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Lu Li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白蛇:浮生》是追光动画对中国经典神话《白蛇传》的系列再创作作品之一,延续了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与精良制作。影片在浓郁的节气、民俗氛围中,将白蛇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重新演绎。一段柔情而深刻的人妖恋,探索了爱与牺牲的真正内涵。不同于前两部作品《白蛇:缘起》与《白蛇2:青蛇劫起》的热烈打斗与神话叙事,《白蛇:浮生》以细腻的情感刻画为主线,透过白素贞与许仙的日常互动,展现了生活中的烟火气与平凡中的美好。影片开篇如一段悠闲的“家庭日记”,许仙的药铺经营、小青的相亲情节,这种轻松、亲切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得以放松心情,感受角色的温暖和真实。在视觉上,追光动画延续高水准发挥。宋代杭州的市井文化与自然景观被细致还原,复古风格的美学设计与现代动画技术的融合相得益彰。无论是龙舟竞渡的壮观场景,还是灵芝采药的梦幻仙境,追光团队对细节的考究让观众在视觉享受中得以沉浸在故事的时空中。白素贞与小青的形象塑造颇具现代感,一个温柔而坚韧,一个洒脱而独立,这两种女性形象的碰撞,使得影片兼具古典与当代气质。《白蛇:浮生》不仅是对经典故事的复述,它通过情感与人物关系的深化,提出了更为复杂的问题:爱是否能超越身份的界限?在面对未知与恐惧时,爱情是否能够真正打破人与妖的差异?白素贞与许仙的故事被赋予了更具现代意义的解读,许仙从最初的懦弱到后来的担当,展现了他在爱情中个人的成长,而白素贞为了爱情放弃千年修行,也蕴含着牺牲与自我价值的思考。总的来说,《白蛇:浮生》细腻而深刻,它在动人的爱情故事之外,还承载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对现代人情感困境的反思。追光动画通过技术与叙事的双重创新,为观众呈现了一段经典与现代交织的传奇之旅。(编辑:颜诗雨)
导赏:影片讲述了一对带有使命的猴龙搭档历经艰险、拯救人类世界的故事,其中的猴子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孙悟空形象,被设定为一只普通野猴,赋予了当代价值观,身上汇聚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表现了猴子形象在当代的全新演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演将传统文化价值观根植在猴子空成长的路径中,让其历经磨练,又在影片中输入“相信自己”的现代观念,强调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并改变了金箍的作用,泯灭了其对孙悟空行为的束缚功能,而赋予了它“天选之子”的身份象征,使之成为英雄使命的符号代表。同时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后工业社会、机器人时代和AI时代,使得空所面对的不再是妖魔鬼怪,而是机器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压迫与剥削,从而突出无机生命与有机生命冲突的现代命题。这样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构造了空新的成长环境,带有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从而呈现出平民英雄的成长史。影片在类型风格上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代表东方奇幻的天人学院、仙人萌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又有西方工业中赛博朋克风格元素,如废土工业世界和机器人殖民人类世界等情境设定,呈现出未来感与科技感,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的相互交融打破了魔幻与科幻的界限,使所有的二元对立变成了二元并立,在无机生命与有机生命的并置中呈现了两种文明之间的对抗。影片用东方哲理性的思想武装角色,通过让空学习“清明梦”等奇迹法术掌握对自我潜意识的操控,从而克服内心魔障,实现自我超越,而“锐铂人”等无机生命代表着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虽具有大数据搜索能力和超强武值,但因冷漠和缺乏情感使之无法具备自主意识,机械的搏斗衬托出了东方智慧的强大,侧面反映出了文化自信,表现出创作者对文化的深度思考,用开放的态度丰富了影片的内涵。(编辑:州文)
