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

Tian Qiu

有片源
2025年
2024年
导赏:导演温仕培的影像风格继《热带往事》后更加成熟,高级的审美,把这段爱情拍得极具唯美特色。“微醺”、“自由”、“浪漫”、“逃离”等成为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国产爱情电影常被诟病为悬浮、俗套,尤其是在描绘年轻人情感故事时,往往陷入三角恋等老套框架,与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生活脱节。然而,《负负得正》却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和深刻的内容,打破了这一传统印象,成为一部真正贴近并理解当下年轻人的爱情电影。该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大胆创新,采用了看似抽象却实则贴近年轻人生活的表达方式。影片通过黄振开的男性视角展开,但并未落入以男性目光凝视女性的俗套。相反,李小乐和拉利法两位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展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她们的形象生动、鲜活,完全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和情感选择。这种女性姿态在国产爱情电影中实属罕见,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李小乐灵动而神秘,仿佛一个无法捉摸的谜团,她的出现为电影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而拉利法则是一个身处繁华名利场却仍能保持肆意洒脱的女性,她的气质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两人携手狂奔大笑的场景,更是将女性的自由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情感表达上,《负负得正》用极具美感的视觉语言去拍出爱欲本来的模样。黄振开与李小乐之间的暧昧戏,灯光昏暗、氛围朦胧,两人的眼里都映出了对方,这一细节处理巧妙地体现了男女在情感里的平等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俗套的煽情,又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此外,《负负得正》的创作概念也极为新颖。外星人的设定不仅形成了戏中戏的结构,还打破了电影的媒介形式,让观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爱情。这种风格抽象但表达并不抽象的手法,使得电影能够精准且微妙地拍出当下年轻人面对感情的复杂情绪。在国产爱情类型片中,《负负得正》无疑是一部尝试突破创新的稀缺品。它不仅为行业和市场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更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爱情电影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部真正懂年轻人的电影,它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相信年轻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也能够找到共鸣和感动。(编辑:明慧)
2022年
导赏:《沙漏》的故事围绕莫醒醒和米砂两个女生展开。醒醒是一个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症患者的女孩,她的性格中充满了敏感、脆弱与坚韧。幼年时,她因母亲为救一个男孩而牺牲,从此背负上了“英雄的女儿”的称号,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渴望得到爱、亲人和生活的信任,但原生家庭的不幸和校园霸凌使她倍感孤独和无助。每当精神受到刺激,她就会发病,在众人背后吃下惊人数量的食物,这是她内心痛苦和挣扎的一种表现。然而,尽管生活给予她诸多磨难,她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邱天的表演则这一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让观众看到了莫醒醒这一角色的复杂性,更让观众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成长历程。幸运的是,莫醒醒遇到了“小太阳”米砂和温暖学长路理,如果说醒醒像月亮,那么米砂就是点亮她的阳光,是一个美好到极致的女孩,她无时无刻不温暖着醒醒和路理,但在阳光温暖的背后,她也有对于青春的困惑,也曾经受着原生家庭的伤痛,尽管如此,米砂依旧选择去热爱这个世界。片中米砂对醒醒说的“我觉得不光衣服可以缝补,关系可以缝补,人生也是。我以前总觉得,妈妈不在,总感觉好像缺了什么。但自从你出现之后,你好像把缺的那块给补上了。”以及片尾醒醒说的“我们缝补过彼此的人生”,这两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友情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救赎。而电影的题眼“沙漏”指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计时工具,更是对时间、记忆、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隐喻。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情感的纯真与珍贵。通过沙漏的翻转和流逝,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宝贵,也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复杂与深厚。此外,“沙漏”还暗示了一种循环和重生的力量。“九十九秒的时间,沙漏可以重启,我们将面对我们一百分的人生。” 每一次沙漏的翻转,都像是一次新的开始,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因为每一次的“重启”都可能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编辑:明慧)
2021年
导赏:《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一部由李亘执导,凝聚了导演个人留学经历与深刻人文关怀的电影。这部作品不仅是李亘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更是他十年磨一剑的原创剧本的结晶。影片以其真实的情感和风格化的影像,成功地在观众心中勾勒出一幅“在日华人”的真实生活图景。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日本东京一个偏僻的角落——渊野边,这里汇聚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身份与故事的人们。影片采用了群像叙事的手法,通过李小李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进南国亭,体验这里每个人的生活片段。从店长唯姐、打三份工的赵青木,到在课本上画画的邱邱、在日本大学教中文的老师,每个角色都承载着自己的生活重担和情感故事。这种叙事方式,既展现了个体的生活状态,又在宏观上呈现了“在日”人群的生活群像。李亘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运用了限定的时间与空间,将故事浓缩在一年的时间里,以渊野边这个地点作为叙事的中心。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换,不仅为人物命运的交织提供了条件,也使得故事的冲突与转折更加集中和紧凑。电影中的“鱼”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元素,它不仅连接了人物的情感,也隐喻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身份的探索。从鲤鱼旗到鱼缸中的食用鱼,再到河里游动的鱼,每一次鱼的出现都与人物情感的变化和故事的转折紧密相关。在视觉呈现上,影片采用了清冷的色调与细腻的镜头语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孤独感。而这种情绪的表达,并没有通过夸张的戏剧冲突来实现,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观众在平静的叙事中感受到生活的重量。《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在叙事技巧上,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通过拼贴、重构等手法,形成了一种“日影风格”。这种风格在保持日本电影细腻感性的同时,又融入了跨文化的元素,使得影片在审美上具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这不仅是一部展现异乡人生活状态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离别、成长、家庭、身份与自由的深刻反思。在李亘导演的镜头下,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被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都闪耀着温暖的光芒。(编辑:赵敏)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