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

有片源
2018年
同名男子
同名男子

导演/编剧/

导演:何力/
预告播放
2017年
导赏:作为徐兵的导演处女作,《缉枪》延续了他一贯现实主义的风格,是一部力求探索社会深层次问题的警匪动作片。凭借对小人物复杂心理的精准刻画,影片构造出一个充满挣扎与冲突的现实世界。既有紧张的场面,更通过对人性的细腻描绘,引发对枪支犯罪及其背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电影从一场偶然的酒桌对话中诞生。当徐兵与公安系统的朋友探讨到中国在禁枪方面的成绩时,他意识到关于枪支犯罪的影视作品相对匮乏,尤其是聚焦那些与枪支交易息息相关的小人物,这样的题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于是,他决定以这为出发点,讲述一个更为真实、平凡但极具冲突的小人物故事。影片中的警匪对立并非单纯的善恶对抗,而是深刻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徐兵通对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深层立体。马三叹略带喜感但又是一个复杂多面的枪贩子,小马冷酷却又是一个笨拙的犯罪分子。这些角色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灰色地带。而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都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因素:家庭、社会、个人追求等等,形象坚实。徐兵坚持“纪实”风格,强调动作场面要尽量真实,而非像传统港片那样渲染。影片中的枪战场面由真实特警参与,所有枪支与警车的使用也都严格遵循实际操作,力求以真实再现紧张的氛围,这使得电影更具震撼力和代入感。警匪之间的对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背叛,在影片中呈现出深刻的情感张力。这种情感的真实与复杂,使得《缉枪》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动作电影,更成为了一部对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反思之作。(编辑:颜诗雨)
2015年
导赏:霍建起导演的《1980年代的爱情》是一部改编自野夫同名小说的文艺电影,它以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纯真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怀旧,也是对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再现。影片中,主人公关雨波和成丽雯的爱情故事充满了80年代的纯真和含蓄。他们的感情在世外桃源一般美丽的山区和淳朴的民风中慢慢发酵,但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制约和影响。丽雯的清醒和理性,以及她对雨波的深情和牺牲,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一种典型形象。她害怕自己会耽误雨波,害怕毁掉一个人,所以她隐忍自己的爱情,这种克制和牺牲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导演霍建起保持了他一惯的细腻风格,画面优美,音乐悠扬,每一帧都赏心悦目,在影片中也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武陵山区独特的哭嫁、跳丧等风俗,同时在电影后半段又比较集中地展现了1980年代的城市社会风貌,同土家山区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像在山区小镇上发生的一切就似一场梦。然而,这部电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于年轻观众来说,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那个时代的含蓄和克制,可能会觉得影片的节奏过于缓慢,情感表达过于内敛,但导演没有放弃年轻观众,在试图将这样的唯美浪漫描绘地更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从而抵达年轻一代,唤起情感共鸣。(编辑:许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