2020年
导赏:《姜子牙》以《封神演义》为蓝本,讲述了封神大战后姜子牙被贬凡间,在探寻真相的途中重拾信仰的故事。本片将传统文化与新颖的叙事方式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是“以民族性为中国动画核心竞争力、以覆盖全龄模式为受众对象、以产业化制作为基本流程”的国漫复兴之路上又一力作。在编剧上,《姜子牙》对旧有传统经典文本和人物原型进行了“陌生化”处理,重构出姜子牙作为年轻的昆仑山大弟子,在奉旨斩杀九尾妖狐中突发“杀一人而救苍生,还是救一人而救苍生”的心理矛盾,最终强化“公道”而弱化“天道”的故事,改编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语境。影片的以红蓝两色为基调,延承了传统绘画朱砂黛青的搭配美学,从北海古战场、昆仑山静墟宫,到幽都山、归墟,画面以大篆体字幕标注宏伟史诗般的对称式大远景,给人庄严肃穆的崇高审美体验。历经英雄之旅后,姜子牙识破了师尊的诡辩,领悟苍生本应平等,并无分别,于是他砸碎天梯,放弃封神而拯救众生,塑造出了全新的英雄形象。本片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东方美学思想的传承,也是对古老神话叙事范式的解构与创新,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对于封神神话故事的主题重构能力、全新顶级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工业水准以及开拓国产成人动画市场、培养观众深度思考习惯的野心。(编剧:曾奕琦)
2019年
2017年
导赏:《拆弹专家》耗资1.8亿港币拍摄,作为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警匪动作片,本片中体现了香港本土电影特征,延续了“黄金时代”的香港类型传统。影片遵循基本的二元对立叙述模式,叙事随着正反方不断交手而展开,双方每一次的精彩交手都增加了电影的戏剧张力。与此同时,影片在传统港片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声画呈现方式,在枪战、车战等场面之下,结合实拍制造紧张刺激的宏大场面和极致的视听感官体验。邱礼涛拍片一向追求真实,《拆弹专家》中大部分爆破画面都是真实拍摄,特效只是用来辅助渲染气氛,增强视听效果,“银幕上有8辆汽车飞起,其中起码有4辆是真的被炸飞了”;最后一幕炸红磡隧道的重头戏,第一个爆炸场景也是真实拍摄的,拍摄现场1:1还原红磡隧道,用真实场景取代绿幕,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影体验,还是为了让演员们有足够的空间发挥想象力诠释角色鲜活的特点,后面连续爆炸的场景才是依靠后期特技来完成。姜皓文饰演的警察冒着枪林弹雨驾车营救伤员的片段,利用废弃车辆作掩体不断转移位置,躲避匪徒的子弹。场面惊险,调度巧妙,特技拍摄水平精湛,具有充沛的情绪感染力。电影中,刘德华有一句经典台词:“用生命守护生命。”“拆弹专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群体,犹如刀尖上的舞者,他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和死神的一次博弈。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或许有很多人都选择用生命守护生命,这种可贵的品格与精神在影片中的诠释的很惊喜。为了使影片的角色形象鲜活立体,导演选择了在影片的主要片段红隧事件前加入了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和姜武饰演的反派之间的一段前因,解释了二人的矛盾产生。又加入宋佳这一角色来展现男主角私下的温情面,让这个英雄人物变的更丰满,更柔软,不再单纯脸谱化的正面人物。刘德华塑造的有血有肉的警察形象令无数观众动容,关于陪伴,他爱的纯粹,关于选择,他绝不后退,慢慢习惯做一个随时准备失去的人。为了拍出“拆弹专家”的人物真实感,刘德华亲身上阵拍摄危险的爆破戏和打斗戏,而面对细腻深情的文戏,他也献上了层次感丰富的表演。总的来说,《拆弹专家》丰富的视觉奇观和紧张刺激的节奏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观众得以重温港式大片酣畅淋漓、痛快爽利的观影体验。同时,影片传递了关于责任、正义和勇气等主题的表达,引发观众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探讨。(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