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郜昂
Ang Gao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24年
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
演员
/
导演:
郭思文
/
主演:
郭帆
/
吴京
/
刘德华
/
李雪健
/
沙溢
/
王智
/
朱颜曼滋
/
孔大山
/
宁理
/
刘寅
/
类型:
纪录
/
导赏:
《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作为一部幕后纪录片,将中国科幻电影史上深具标志性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推入全新的阐释维度。影片以“元电影”视角解构《流浪地球2》的创作历程,通过数月的跟拍,记录《流浪地球2》从剧本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完整工业流程,借由科幻文本的再诠释,呈示了《流浪地球2》剧组是如何从银幕到现实——将科幻片做成“未来的历史”。本片将《流浪地球2》的制作逐一拆解,以人物采访、片场实拍,电影原片相互融合,追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和历史轨迹,复归到中国科幻的发展现状和阶段探索。影片展示了大量的分镜手稿和previz(动画预演),呈现了虚拟拍摄技术提供的动态效果,形成视觉化的剧本;摄影部门使用先进设备泰坦时遇到的零件组装、软件参数、实际拍摄各方面的困难,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工作,展现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铺路的决心,实现了技术的积累。影片同时纪录了郭帆是如何通过美术指导进行可视化设计,以其在造型呈现上独到的判断力和团队的配合,使《流浪地球2》在工业设计和创意美学层面缔造了标志性的视觉效果。UEG基地中大量的场景、道具、车辆、衣物等以白色为主色调,取得了非凡的荧幕体验。视觉特效,电影配乐、声音设计上的审美沿袭与突破亦一一呈现。在“重工业电影”的标签下,《流浪地球2》的制作流程、拍摄过程和面临的技术挑战被具象化为震撼的视觉档案。《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深刻纪录了《流浪地球2》是如何将工业技术应用于电影生产,极大提升效率,建立一个真实的、可信的“未来的世界”。电影道具以工业生产和开发的逻辑去生产制作,如门框机器人的灵感来源与形象设计、重型外骨骼的开发更新迭代,MMU航天员机动装置、电磁肌肉手臂的制作等,代表了电影工业化进程路径。影片阐释了“流浪地球”世界观的架构和社会形态、自然科学、技术演进方向,以及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所要表达的“残酷底色之下的人的担当和牺牲”和对“超越生物本能的人类精神”的深切讴歌,《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以特有的姿态呈现了中国科幻电影是如何“想象未来”,正如郭帆导演在片中所说:“想象力很重要,因为想象力我们仰望星空,我们会向往大海,我们开始想象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编辑:刘若能)
2023年
非诚勿扰3
美术
/
导演:
冯小刚
/
主演:
葛优
/
舒淇
/
范伟
/
姚晨
/
李诚儒
/
关晓彤
/
虞书欣
/
岳云鹏
/
常远
/
邬逸聪
/
播放正片
导赏:
作为冯小刚的标志性系列作品,《非诚勿扰》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横跨15年的大IP。《非诚勿扰》(2008)曾经以3.25亿元票房拿到国产电影票房影史第一成绩,《非诚勿扰2》(2010)也是当年贺岁档备受观众欢迎的“爆款”。2023年的《非诚勿扰3》承袭了前两部作品对于爱情与婚姻深刻探讨的传统,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以及主题深度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其色彩美学的运用与未来世界观的构建。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31年,这一设定为探讨婚恋伦理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从视觉呈现上看,《非诚勿扰》选取了极具风格性的多巴胺色彩搭配,与前两部风格截然不同,色彩的变化牵引着观众的情绪波动。在这部的故事中,年近七旬的秦奋与离家十年的笑笑,他们的婚姻和爱情在时间的洪流中经历了无数考验,而“机器人”这一元素的加入,更是将这一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伦理命题。舒淇在《非诚勿扰3》中再次展现了精湛的演技,此次她需要同时驾驭真笑笑、智能人笑笑、真笑笑扮演智能人笑笑以及智能人笑笑扮演真笑笑这四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这种影片叙事结构上的复杂设计无疑是对她演技的极大挑战。冯小刚导演通过智能人笑笑这一角色,构建了一个关于“替代”与“本质”的哲学命题。智能人笑笑无论是作为真笑笑的替代品,还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都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性、情感以及两性和婚姻关系的深刻思考。影片中的“机器妻叙事”,实际上是对未来社会婚恋伦理的一次前瞻性探索,它迫使我们面对一个可能到来的现实:当技术发展到足以模拟甚至超越人类情感时,我们如何定义爱情、婚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编辑:婧怡)
流浪地球2
演员(饰 建筑工人)
/
美术
/
导演:
郭帆
/
主演:
吴京
/
刘德华
/
李雪健
/
沙溢
/
宁理
