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有片源
2025年
2024年
导赏:电影《第二十条》是张艺谋导演接续《狙击手》《满江红》春节档电影之后的又一部春节档影片,影片采用现实主义风格描写身边人身边事,通过一个普通挂职检察官的视角展现平民的困境与遭遇,表现他们在法律面前的无措和恶势力权威之下的绝望,通过巧妙串联三个案件,分别是儿子见义勇为抵制校园霸凌而遭受反殴事件,因被冤枉而讨求公道的公交车司机事件,被欺侮的残障人士事件,将议题指向《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将人物的现实艰难呈现于银幕之上,力求与观众达到共鸣、共情,引发大众对法与情与理的思考。《第二十条》除具备现实色彩之外,还融入了许多喜剧色彩,马丽喜剧演员身份的加入相当于给电影定锚,让影片在合家欢的档期中脱颖而出。影片的喜剧质感摒弃了夸张式的喜剧表演,追求的是一种滚动式的喜剧,表现的是生活中自然而然、不加修饰的流动的幽默,其中最为幽默的喜剧效果是语言的机智所带来的,东北方言的妙语连珠在让人感到亲切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杀伤力,马丽与雷佳音两人的口角之争是影片生活幽默的亮点,愤怒的情绪之中夹杂着好玩有趣,这不仅是身为东北演员的两人所带来的语言特色,也是张艺谋导演所追求的“生活流”喜剧特色。作为一部重大检察题材影片,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款的普及是影片的重中之重,片名《第二十条》直接地向观众科普了“第二十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并通过三个真实立体的案件呈现让观众明晰正当防卫的定性与判决,让观众明确何为“正当防卫”。同时,公平与正义的表达,法理与情理的较量也是影片表达的重点,张艺谋导演赋予人物人道主义关怀,以此为基冲破法律功不可破的森严城墙,在理性思考的同时注入感性色彩,突出“法律为人民”的责任感,在情与法的两难之境中选择正确的道路。从该影片中也可以窥见张艺谋导演执导的《秋菊打官司》一篇,影片表达的主旨同样是公平正义,只不过叙事主体从状告村主任的农村妇女秋菊变成了执法的检察官,时过境迁,千家万户的共同祈求与美好愿景依旧没有变。(编辑:张苏慧)
导赏:《你是我的英雄》以全景式的宏阔图景和艺术化的电影表达,将这支英雄志愿者救援队的传奇故事首次搬上大银幕,用经典光影的力量,将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情感传递给观众。电影回应了当今时代的呼唤,有很高的完成度,志愿者的话题有国际性,是时代需要的电影。电影达成了一种亲切感与崇高感交织的语态,将中国文化语境里代表崇高精神的“英雄”一词,缀以带有浓烈个人情感认同的前缀“我的”,从片名到整部电影都呈现出了特别浓郁的艺术味道。正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所说,这支救援队比“助人为乐”更进一步,是“救人为乐”。救人于水火的题材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危机感,为故事的强度、人物的深度、视听的冲击、价值观的选择提供了创作基础。总之,本片是一部阳光温暖的作品,表达了当下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博爱善良、利他助人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普通人群像,把当代普通中国人的精气神展现出来,被更多人看到。让美产生共振,让善良共振。陈永胜所饰演的男主角,立住了一个经得住生活摔打的当代青年人,很有观照当下的意义。也正是有陈永胜这样的救援队员,堪比“当代的《侠客行》”,人物身上有当代侠的精神。之前拍侠的故事都发生在古代,但实际上仗剑天涯的侠文化和侠义精神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血脉和基因中;影片中的男主角就很有侠者风范,包括片中其他的志愿者与“中国第一侠”墨子的精神某个侧面都是吻合的。(编辑:大陆)
2023年
导赏:《学爸》是导演苏亮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影片围绕4组家庭群像,以孩子的幼升小为主线,聚焦“内卷与躺平”“焦虑与和解”等当下较具热度的现实议题,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家庭面貌。影片对出现的现实焦虑:“望子成龙”式的父母焦虑、对于教育资源的竞争、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特长招生所导致的“弯道超车”等,呈现出戏谑、荒诞的态度。这也正是影片的喜剧效果的主要来源:以幽默的方式来展示貌似严肃的事,从而解构了其内在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与此同时,影片还对真正严肃且重要的价值予以提示和书写:家庭内部的温情才是孩童最好的教育。情感思维作为一项在隐的主题,既调和了影片关注的话题背后那不可避免的焦虑,又加重了“鸡娃”现象的荒诞之感。影片还展示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家庭,从而增强了影片的现实主义意味。群像戏的家庭对比可以看出,即便不同家庭由不同的价值阶层但共同都遇到了对教育以及相处的难题,这也是全景式家庭展现的妙处所在。在叙事结构上,影片一改以往靠和解解决问题的世纪大团圆,而是将核心矛盾放置在父亲的身上,并表明只有家长完成与自我的和解,与孩子和谐共处才有可能实现。这对于家庭相处模式的展现,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与呈现。影片在角色关系方面,导演通过雷氏父子这对反套路的父子关系刻画,塑造出细腻动人的父子亲情,父子俩始终牵挂关心着彼此,即使面对“鸡娃”问题,父子俩也都在努力理解包容彼此。不仅展现了家庭生活的鸡飞狗跳,更传达出了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黄渤演活了一位“最好的父亲”。他将一个中年人的卑微隐忍演绎得淋漓尽致,但在孩子面前又能秒变回温柔慈父,从满不在乎到被迫裹挟着鸡娃,再到父子和解一起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转变,演绎地深入人心。因为一部剧、一本书,抑或是一首歌,而爱上一座城,这是今天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富有浪漫气息的文化现象。城市与文化的相辅相成体现的愈加明显。在《学爸》中无论是城市的镜头呈现还是方言的融入,都展现了四川、重庆的本土生活气息。(编辑:王晶)
