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坤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梭梭草》由张杰勇执导,胡晓光、林博洋、巴德玛等主演。以治沙英雄苏和老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编织了一曲祖孙两代人守护荒漠、播种希望的生命赞歌。影片以梭梭草为叙事核心,在内蒙古戈壁滩的广袤背景下,展开了一场关于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代际冲突与精神传承的深刻对话,既是对“沙漠愚公”精神的深情致敬,也是一部充满人性温度的生态寓言。影片以爷爷呼和(胡晓光饰)执着种植梭梭草治沙为主线,串联起祖孙三代人与沙漠的抗争历程。呼和作为老一辈治沙人,将半生心血倾注于荒漠绿化,即便面对干旱缺水、沙尘暴肆虐、资金匮乏等重重困境,仍以“愚公移山”般的毅力坚守初心。他的坚持不仅是对生态治理的身体力行,更象征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坚韧品格。孙女吉雅(林博洋饰)的角色则代表年轻一代的觉醒:从不理解到最终接过爷爷的种草事业,展现了年轻一代对家园的责任感和对环保的觉醒。影片巧妙将草原叙事与生态叙事融合,打破了传统文艺作品中“水草丰茂”的诗意想象。吉雅记忆中的童年草原虽如油画般美好,但现实中的戈壁却是干旱、沙化与机械噪音交织的破败景象:越野车在沙海陷困、草场被碾压、植被枯死的镜头,直观呈现生态危机的严峻性。而旗长回乡带来深水井挖掘机、整治不良商人的情节,则以“科技+政策”的双重助力,为治沙事业注入现代性解决方案,标志着电影叙事从个人坚守转向社会协同,暗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主题。祖孙二人的情感张力是影片的核心叙事动力。呼和的“固执”背后,是对故土的深沉眷恋与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他的沉默与坚韧赋予角色厚重的现实质感;吉雅的叛逆与迷茫,则真实反映了年轻一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困惑——当她在沙漠中经历迷路、车辆故障等危机,逐渐理解爷爷“守住沙子就是守住家”的信念,这种转变并非说教式的灌输,而是通过切身经历实现的精神觉醒。影片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将治沙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情感纽带,让观众在祖孙日常的摩擦与互助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信仰的力量。《梭梭草》以真实原型为基,以情感共鸣为桥,将治沙故事升华为关于“传承”与“觉醒”的生命寓言。它既展现了老一辈治沙人的坚守与牺牲,也肯定了年轻一代用新思维、新技术守护家园的担当,更向观众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哲思。(编辑;李彤)
剧情:1931年夏末,晋西游击队秘密进入陕北,计划与安定保商队探讨联合行动事宜,紧要关头,县里突然空降了一个主抓粮饷的王德明处长。这可急坏了潜伏在国民政府的任广生,自2年前接到组织下达潜伏命令,任广生已从最初的杂事,做到了现在的安定北区区长。多年的斗争经验,让任广生变得十分谨慎。担心意外发生的他,向上级提出更改游击队与保商队会面时间的请求,却被告知任务必须执行,因为会面结果会直接影响游击队吸收陕北闲散武装力量的后续进度,不止是安定,陕北其它地区的进步武装力量同样在观望共产党。 除了工作上的麻烦事,任广生的家里也不得安宁。任广生在国民政府的高升,影响了他和女儿任志贞的亲密关系。在女儿眼中,父亲曾是观念非常先进的富农,可现在却成了专门帮着国民党从百姓处收缴粮饷的官员,志贞并不知道,任广生依靠财务手段,暗地里免去了不少百姓本该上缴的粮饷。 就在任广生重新寻找会面地点的时候,却突发各种情况,先是保商队联络人被捕,后又是自己的女儿为了向党组织证明自己仓促发动学生游行。为确保联合行动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任广生不得不主动暴露自己,引走了王德明和国民党追兵。另一边,任志贞则带领刚刚处理完联合行动问题的游击队关键人物离开了安定。 陕北的革命志士就像冬日飞雪的腊梅,迎风绽放,为春天的到来,散发一段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