/
王智
/
朱颜曼滋
/
安地
/
王若熹
/
佟丽娅
/
播放正片
导赏:
中国视效天花板、科幻里程碑式电影《流浪地球2》凭借壮观的画面、震撼的音乐、浓烈的情感,令观众沉醉,甚至潸然泪下。电影结尾李雪健老师的一句台词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当下,跨越未来。\"而科幻正是激发这份勇气的引燃剂,《流浪地球2》,就像一位点燃我们这份勇气的领航员,引领梦想,照耀未来,在星辰大海中,书写下中国科幻的史诗。《流浪地球》系列单枪匹马,把中国的科幻电影提升到世界级水平。这不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宏大的全人类史诗。《流浪地球2》展现了出众的工业特效水准,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还是规模庞大的地球发动机,全部都是一板一眼的特效工业产品,在视觉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不会觉得空洞。同时,影片在特效的处理上相当扎实,即便是一闪而过的次要镜头也有详尽的细节,这一方面让影片的世界观更经得起推敲,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避免了观众出戏。《流浪地球2》在世界观构建与叙事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此外,影片也并不是简单用顶级特效来重新包装了小说,而是在小说的基础上,结合现时代的热点,融入了对人工智能等新兴话题的探讨,将整个故事和世界观进行了重塑。
2021年
峰爆
美术
/
导演:
李骏
/
主演:
朱一龙
/
黄志忠
/
陈数
/
焦俊艳
/
成泰燊
/
王戈
/
卢思宇
/
洪剑涛
/
周晓鸥
/
斌子
/
播放正片
导赏:
作为首部表现铁道兵题材的影片,其通过现代科技含量甚高的视听语言,将灾难的残酷无情和救援的紧迫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灾难,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而这种真实感和震撼力,正是电影艺术在灾难题材上的独特魅力。然而,其并不仅仅满足于视听语言的创造和观众心理快感的满足。更深层次地挖掘了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和精神力量。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一群抗灾英雄,他们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的防线。他们的精神人格,既有着对职责的坚守,也有着对生命的尊重,更有着对家园的热爱。这种精神力量,是战胜灾难的重要武器,也是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价值。在追求视听奇观的同时,也注重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入。影片追求的“奇”,并非简单的奇观和刺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上强调的“奇正”。这种“奇正”之美,既有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对创新的追求和探索。它让影片在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充满了美感和思考。影片是一部在灾难题材上做出深刻探索和创新的电影。它不仅以其极具真实感和震撼力的视听语言吸引了观众,通过银幕上展现的抗灾英雄们的精神人格,传递出了科学知识的营养和精神的正能量。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层面的精湛和制作水准的高超,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人类既需要物质和科学的力量,更需要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源泉。(编辑:张昕一)
2020年
囧妈
美术
/
造型
/
导演:
徐峥
/
主演:
徐峥
/
黄梅莹
/
袁泉
/
贾冰
/
郭京飞
/
沈腾
/
吴云芳
/
高以翔
/
宋小宝
/
黄渤
/
预告播放
导赏:
《囧妈》是2020年的春节档贺岁电影,徐峥时隔五年后再次自导自演,为观众献上全面升级的“囧系列”作品。影片以一对母子为主角,呈现了他们在开往俄罗斯的绿皮火车上的一系列“囧事”,在帮助母亲完成朴素心愿的同时,原本疏远分割的母子关系也走向了互相理解。影片聚焦于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喜与愁,讨论那些在亲密关系中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想象一个与对方全然相异的主体的现象。这一次,徐峥将场景从公路引向了铁路,火车成为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空间。每一节车厢都是一个微缩的社会,涵盖了一个中年人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事业、夫妻关系、婚外情、老人赡养……徐伊万被困居于狭小的火车包厢中,窗外的景色不断流淌,室内的环境却局促又一成不变,他被迫面对母亲以及自己的原生家庭过往。两人在争吵中寻找着这段亲子关系的出口,与封闭的空间一样,他们也各自处在只能看到自身的封闭状态中。“徐伊万在火车上一路奔袭,实则是在与现代性的生存困境挥手告别”,唯有在逃离火车的既定轨道、走入茫茫旷野冰原后,他们才通过恢复自己的原始情感,看清了对方的真实模样与情感需求,最终实现了关系的弥合。与同期其他宣布撤档的贺岁片相异,《囧妈》选择在大年初一上线流媒体,让观众免费观看。此举“回应了全媒体语境下影视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打破了中国的传统院线行业规则,引发了大众关于流媒体与传统影院的广泛讨论,促使人们真正思考电影是什么、数字经济对电影行业的介入以及中国电影的未来。(编辑:海边淡鼠)
