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大山

Dashan Kong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导演温仕培的影像风格继《热带往事》后更加成熟,高级的审美,把这段爱情拍得极具唯美特色。“微醺”、“自由”、“浪漫”、“逃离”等成为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国产爱情电影常被诟病为悬浮、俗套,尤其是在描绘年轻人情感故事时,往往陷入三角恋等老套框架,与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生活脱节。然而,《负负得正》却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和深刻的内容,打破了这一传统印象,成为一部真正贴近并理解当下年轻人的爱情电影。该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大胆创新,采用了看似抽象却实则贴近年轻人生活的表达方式。影片通过黄振开的男性视角展开,但并未落入以男性目光凝视女性的俗套。相反,李小乐和拉利法两位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展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她们的形象生动、鲜活,完全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和情感选择。这种女性姿态在国产爱情电影中实属罕见,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李小乐灵动而神秘,仿佛一个无法捉摸的谜团,她的出现为电影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而拉利法则是一个身处繁华名利场却仍能保持肆意洒脱的女性,她的气质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两人携手狂奔大笑的场景,更是将女性的自由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情感表达上,《负负得正》用极具美感的视觉语言去拍出爱欲本来的模样。黄振开与李小乐之间的暧昧戏,灯光昏暗、氛围朦胧,两人的眼里都映出了对方,这一细节处理巧妙地体现了男女在情感里的平等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俗套的煽情,又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此外,《负负得正》的创作概念也极为新颖。外星人的设定不仅形成了戏中戏的结构,还打破了电影的媒介形式,让观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爱情。这种风格抽象但表达并不抽象的手法,使得电影能够精准且微妙地拍出当下年轻人面对感情的复杂情绪。在国产爱情类型片中,《负负得正》无疑是一部尝试突破创新的稀缺品。它不仅为行业和市场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更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爱情电影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部真正懂年轻人的电影,它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相信年轻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也能够找到共鸣和感动。(编辑:明慧)
导赏:《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作为一部幕后纪录片,将中国科幻电影史上深具标志性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推入全新的阐释维度。影片以“元电影”视角解构《流浪地球2》的创作历程,通过数月的跟拍,记录《流浪地球2》从剧本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完整工业流程,借由科幻文本的再诠释,呈示了《流浪地球2》剧组是如何从银幕到现实——将科幻片做成“未来的历史”。本片将《流浪地球2》的制作逐一拆解,以人物采访、片场实拍,电影原片相互融合,追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和历史轨迹,复归到中国科幻的发展现状和阶段探索。影片展示了大量的分镜手稿和previz(动画预演),呈现了虚拟拍摄技术提供的动态效果,形成视觉化的剧本;摄影部门使用先进设备泰坦时遇到的零件组装、软件参数、实际拍摄各方面的困难,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工作,展现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铺路的决心,实现了技术的积累。影片同时纪录了郭帆是如何通过美术指导进行可视化设计,以其在造型呈现上独到的判断力和团队的配合,使《流浪地球2》在工业设计和创意美学层面缔造了标志性的视觉效果。UEG基地中大量的场景、道具、车辆、衣物等以白色为主色调,取得了非凡的荧幕体验。视觉特效,电影配乐、声音设计上的审美沿袭与突破亦一一呈现。在“重工业电影”的标签下,《流浪地球2》的制作流程、拍摄过程和面临的技术挑战被具象化为震撼的视觉档案。《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深刻纪录了《流浪地球2》是如何将工业技术应用于电影生产,极大提升效率,建立一个真实的、可信的“未来的世界”。电影道具以工业生产和开发的逻辑去生产制作,如门框机器人的灵感来源与形象设计、重型外骨骼的开发更新迭代,MMU航天员机动装置、电磁肌肉手臂的制作等,代表了电影工业化进程路径。影片阐释了“流浪地球”世界观的架构和社会形态、自然科学、技术演进方向,以及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所要表达的“残酷底色之下的人的担当和牺牲”和对“超越生物本能的人类精神”的深切讴歌,《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以特有的姿态呈现了中国科幻电影是如何“想象未来”,正如郭帆导演在片中所说:“想象力很重要,因为想象力我们仰望星空,我们会向往大海,我们开始想象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编辑:刘若能)
2023年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

演员(饰 中国航天员)/副导演/助理导演/

导演:郭帆/
播放正片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