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宙

有片源
2025年
欢迎来龙餐馆
欢迎来龙餐馆

造型/

导演:文牧野/
主演:沈腾/蒋奇明/
类型:剧情/战争/喜剧/
2024年
导赏:2024年由陆川导演的《749局》是一部充满想象、视角独特的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电影剧情紧凑,移动摄影令人目眩神迷,街上跑酷、腾空跳跃和追逐场面动作华丽,配合快速剪辑和慢动作的运用,节奏控制张弛有度。非线性叙事手法以童年过往的闪回镜头与当下现实相互重叠,马山的身世之谜得以逐步揭开。影片在特效的设计上匠心独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零号生物攻入城市,盘旋在上空,不断倒塌的城市升腾灰色烟雾,沦为一片废墟。爆破场面宏大,黑烟弥漫,使人深切感受到末世的荒凉与恐怖。“零号生物”的制作细腻逼真,毛发、神态的刻画栩栩如生。《749局》塑造了性格迥异的几位角色。马山作为全片的核心人物,其成长弧光清晰可见。王俊凯对马山的演绎自然而真实,给人极强的代入感。作为唯一幸存矿工的后代,他拥有飞翔的超能力,这一天赋却让他饱受生理上的折磨和心理上的痛苦,童年时遭受的欺侮与取笑,成年后遭受的敌意与异样目光,这都让他感到自卑,对自身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与厌弃的想法,桀骜不驯、内心叛逆,只想逃避现实,做个普通人。亲人的无畏付出终于让他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最终成为了一个无畏而坚毅的少年。苗苗饰演的夏婳心地善良,对马山不离不弃,为影片增添了柔情与细腻的气息,缓和影片压抑沉重的基调与氛围。《749局》聚焦于马山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他如何从逃避抵抗一步步承担起自身的天命与职责,不再畏惧迎接巨大挑战,实现了自我超越与牺牲。曹国舅与孙二娘对并非亲生的马山不离不弃,无言承担、背负一切,亲情的眷恋超越了简单的血脉相连。影片深刻揭示了灾难面前,人的尊严与无畏生死的高尚品格,马山、乔东北、孙二娘以及749局的战士们守护着最后的防线,守护和平与安宁,为749而战,为人民而战。(编辑:刘若能)
2023年
导赏:警匪动作片《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取材于1993年发生在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上的团伙抢劫案,以此为开端,影片讲述了跨境追捕、匪帮内斗、赌场抢劫、卧底暗战等惊险刺激、曲折跌宕的故事。作为典型的动作电影,该片拓展了以往警匪动作片的创作范式,在动作场面火爆热烈、险象环生的基础上,通过动作设计的真实性、对抗元素的丰富性以及视觉语言的艺术化处理,让观众耳目一新。片中的动作设计既没有英雄主义式的浪漫倾向,也有别于血腥暴力的冷峻风格;而是围绕真实空间进行合乎生活逻辑的打斗,具有极强的写实性。比如在“地下水宫”追捕的情节中,警匪双方激烈的身体搏击、凶险的枪械拼杀、疾速的飞车追逐都被张弛有度地联缀在紧张的情节行进中,惊心动魄、悬念迭起、流畅自然、精彩纷呈,让观众如临其境、心潮澎湃。在动作形式上,该片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动作形式,而是依据剧情走向融合了多种动作设计,如火箭发射基地中:贴身肉搏、近身枪战、连环爆炸纷至沓来、此起彼伏。同时,辅之以灵活多变的拍摄技巧,如在景别、拍摄角度、镜头运动、场面调度、人物动线等层面的精心设计与巧妙构思,极大地丰富了动作场面的视觉观感。影片中三大主角之间的较量也在动作场面中交替上演,是警察和劫匪的战斗,是正义和邪恶的对决,是情与义的厮打,是人性复杂多变的挣扎与抉择。在个人性格双重奏加多人组合多重奏的刻画之下,无论警察,还是劫匪,都各有性格特点,配角也并不是脸谱化的拼凑,他们都以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跃然出现。被欲望淹没的苗青山是极恶的代表,盛大的交响乐对比展现了他的疯魔、残暴和恐怖,无论是轻易砍断乘客的手指,还是野蛮打死剧院的俄国老人,影片以最直接的草菅人命给予观众最强力的视觉与心理冲击;瓦西里亦正亦邪,身陷灰色漩涡想要寻得一条回家的路,几次徘徊于善恶之间,左边天堂,右边地狱,复杂的人性决定天平到底要倒向哪一边;而人民警察的代表崔振海亦没有喊口号式的出现,他遵从着使命感的召唤,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与嗅觉,向灰色深渊里的瓦西里伸出援手,以循循善诱和正义的抓捕拯救苗青山。在电影呈现的画面中,时代氛围的呈现极有感染力,这归功于剧组对当年诸多真实场景进行精心的设计还原。从宏大场面到细节展现,不管是列车大劫案,还是地下水道摩托车大战,抑或火箭基地战斗机交易,主创团队的每个人都怀着最大的敬畏和诚意,通过电影工业级的实景搭建与特效,重现90年代真实风貌,已然达到了“庖丁解牛\"的匠人境界。 《莫斯科行动》在艺术上近乎苛刻地精益求精,只为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震撼体验。影片的制作诚意和能力,是电影匠人们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最好体现。(编辑:赵敏)
2022年
导赏:电影《脐带》是青年导演乔思雪执导的首部长片。影片主人公阿鲁斯是一位音乐人,为陪伴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二人返回草原,寻找记忆深处真正的“家”。表面看来,影片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故事,但其本质则在于寻找生命本源,而这种回返是通过“脐带”完成的。在影片的三次回返中,观众跟随阿鲁斯重新发现了母亲、故乡、草原、音乐的意义,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影片的美学特点体现在其独特的色彩美学和诗意化的叙事风格上。导演乔思雪和摄影指导曹郁通过数字调色技术,创造出一种“魔幻的真实”视觉体验,使影片呈现出大片质感。草原的冷蓝绿色调,借鉴了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胶片电影的调色手法,通过后期数字软件处理完成,这种色彩美学不仅显现了电影中的场景与物体,而且超越真实的“魔幻”色彩也使观众接收到了创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此外,《脐带》在摄影和光线处理上也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影片中的光源几乎全部来自真实光源,如灯泡、手电筒和火光,这种真实感的打光方式,符合视觉经验的真实,为影片增添了自然而华丽的感觉。同时,影片在布光上追求诗意,通过光的闪烁或运动,营造出一种灵魂的感觉,使影片的光影效果既有层次又富有情节,创造了独有的空间美学。影片的意义则在于其对生命轮回和亲情传承的深刻表达。通过阿鲁斯和母亲的旅程,影片传递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影片中的“脐带”不仅是母子之间物理上的连接,更是情感和精神上的纽带,象征着生命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生与死的循环。影片通过良好的节奏、美妙的场景,给人一种平静看待生命的体验,是一部文艺电影中的诚意之作!(编辑:赵敏)