导赏:“既然念念不忘,不如勇敢一场”。上映于2023年七夕档的电影《念念相忘》改编自张皓宸畅销书《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中的同名短篇小说,是由刘雨霖执导,刘浩存、宋威龙领衔主演的青春爱情题材电影,影片原声音乐由五月天、张靓颖、房东的猫等倾情献唱。原小说中男主角杨燚的离世曾是无数读者和话剧观众心中的“意难平”,而在筹划将故事搬上银幕的八年打磨过程里,身为电影监制的张皓宸决定改变剧本原本生死两隔的结局和遗憾悲伤的基调,“换一种底色,我们不聊遗憾,聊勇敢,聊可能,许念念和杨四火以他们真挚的爱,共同打捞下沉世界的我们,也不失为这么多念念不忘里,收到一抹来自同温层的回响。”《念念相忘》将纯爱贯彻到底,没有青春题材电影中常见的夸张戏剧性冲突,而是以含蓄而渐进的情感氛围、欢喜冤家的有趣设定和历经坎坷仍双向奔赴的发展走向打动人心。两位主角间围绕学习、体育等各方面展开的积极竞争,以及杨燚立志献身航空事业的远大目标,都展现了高中生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影片的高潮是男女主人公因毕业后异地而疏远,后又在同学聚会上再续前缘、相拥而泣的场景,经历了错过的遗憾才格外珍惜,这一幕引发了观众的深深共鸣,催人泪下。本片情节紧凑且富有情感层次,用倒叙闪回的手法将现实与回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两位偶像演员的搭档很有CP感,将片中人物在青涩与成熟两个不同阶段的状态演绎得十分精彩到位,展现出了角色间宿命般的羁绊和感情修成正果的来之不易。(编辑:曾奕琦)
导赏:《人生路不熟》是一部公路喜剧影片,讲述了货车车队大佬周东海和老婆霍梅梅阴差阳错地与女儿周微雨及女儿的男友万一帆同行自驾,“虎父兔婿”冤家路窄的公路故事。影片通过聚焦的叙事视角表现万一帆的角色定位,以他的视角延展出事态发展。范丞丞饰演的万一帆让许多观众感到惊喜,从创造营出道的偶像到头上挂着章鱼的万一帆,范丞丞也经历了从偶像到演员的转变,在影片中他在不认识人的情况下贸然行动,间接性将房车推进湖中,还趁酒醉之机将高价酒拿去喂猪,以相仿的绳子替换原先的车绳标记等。透过这些错误的演示产生反差感,让人忍俊不禁,进而带动情节。马丽、乔杉等喜剧演员的加入也使得剧情更加荒诞,从而增添喜剧氛围。影片在打造幽默轻松的氛围同时,也折射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启迪。“油耗子”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情节,电影通过闪回的叙事补充了油耗子对周东海的家庭所造成的困扰。周东海反抗油耗子既是为了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当周东海提出需要同行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们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并积极配合万一帆的调度。这构成了电影中另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善良和正义,维护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法律手段之外,构成了一种打击犯罪的重要力量。电影既表现了对普通人遭遇的同情;也通过他们的反抗和坚守歌颂了他们身上善良、正直、团结、勇敢的美好品德,这体现在电影中万一帆这一人物形象上,在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下,职场不公平行为成为了普遍现象。万一帆检举上司劣迹时,他知道此举会失去工作,但他仍要鸣出不忿,做真实的自己。在面对岳父的冷嘲热讽也没有失落和退缩,而是用自己真诚打动岳父岳母,身上无处不在的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迷茫困惑,在挫败中迷失,但上路的最终目的是找寻,在路上寻找自我,拾回勇气,达到自我整合的状态。视听语言方面,《人生路不熟》衔接人物走向的画面多为卡车或汽车穿行在山间小路、跨湖大桥、城市街道等路段的航拍镜头。沿途的风景和道路的画面成为此片不可或缺的视觉符号。喜剧公路电影往往通过快切镜头进行辅助叙事,以达到喜剧效果,万小帆给周东海用力搓背时的快节奏镜头承接两人的动作、表情,为整体带来一种趣味性的氛围。轻松的音乐与幽默的对白组合在一起也是公路影片的亮点之一,在影片后半程,万小帆行驶出一条不寻常的路时,《MYWAY》插曲响起,画面通过慢镜头表现双主人公与一只狗的“腾空”状态,从而对万小帆得到心灵救赎与被岳父认可的情景进行渲染。电影《人生路不熟》在蒙顶山下的茶源小圳进行了取景拍摄,雅安以其茶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电影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2023年的五一档中,《人生路不熟》脱颖而出,以4.9亿的票房成为档期冠军。(编辑:王晶)
2021年
2020年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