我和我的家乡
美术
/
导演:
宁浩
/
徐峥
/
陈思诚
/
闫非
/
彭大魔
/
邓超
/
俞白眉
/
主演:
葛优
/
黄渤
/
范伟
/
邓超
/
沈腾
/
张占义
/
王宝强
/
徐峥
/
闫妮
/
马丽
/
预告播放
导赏: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和我的家乡》为时代献礼,通过延续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国》的集锦创作方式,将视野由城市投向乡村、由宏观转向个人,努力讲好城乡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唤醒每个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我和我的家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主流电影创作模式的成熟,创作者们在主流思想、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间找到了一条既能加深家国一体价值观认同、又能带来欢乐陶冶情操的理想路径。影片在叙事技巧上“以小博大”,“相比《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讲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我和我的家乡》则以空间为序展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点的家乡变迁。如果说,前者是小人物在‘小时刻’与大时代的‘迎头相撞’,那么后者就是小人物在‘小地方’和大时代的‘旧梦重圆’。”出租车司机、农民工、乡村教师、带货主播,他们是城市与乡村中最常见的个体,是被新闻流量和热门数据掩盖的普通人。但正是在这些人身上,蕴藏着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和最朴素的善良、正义。他们在城市思念着家乡的圆月,在农村修路、支教、抗沙,深入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舍弃个人得失换来家乡巨变。医疗改革、科技创新、尊师重教、回乡创业、驻村扶贫,五大故事基本都采用先抑后扬再升华的叙事逻辑,深入脱贫举措的具体成果,串联起脱贫攻坚的重要话题,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却又统一于“家国一体”的共同主题。形式上,《我和我的家乡》“采用风格各异的电影技巧和笑中带泪的喜剧表达方式,由一种纯正、欢快、轻盈的叙事基调进行串联”,使影片观感轻盈,以人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动观众。《最后一课》前半段铺垫了大量笑点,后半段则以怀旧的姿态制造时空的交叠,当年姜小峰在画纸上未竟的愿望,终于在他与范老师重逢的时刻实现。这是将人性力量与电影本质魅力精彩结合的瞬间。除此之外,影片也积极探索视频媒介形式与电影的结合,拓宽电影影像的空间。片中顺应当下网络趋势,融入了大量竖屏短视频,并将其以互联网审美语感呈现,每个个体都会被看见,他们在时代中的参与、奉献也都会被记录、呈现。(编辑:海边淡鼠)
2019年
流浪地球
艺术指导
/
美术
/
导演:
郭帆
/
主演:
屈楚萧
/
吴京
/
李光洁
/
吴孟达
/
赵今麦
/
隋凯
/
屈菁菁
/
张亦驰
/
杨皓宇
/
阿尔卡基·沙罗格拉茨基
/
预告播放
导赏: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凭一己之力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中国的土地本身并不完全具备诞生“科幻”思维的条件,这一带有强烈殖民与反殖民的拓荒精神一直生长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并逐渐发展为电影工业实力的一种代名词。中国过往在科幻题材方面的尝试大多迎合、模仿西方审美,直到《流浪地球》出现,用中国的制作团队讲述了一个颇具中式美学、中华思想底蕴的故事,中国科幻电影才真正可以宣告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中国电影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一方面有资格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问题,另一方面也尝试用自己的方案和经验来回应普遍性的问题。”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充满了中国智慧。人类性命危在旦夕,“流浪地球”计划提出修建上万座发电站推动地球,既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对工业、技术的崇拜,同时也呼应了“愚公移山”所代表的强大精神意志传统。信任科技是人类自救的前提,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则是中国人坚定践行的美好品格。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浪漫主义精神,自古代而来,经历近代数次革命的淘洗,最终在新时代的电影中大放异彩。最终的胜利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狂欢,而是无数个体的共同努力,普通人的联合使影片实现了对集体主义的召唤。在特效技术上,《流浪地球》也艰难但精彩地攀登到了一定高度。导演郭帆曾有丰富的好莱坞交流经验,能够清晰定位国内技术与国外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制作团队大量启用中国人才,每一帧画面都精心制作,前后动用七千多人、画了两千多张概念图和五千多张分镜头,那些无法用现有技术完成的内容,全部仔细地依赖人工制作,最终将中国本土的科幻制作能力拉至国际标准。影片内外,这份宝贵的愚公移山精神也实现了对望。(编辑:铠兰)