2021年
导赏:作为首部表现铁道兵题材的影片,其通过现代科技含量甚高的视听语言,将灾难的残酷无情和救援的紧迫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灾难,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而这种真实感和震撼力,正是电影艺术在灾难题材上的独特魅力。然而,其并不仅仅满足于视听语言的创造和观众心理快感的满足。更深层次地挖掘了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和精神力量。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一群抗灾英雄,他们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的防线。他们的精神人格,既有着对职责的坚守,也有着对生命的尊重,更有着对家园的热爱。这种精神力量,是战胜灾难的重要武器,也是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价值。在追求视听奇观的同时,也注重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入。影片追求的“奇”,并非简单的奇观和刺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上强调的“奇正”。这种“奇正”之美,既有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对创新的追求和探索。它让影片在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充满了美感和思考。影片是一部在灾难题材上做出深刻探索和创新的电影。它不仅以其极具真实感和震撼力的视听语言吸引了观众,通过银幕上展现的抗灾英雄们的精神人格,传递出了科学知识的营养和精神的正能量。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层面的精湛和制作水准的高超,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人类既需要物质和科学的力量,更需要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源泉。(编辑:张昕一)
2020年
导赏:在《八佰》中,管虎重现了1937年中国军队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抵御日军疯狂进攻的壮举。通过战争洗礼完成个人蜕变的军人们是这部影片的主角,高还原度的战斗场面使之成为国产同题材战争片中的杰作。作为一部群像戏,《八佰》不仅再现了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的形象,也通过“羊拐”“老铁”“老算盘”“刀子”等虚构角色再现战争的残酷和个体在大时代背景中的思考,帮助观众从不同侧面了解这场战争。王千源、张译、姜武、欧豪、俞灏明等演员在堪称“全员硬汉”的剧组中历经种种考验和困难,成功诠释出角色的特质。正如导演管虎在受访时所说:“它可能不是个电影,就是通过摄像机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过历史,去看看发生过什么。”为了还原淞沪抗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剧组耗时18个月设计搭建200亩实景,重现了苏州河两岸的原貌。在片中,苏州河被赋予重要意义,这条河不仅隔开了战区和租界,也是租借内各国人士了解这场战争和中国军队抵抗意志的重要窗口。随着战事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租借内的人也被四行仓库守军的壮举所感染,从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中跳脱出来,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从而拉开了国民觉醒的序幕。为了凸显出独特的美学价值,摄影指导曹郁在片场架设2000多台灯来配合不同的镜头,IMAX65mm摄影机完美适配了战场环境,使其成为亚洲第1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在上映后反响强烈,超越一众影片获得了31.1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2020年中国内地票房冠军。(编辑:刘方舟)
2019年
导赏:《我和我的祖国》由七位知名导演联袂打造,撷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个高光时刻:开国大典、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女排奥运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神州飞船成功着陆、大阅兵。这些导演站在时代不同的浪头,以各自的生命经验和独特气质共同谱写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家国叙事。这7个历史瞬间不仅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轨迹,更是宏观叙事下与每一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科研工作者、运动员、出租车司机、流浪少年......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背后承载的是一段悠长的史诗、一个国家的前进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早已溢出“献礼片”、“主旋律”这些标签,造就了一种动作密集、镜头流畅、节奏紧凑的工业化电影风格。长镜头、运动镜头和蒙太奇的运用,使每一个片段都极具情感张力,《白昼流星》中兄弟俩在荒野中追逐神舟飞船降落,通过镜头组合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追星星”的激情;《相遇》中群众们庆祝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场面,通过活力动感的运动镜头而完成一种与有荣焉的共同体叙事。《我和我的祖国》获得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可谓是“众望所归”。不仅仅是在艺术上的成就,《我和我的祖国》为“拼盘电影”和“新主流电影”直接打开了市场,开启了此后“我和我的”系列电影的续力。该片领跑2019年国庆档,在中国影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王菲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曲一度刷屏,再次成为当下的“流行歌曲”。可见,这样一部格局庞大、寓意厚重的主旋律大片真正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收获认可。(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