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电影《热辣滚烫》以超过30亿元的票房,成为了2024年春节档的银幕黑马,也成功跻身中国影史第20部超30亿元票房的电影之列。该片虽然沿用了励志片的经典叙事框架,但贾玲导演并未止步于传统。她以女性导演独有的敏锐和细腻,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对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成长之路进行了深刻剖析。在创作过程中,贾玲为了“回归真实”,坚持从女性本体出发,对原著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呈现更加真实、立体的女性形象。为了追求影片的极致效果,贾玲导演全身心投入,甚至一整年都未曾公开露面,专心致力于电影的筹备与拍摄。在访谈中,她明确指出,《热辣滚烫》并非仅仅关于“减肥”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主人公杜乐莹从内到外的全面蜕变与成长,从一个胖女孩蜕变为一名拳击手。“第六代导演的青年文化通过他们的先锋实验电影宣布他们对于自己身体拥有的合法性。在这个成人大众社会,青年文化处于非主流地位,但身体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影片中的“镜像”桥段,将乐莹的自我认知推向了高潮。在通往赛场的长廊上,乐莹在玻璃的镜像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她们互相凝视、致意。这一场景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在象征意义上,暗示了乐莹自我认知的达成。这种自我认知的达成,不仅是乐莹个人成长的标志,更是对女性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对女性的社会性别属性进行论述,认为:“她执著地通过自恋、爱情,徒劳地追寻存在。”电影《热辣滚烫》正是借助“杜乐莹”的这一角色,向观众展示了女性成长的巨大力量和坚韧精神。(编辑:婧怡)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导赏: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和我的家乡》为时代献礼,通过延续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国》的集锦创作方式,将视野由城市投向乡村、由宏观转向个人,努力讲好城乡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唤醒每个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我和我的家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主流电影创作模式的成熟,创作者们在主流思想、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间找到了一条既能加深家国一体价值观认同、又能带来欢乐陶冶情操的理想路径。影片在叙事技巧上“以小博大”,“相比《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讲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我和我的家乡》则以空间为序展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点的家乡变迁。如果说,前者是小人物在‘小时刻’与大时代的‘迎头相撞’,那么后者就是小人物在‘小地方’和大时代的‘旧梦重圆’。”出租车司机、农民工、乡村教师、带货主播,他们是城市与乡村中最常见的个体,是被新闻流量和热门数据掩盖的普通人。但正是在这些人身上,蕴藏着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和最朴素的善良、正义。他们在城市思念着家乡的圆月,在农村修路、支教、抗沙,深入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舍弃个人得失换来家乡巨变。医疗改革、科技创新、尊师重教、回乡创业、驻村扶贫,五大故事基本都采用先抑后扬再升华的叙事逻辑,深入脱贫举措的具体成果,串联起脱贫攻坚的重要话题,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却又统一于“家国一体”的共同主题。形式上,《我和我的家乡》“采用风格各异的电影技巧和笑中带泪的喜剧表达方式,由一种纯正、欢快、轻盈的叙事基调进行串联”,使影片观感轻盈,以人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动观众。《最后一课》前半段铺垫了大量笑点,后半段则以怀旧的姿态制造时空的交叠,当年姜小峰在画纸上未竟的愿望,终于在他与范老师重逢的时刻实现。这是将人性力量与电影本质魅力精彩结合的瞬间。除此之外,影片也积极探索视频媒介形式与电影的结合,拓宽电影影像的空间。片中顺应当下网络趋势,融入了大量竖屏短视频,并将其以互联网审美语感呈现,每个个体都会被看见,他们在时代中的参与、奉献也都会被记录、呈现。(编辑:海边淡鼠)
2019年
导赏:《半个喜剧》是一部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莫默、孙同、郑多多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在不同价值观和现实中碰撞出不同火花的故事。将话剧作品搬上大银幕,是开心麻花一个成功的案例。《半个喜剧》对原话剧作品《如果我不是我》进行了一个内在的整体戏仿,如:影片开头莫默与孙同母亲初次见面的情节,对社会现实与人性的两面进行“反讽”,也引发观众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片名“半个喜剧”的设定为影片增色,影片在着力于喜剧电影类型化创作的同时,还将其关注点投向了当下年轻人生存境遇的复杂现状与人生选择的两难困境,而这也使其文本内涵具备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现实属性。《半个喜剧》的现实观照,可被归纳为主人公孙同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他热爱音乐,在北京借助在郑多多家,因为自卑和隐忍,他错过了喜欢多年的高露。虽然不想与郑多多成为一丘之貉,但为了工作和多重压力的逼迫下放弃了与莫默,他的自卑刻在了骨子里,面对现实的碰撞,他选择怪别人没有逼他,与其说是这一刻的意识淡薄,不如说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影片以丰富生动的镜头语言增强了表达上的电影感,谎言被戳穿时,莫默站在孙同和郑多多之间,两人对峙中紧张的气氛、孙同戳破谎言时内心的犹疑、三人间难以言说的微妙关系等都在画面中生发出来,让内化于故事的情节张力得以在镜头所传达的情绪中爆发。孙同决定鼓起勇气用音乐向莫默表明心意,一束光打在孙同身上,莫默起身来到观众中央,热闹的环境里观众只能看到聚光灯下的两个人,灯光加持下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让观众陶醉在两人互通心意的氛围中。电影中最有镜头感的一个画面是孙同与莫默在眼镜店,借着镜子形成两人身体错位并存:孙同的头与莫默的身体。这个画面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在那一刻看到了孙同与莫默的互通心意与默契。电影的场景选择是决定观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爱情故事的诠释,不仅有激情的碰撞,还有一些回归平淡的美好。影片其中一幕选择了宜家这种充满现代都市青年男女生活气息的场景,利用宜家特有的家装样板房构造来表明两人有未来一起生活的打算,而影片也正是利用这种样板房通透式的场景设计,使得孙同完成了劝说莫默同意见母亲的情节推进。所以,宜家这种多个样板房构成的空间场景也丰富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在角色塑造方面,任素汐凭借《驴得水》中张一曼的角色让观众熟知,此次对莫默典型北京女孩的塑造同样引发共鸣。吴昱翰在本次影片也完成了从开心麻花幕后转台前的工作,对孙同的软弱自卑等性格特征的塑造可圈可点。影片中有一段吉他的弹唱也为角色塑造增色不少。孙同母亲的角色同样出彩,她是典型妈妈的代表,有自尊心,知道郑多多瞧不起孙同后,表面上对待郑多多依旧和蔼,出门后立刻卖房子为孙同挽回尊严。这样的设计表明孙母即是务实的,但实际也对尊严有所渴求。《半个喜剧》用喜剧的方式展现了年轻人如今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人们对友情、爱情等关系的思考。(编辑:王晶)
2017年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