一人一狗之间平等、深厚的情谊,再次唤起了观众的感动与共鸣。影片深刻思考了当代社会中人与宠物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与狗之间经常形成强者与弱者、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元对立关系,有人乐于以高姿态对狗施与的同情、关怀,以换取它们的陪伴与情绪价值。在《忠爱无言》中,人与狗破除了常态中的固定关系,他们互相依偎,在生活与精神上彼此依赖,彰显着生命的力量与无限可能。老于作为一个残疾人,常年卧病在床,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社会化功能,是社会的“边缘人”,也是被命运抛弃的人。二货是一只被遗弃的小狗,它无法决定自己的主人与未来,也是一个不被命运选择的生命。一人一狗,相似的经历使他们构成了形象上的回环与呼应。弱小的生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唤起了人对生的向往,老于不仅出了门,还开启了自己的事业。人对狗的善意也激发了二货的生命潜力,让它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地拉着主人早出晚归。在众星云集、类型当道的商业创作风向中,《忠爱无言》的创作团队始终坚持关注现实、照见普通人的创作初心,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值得被记录的故事,以真诚打动人心,为观众献上这样一部无关情爱、搞笑、文艺,只关乎生命、勇气与爱的去商业元素雕饰的诚意之作。除了那些轻松、刺激、波澜四起的类型电影,我们亦需要这样朴素的、关注生命本身的电影。(编辑:铠兰)
2006年
夕阳无限好
夕阳无限好

导演/

导演:李梅/
主演:韩善续/谢芳/
播放正片
2001年
导赏:《海瑞罢官》是一部深刻描绘明代嘉靖年间社会风貌与历史人物的古装传记片。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生动的角色塑造以及深刻的主题挖掘,将观众带入那个权力斗争与民生疾苦交织的时代,引发了对正义、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思考。本片的背景设定在是严嵩一党垮台之后,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准备上京。从海瑞因云南兵饷问题求见徐阶受阻,到海瑞谏言天下第一事疏并因此入狱,整个故事线索清晰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无论是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官员之间的尔虞我诈,还是海瑞与家人的情感纠葛、与同事的交往互动,都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嘉靖年间的明朝,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影片通过海瑞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纷争和对百姓的残酷剥削。海瑞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成为了影片的核心人物。影片不仅展现了海瑞在政治斗争中的刚直和果敢,还刻画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演员杨立新以其精湛的演技,深入角色内心,细腻描绘了海瑞在面对强权时的复杂情感——那是一种交织着无奈与愤慨的深刻体验。他通过饱含深情的台词,字字铿锵,句句入心,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海瑞为民请命的坚定信念。而他那双坚定的眼神,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穿透黑暗,无畏无惧,将海瑞那不畏强权、不惧死亡的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表演,不仅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弦,更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一代廉吏“海青天”的高尚情操与不屈精神,为之震撼,为之动容。(编辑:明慧)
导赏:《海瑞罢官》的下部以明代隆庆年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深刻而细腻地围绕主人公海瑞这一传奇人物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影片不仅仅聚焦于海瑞个人的仕途起伏与道德坚守,更是通过他的视角,揭示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尔虞我诈、权谋较量以及民生疾苦。海瑞,这位历史上以清廉正直著称的官员,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不断挑战腐败势力,力图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针对土地兼并问题提出的《推行一条鞭法陈条草疏》,展现了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为民请命的情怀。然而,这一过程中,海瑞遭遇了来自朝中新老权贵的重重阻挠。影片通过海瑞与高拱、张居正、徐阶等历史人物之间的交锋与合作,细腻描绘了明代官场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利益纠葛。道德沦丧的深刻批判。然而,命运却对“海青天”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倾注心血调教的弟子戴凤翔,原本被寄予厚望能够继承他的衣钵,继续为百姓谋福祉,却最终背叛了他,出于个人私利而出卖了这位恩师。最终,海瑞的罢官,不仅是他内心万念俱灰的写照,更是对整个时代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深刻批判。导演丁荫楠对《海瑞罢官》这一深刻题材的驾驭游刃有余,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背景的深厚认知,还精准捕捉了人物性格的微妙之处。在对影片主题的挖掘与表达上,不仅凸显了官场的险恶与虚伪,同时深刻剖析了各种人物在皇权阴影下、复杂官僚体系中所面临的生存智慧与深层逻辑。当我们通观全局,再将目光聚焦于海瑞身上时,不难发现,他不过是封建王朝庞大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仕途的每一次起伏,无不是其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也正是他终不见用于世、见容于朝的悲剧性缘由。(编辑:明慧)
2000年
上车,走吧
上车,走吧

演员(饰 大英子)/副导演/助理导演/

导演:管虎/
播放正片
导赏:《上车,走吧》是导演管虎拍摄于2000年的作品,也是黄渤的演员处女作。本片延续了导演对北京的城市观察,以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处境管窥整个时代的变迁,并挖掘了新人演员黄渤,使其开始走上表演之路。影片讲述了两个来自山东农村的青年刘承强和高明到北京开小巴的故事,充分挖掘、利用了公交车空间与城市和人的关系,并赋予此空间以理想、希望的象征。公交车的存在为农民工兄弟俩提供着稳定的物质生活保障,他们通过将自身的身体与劳动工具的身体相结合,在北京获得生活资源并不断开拓自身的生存空间。两人与公交车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实体,互相倚靠,共同进退。乘着公交车穿街走巷,不同的人路过、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以此获得体验城市、感受自我主体性的方式。驾驶巴士不仅让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孕育出与“小辫儿”、丽娟的爱情,也让他们在行驶的速度中获得对城市空间和自我人生的掌控感与征服感。影片的最后,刘承强选择继续乘坐这辆大城市的公交车,而高明则选择了“下车”,巴士成为了城市发展浪潮的象征物,在来来往往、上车下车的个体选择中,时代滚滚向前。在拍摄手法上,影片通过大量手持镜头与倾斜角度呈现出一个晃动的、畸形的、不稳定的城市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一切都由偶然性堆积。兄弟俩初来乍到的消极低沉转瞬被火爆的生意与甜蜜的爱情所取代,而看似拥有无尽未来的生活也很快由一场车祸走向终结。影片不断变幻的色调是主人公内心的真实写照,当刘承强与丽娟在郊外约会时,画面颜色逐渐转暖,反映出强子心中愉悦、期待的主观感受。同一个地点,兄弟俩抵达北京时一直处于画框中央,人物形象占据画面的主要空间,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再次来到火车站,人物却变得无限小,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待着他们,在无限的循环中,人生又再次出发了。(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