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龙

2020年
导赏:在《八佰》中,管虎重现了1937年中国军队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抵御日军疯狂进攻的壮举。通过战争洗礼完成个人蜕变的军人们是这部影片的主角,高还原度的战斗场面使之成为国产同题材战争片中的杰作。作为一部群像戏,《八佰》不仅再现了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的形象,也通过“羊拐”“老铁”“老算盘”“刀子”等虚构角色再现战争的残酷和个体在大时代背景中的思考,帮助观众从不同侧面了解这场战争。王千源、张译、姜武、欧豪、俞灏明等演员在堪称“全员硬汉”的剧组中历经种种考验和困难,成功诠释出角色的特质。正如导演管虎在受访时所说:“它可能不是个电影,就是通过摄像机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过历史,去看看发生过什么。”为了还原淞沪抗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剧组耗时18个月设计搭建200亩实景,重现了苏州河两岸的原貌。在片中,苏州河被赋予重要意义,这条河不仅隔开了战区和租界,也是租借内各国人士了解这场战争和中国军队抵抗意志的重要窗口。随着战事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租借内的人也被四行仓库守军的壮举所感染,从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中跳脱出来,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从而拉开了国民觉醒的序幕。为了凸显出独特的美学价值,摄影指导曹郁在片场架设2000多台灯来配合不同的镜头,IMAX65mm摄影机完美适配了战场环境,使其成为亚洲第1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在上映后反响强烈,超越一众影片获得了31.1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2020年中国内地票房冠军。(编辑:刘方舟)
导赏:《一秒钟》由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被导演深情地喻为自己“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本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双重表达:一是讲述了在特殊时代一位父亲越狱、寻找并观看女儿影像的事件;二是利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反思电影与观众的关系,展现胶片电影的独特质感,传递出导演对胶片时代深厚的情怀。《一秒钟》故事情真意切,令人在笑意中唏嘘含泪。几个小人物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对于时光深处的回忆。虽然故事简单平实,但是它触及情感和青春记忆,其中大量的细节都是张艺谋导演本人亲历的经验,因此他对于这部电影影像的总体想法就是要“返璞归真”。本片中,导演通过戏中戏《22号新闻简报》与《英雄儿女》来推动影片内故事的发展,形成套层式的叙事结构,以不同时空的电影影像互联,凸显出那一时代的电影盛景,记录和缅怀那一段逝去的岁月。影片所放映经典老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与王文清“父女相认”情节片段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映射了人物悲剧命运,另一方面,王芳与王文清的父女关系暗示出张九声和刘闺女胜似亲情的“父女关系”。借由观看银幕中的团圆景象,张九声和刘闺女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获得了短暂而有效的满足。电影《一秒钟》精心构建了自我指涉的结构:任何个人化的记忆终会被时间冲淡,如同记录一秒钟影像的胶片被沙粒掩盖,消失在浩瀚大漠的优美曲线之中。一段短暂影像激发出个体的独特记忆,也按下了社会群体记忆的启动键。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属于自己的“一秒钟”,值得珍惜,需要保护。(编辑:曾奕琦)
2019年
导赏: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以饱含深情的镜头回顾了周总理在1973年抱病回访延安的真实故事。它立足于真实的周恩来形象,经过电影艺术的再加工,重新唤起了人们心目中那个可敬、可亲、可爱的周恩来形象。尽管影片的艺术再现不能说尽善尽美,可是,在对总体历史氛围的把握和对周恩来人格形象的塑造方面,影片都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其他主旋律电影的宏大叙事,此次《周恩来回延安》影片的故事背景仅以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的历史事件展开叙事,短短二十几个小时的停留,通过倒叙、插叙等影像叙事手法,让故事情节更具有人情味、更加真实。二十几个小时的时空在这部戏中被延伸,既是观影时的亮点与叙事特色,同时充分表达了周总理每分每秒时间运用的珍贵,更是贴合了周总理心系百姓的大公无私精神。影片通过周恩来视察延安的时间顺序交代铺垫了整个剧情的始末,同时又有许多影像技巧的添加来丰富时间线,例如周总理再回到延安后,每一次看到熟悉场景时的回忆影像,就是利用倒叙的手法,让时间线逆流,让观众同周总理一起回想中国革命在13年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经历,这种叙事手法拓展了顺序时间线上故事的不足,同时延伸了空间叙事上由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思考,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叙事,都让延安短短的二十几个小时得到了扩充,让故事更加饱满,剧情容量充实,同时对人物的家国情怀有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该片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部生动展现周恩来伟大革命精神、高尚人格风范和真挚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影片以影像化、诗意化的镜头语言,诠释了周恩来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无疑具有高悬天际、催人奋进的鲜明价值导向。该片蕴含厚重的现实意义,充盈感人的艺术魅力。影片中许多情节催人泪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编辑: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